【刘根勤】三国人格楷模之王烈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20-10-06 17:17:58
标签:王烈

三国人格楷模之王烈

作者:刘根勤

来源:“刘根勤”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八月十九日辛巳

          耶稣2020年10月5日

 

作者按:这是我为正道书院所作的公益讲座,原文较长,有删节,主要删去了陈寔事迹与王烈后人的信息。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分享三国人格楷模之王烈篇。

 

 

 

对于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来说,王烈这个人可以说是毫无知名度。毕竟,《三国演义》的重点是勇气与谋略。我们从《演义》中寻找道德的线索,可以说是“非主流”的一种探索。

 

另一方面,王烈的活动周期也比较有意思。他生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这个跨度不属于三国鼎立的时代,而是完全属于东汉末年,也就是“后汉”。他比管宁大了16岁,比诸葛亮早了差不多两代。同时,我们看出,他活了近80岁,这在纷乱扰攘的汉末,是十分难得的。这与他的道德涵养是分不开的,崇高的道德,既可以获得外部环境的尊敬,也有利于养生。

 

 

 

王烈的活动区域,更加缺乏故事性。他没有畅游全国,也没有纵横中原。他主要的舞台,是远离中原的辽东,那里的偏远,几乎可以跟岭南,当时的交州相比。

 

这样一说,大家不免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们要分享这个人物?是不是出于“猎奇”呢?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绝对不是。

 

《三国志·魏书第十一》记述了曹魏地域中十一位以道德操尚著称的人物,其中有举动必以礼、终不问产业的袁涣,恬静乐道、忽于荣利的张范,常据经典、所在有绩的凉茂,直言正色、退而无私的国渊,文雅优备、忠武又著的田畴,澡身浴德、过人甚远的王脩(修),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的邴原,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的管宁,笃学隐居、以道乐身的张臶(jian第四声),天真高洁、玄虚静素的胡昭。

 

对上述这十人,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唯对王烈,只有区区四十个字:“王烈者,字彦方,于时名闻在原、宁(邴原、管宁)之右。辞公孙度长史,商贾自秽。太祖命为丞相掾征事,未至,卒于海表。”

 

大家知道,《三国志》写关公的文字,不过九百余字,远少于五子良将的篇幅,上千年来,让关公的崇拜者如我愤懑不已。那王烈的区区四十字,能看出什么信息量呢?

 

王烈在当时的名气,超过了邴原、管宁,更超过了华歆。当然,他的年资、辈分比他们高,但我们要知道,管宁,可是进入文天祥的《正气歌》的人物,钱穆先生更认为他是三国时期品行第一人。他的名气,不但身后极大,生前就是当世品行的丰碑。《三国志》铁板钉钉地说王烈超过他们,这不是闹着玩的。

 

公孙度是什么人,我简单介绍一下。

 

公孙度(150年-204年),字升济,生于辽东襄平,也就是现在的辽阳。

 

董卓作乱时,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开疆扩土,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的东莱诸县,就是现在的烟台与潍坊一代。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当时曹操处于四战之地,无暇东顾,只好默认了他的权威。可以说他是当时东北亚地区的霸主。

 

 

 

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当时中原与山东许多读书人都去辽东避难。管宁、邴原如此,王烈也是如此。

 

公孙度请王烈做长史,这类似于现在的秘书长或者办公室主任,是高级幕僚,待遇优厚。王烈不假思索地拒绝了。他怎么拒绝呢?通过做生意,成为商人,让人瞧不起他。这种手段很有时代特色。公孙度也没办法。后来,曹操请他回中原做官,他应该接受了,但是没等到回来,就去世了。他在辽东待了超过20年。

 

王烈的故事,《三国志》里只是大体述评,着墨不多。这无疑很遗憾,但王烈的风姿已经如同九天神龙,令人向往。在另一本史书,大学者裴松之作注时引用的《先贤行状》中,他的事迹有详细的记载。

 

王烈祖籍太原。太原王氏,是中国王氏家族的源头,血统高贵。王烈生于平原,这个地方在山东,因为刘备还有后来的颜真卿而出名。

 

《先贤行状》这样评价他:“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颖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

 

王烈见识高超,心胸通达,他认定的道理,九匹马也拉不回,是典型的一根筋。他的老师,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陈寔陈太丘,他跟太丘的两个好儿子元方、纪方是好朋友。

 

 

 

管宁三人组年轻的时候也崇拜陈太丘,想从之学而不得。所以说王烈出身好,师承更好。

 

学成后王烈回到平原,在那里兴办学校教育人民,最终达到了移风易俗的理想。当时连平原国国君也到王烈那里筹划和咨询政令。

 

这段话原文是这么说的:“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俄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由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从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

 

王烈学成,德才兼备。首先是孝行,他的父亲去世,他哭了三年。可称孝子,也体现了王氏作为世家大族的家风。汉末最大的灾难,不止是战争,还有瘟疫与饥荒,他宁可自己捱饿,拿出家里的储备粮食,给乡里父老。于是“宗族称孝,乡党归仁”,在乱世中,达到了古圣先贤的标准。

 

关于王烈的德性,有一个极为生动的故事。

 

有个盗牛贼被主人抓了现行。这是很严重的罪行,嫌犯向主人认罪,说:“判刑杀头我无所谓,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

 

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

 

这就留下了一个典故“王烈遗布”,跟他老师教化盗贼的“梁上君子”如出一辙,这也是师生之间最好的传承。

 

同时,我们在故事中可以看出后世王阳明说的“良知”,天良未泯。这人还有改过自新的空间。王烈为此欣喜。

 

 

 

没有多久,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在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事后,王烈感慨地说:“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韶乐,又称舜乐。《吕氏春秋》称之为《九韶》。九成就是九奏、九章的意思。孔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矣。”《礼记、乐记》说,“《韶》舜乐名,言能继尧之德。”明清时称之为“中和之乐”。诗教、礼教、乐教,最终归于德教。王烈说的,就是道德的影响力。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史记》里说,历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治理境界:春秋时子产治理郑国,严密的法律和监督机制使人不能作恶,达到了为政“不能欺”的境界;战国时西门豹治理邺县,通过设置严厉的法律制度,使人不敢作恶,达到了为政“不敢欺”境界;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治理单父,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义忠恕与治理之道相结合,使人不忍心违法乱纪,达到了为政“不忍欺”境界。

 

与西门豹的“不敢欺”、子产的“不能欺”相比,子贱的“不忍欺”显然更胜一筹,是更高层次的治理境界。王烈的治理,显然也是这一种境界。

 

 

 

后来董卓作乱,王烈避祸辽东,至死未归,前后20余年。他一以贯之,“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

 

在当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王烈兴学传教,将中原的儒学文化及学术风尚在辽东阐扬,以自己的节操和品行感染、教化周围的人,也影响着自己的后人。

 

《世说新语》中说管宁,“避居辽东,旬月而成邑”。这跟《史记》中说舜帝“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相似。管宁如此,王烈也是如此。这无疑是读书人最向往的境界。

 

 

 

王烈没有管宁幸运,他最终没有回到山东老家。但他在辽东留下了无数传说,还有显赫的家族。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在《王黄华墓碑》记载,渤海王氏在太原王烈迁徙辽东后遂以此为家而发展起来,子孙们都生活在辽东。据王氏家谱记载,王烈二十五代孙王乐德,始为渤海人,以孝顺闻名一时。辽太祖平定渤海后,命皇长子耶律倍为东丹王,都辽阳。王乐德的曾孙王继远,辽初任东丹国翰林学士,后来他的孙子咸饬仕辽为中作使。八九百年间王氏家族无论怎么迁徙,都生活在渤海地区,他们繁衍的时间比渤海国要长得多。身为汉族的王氏家族,长期和当地人融合、相处,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世家大族。入金以后,这个家族更是以文学而显。

 

 

 

王氏家族历经辽、金、元三代,虽然官运未能亨通,但王尊古以下多人皆能诗善书,其诗文书画皆有不凡创造,成为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家族,不坠先祖王烈之风而令后辈遵循,后世景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王烈的道德,光辉了金戈铁马的汉末余三国时代,也为自己家族奠定了深厚的根基,留下了不朽的传说。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