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著《帛书〈衷〉篇新校新释》出版暨刘大钧、林忠军序

栏目:
发布时间:2020-08-31 09:33:15
标签:《帛书〈衷〉篇新校新释》、帛书


书名:《帛书〈衷〉篇新校新释》

作者:刘彬

ISBN:978730130906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9-11

 

【内容简介】

 

马王堆汉墓简帛自20世纪70年代出土以来,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包含非常重要的《周易》类文献。除了可与传世文献对勘的《易经》及《系辞》外,尚有久已亡逸的《衷》篇等重要的战国作品。《帛书<衷>篇新校新释》采用裘锡圭《集成》版最新释文,在全面吸收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校勘和训释,提出诸多新见解,材料丰富,考证详实,创见迭出,是目前《衷》篇专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此外,对《衷》篇的篇名、字数、章次、成书、作者及其象数思想等,本书也进行深入考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作者简介】

 


刘彬,字于易,1965年生,山东滕州人,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易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周易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易学和儒家哲学,在简帛易学文献、孔子易学思想、易图学等研究领域有较深造诣。为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帛书《衷》篇新校新释”和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易图集成与研究暨数据库建设”,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2018年)《帛书〈要〉篇校释》(2009年)《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研究》(2015年)《<易纬>占术研究》(2014年)《<易经>校释译论》(2019年)《帛书〈衷〉篇新校新释》(2019年)等专著,主编“易图学丛书”《易图文献选辑(第一辑)》(2020年4月)《易图文献选辑(第二辑)》(2020年8月)等。专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刘大钧序】

 

20世纪以来,随着大批简帛文献出土,使简帛学研究成为当代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热点,至今仍然势头不衰,新材料新研究不断涌现。这些简帛文献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们或者是未经传世的新材料,或者虽有传世但又与传世本大不相同,其中包含了大量新的学术信息。于是,一旦发现新的简帛文献,学界往往蜂拥而上,急切地进行文字释读、学术定位和意义诠释,但多数只是浅尝辄止。风潮过后,留下了很多问题,一时之间难以解决,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需要进一步辨析订正。马王堆简帛文献研究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是如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也是如此。


过去学人治学,要求人们能沉下心来,要耐得住寂寞,“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对一些前人从未见过的新学术资料的研究更应如此。《易》学本是寂寞之学,对《易》的研究更应耐得住寂寞。抢占先机之研究固然重要,但能沉潜其中,一直深入坚持其研究更为难得。曲阜师大刘彬教授便是马王堆帛书《易传》研究的沉潜深入者。十余年来,他专心于帛书《易传》文本校释研究,对于帛书《易传》文本研究之难点疑点,在参合诸家之解的基础上,多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已经出版了数部著作,成绩斐然。


最近,他又完成了《帛书<衷>篇新校新释》一书,按照“释文”“汇校”“新校”“集释”“新释”“今译”之体例,对帛书《衷》篇之文本及其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帛书《衷》之篇名、字数、章次、作者及其象数思想进行了专门辨析,材料丰富,考证详实。


我特别注意到, 书中对《衷》篇蕴含的象数思想进行了考证,对我本人在此问题上的一些观点也都重加思索,提出了新的看法,有些看法与我观点一致,有些则有所不同,絶不盲从师说, 因而使我十分高兴。


关于《 衷》篇的作者,学界一般认为是孔门后学,刘彬教授则由该篇重视“中道”而大胆推论其作者可能是子思。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我在拙作《周易概论》中,曾考论今本《易传》为思孟学派所整理润色。如果《衷》篇之作者为子思能成立的话,那么也就为我们研究早期易学的发展演变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帛书《衷》篇以及整个帛书《易传》和今本《易传》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不是简单指明今本、帛本《易传》孰先孰后的问题,因为自从我们见到帛书《易传》六篇后,特别是通过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对比,我们已很清楚今本《易传》应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的中央政府官方本,从时间上看,显然应晚于帛书《易传》。我们今天下功夫研究帛书《易传》要详细地梳理二者之间的意蕴及关联,从而建构起孔门易学思想发展的理论脉络。尤有进者,郭店楚简《五行》《六德》《性自命出》等篇已被普遍认为是子思学派的作品,那么,帛书《衷》篇和郭店楚简诸篇之间有没有意义关联?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衷》篇在子思学派中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进一步在这些问题上展开探索,我想可能会对早期易学与儒学产生更多新的认识。


刘彬教授读博期间,随我读《易》,从虞氏象数易学入手,不慕虚华,一心向学,对传统象数易学下功夫苦研,因而学有根基。工作以后,更是矢志不移,勤于著述。今又喜见刘彬帛书《易传》研究的新成果,我很欣慰。于是略赘数语如上,以应刘彬教授索序之嘱。

 

 

【林忠军序】

 

文字训诂,通经明道之门,此乃古今学问之基,清儒戴震曾说过;“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阮元也有同论;“圣人之道, 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径也。”而当今,大量珍贵文献出土,以文字学训诂学所提供方法的识字释义,成为海内外学界的显学。遗憾的是,因专业与学识局限,许多学者不通文字学训诂学,只能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刘彬教授,性静而笃,学而好思,虽出身理科而志在人文。幸拜刘大钧先生门下,得易学之真传,承乾嘉朴学之风,如沐春风;又受教于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点化开悟,如鱼得水。故在以后十几年,不为名利是非所累,专心治帛书《易传》,反复研磨,则有所谓“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确乎其不可拔”之境界,正因如此,有新成果不断问世。继《帛书<要>篇校释》之后,又一力作《帛书<衷>篇新校新释》付梓。


众所周知,出土帛书《易传》六篇保留了大量逸失的孔子论《易》言论,为孔子与易学关系研究和先秦易学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中《衷》篇即是一篇与今本《易传》不尽相同的孔子释《易》文献。虽然学界已有释文和训读方面成果,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复杂性及其话语差异,仍然有许多问题见仁见智,悬而未决,至今未达成共识。有感于此,作者重做《衷》篇训读。


观其作,其“前言”,先运用朴学方法,就《衷》篇篇名、字数、分章、成书等争议问题进行了详备考辩。以切实证据证明,该篇名不是《易之义》,而是《衷》;其字数不是“二千”,而是“四千”。指出《衷》分为十二章,包括佚失孔子易说和“抄自于今本《说卦》和《系辞》的祖本”两大类。认为《衷》篇是孔子后学从今本《易传》和流传孔子易说抄録编辑而成。作者还探讨了《衷》篇象数思想,提出其“得中”说与篇名相关。这些见解很有价值。


其著作主体部分,是《衷》篇“释文”“汇校”“新校”“集释”“新释”等。作者尽收学界之研究成果爬梳整理之,贯通之。记之曰“汇校”“集释”。“全面搜集校勘成果,汇集列出是为汇校。”“全面搜集训释成果,汇集列出,是为集释。”作者不以罗列前贤研究成果为能,而是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新见。故又记曰“新校”“新释”。顾名思义,“新校”与“新释”是以自己理解而形成的观点与见解。“以图版为依据,并观摩原件,在吸收校勘成果基础上,对十种释文进行校勘,对异文作出校正,是为新校。”“在吸收借鉴训释成果基础上,取长补短,对释文作出新的训解和考释,是为新释。”


最能反映作者朴实学风和扎实专业功夫是该书的“新校”与“新释”。“新校”如“《观》之卦,盈而平”之“平”当为“求”。“《句》之属”当补“适”,作“《句》之(适)属”。“兴也,故于中古乎”前补“《易》之”二字,当作“(《易》之)兴也,故于中古乎”。“新释”如“见龙在天也者德也”之“德”,训为“升”。“君子先迷后得主,学人之胃也”之“学”,训为“觉”。“非吉石也”之“吉”,训为“告”。“本生仁义”之“义”训为“仪”。“《易》之为书也难前”之“前”,训为“剪”。又以象数解之,如“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柔成礼”是言八卦与六十四卦形成。“僮阳者亡,故火不吉也;重阴者沈,故水不吉也”言乾阳亡而离火不吉,坤阴凶则坎水不吉。“圣人屯于文武”是言爻变与卦变,坤六二为柔文,动变为刚武。举此数则,以示其“新”。


总之,虽然有的训释未必皆准确,或不被学界认可,但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做到旁征博引,细心辨析,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文意通达,故可视为一家之言。应该说,极大推进了帛书《易传》的研究。


【概要】

 

一九七三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帛书《易传》六篇,第三篇为《衷》,记载了大量已经佚失的孔子论《易》言论,是重要的早期易学文献。出土四十年来,学者发表十一种释文,出版或发表校释论著四十余种,取得丰硕成果,解决大量疑难问题。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有两个问题较为突出:第一,《衷》篇释文异文问题。从已经发表的十一种释文来看,文字互有出入,有不少异文。究其原因,有些是误读,有些是由于图版不清晰,或缀补有误。这些异文对《衷》篇研究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和阻碍作用,如导致人们对文本涵义产生误解,学者在引用释文时往往无所适从,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十一种释文进行全面的校勘,对其异文进行校正。第二,由于《衷》篇属于古代易学文献,其研究难度较大。作为古代易学文献,《衷》篇文本除很多为当时一般词语外,还有一些属于古代易学术语,往往含有特定的易学涵义。由于来源久远,这些术语涵义往往失传,其考证训释难度较大。现有训释成果中,对这些术语,还存在一些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解读。一些术语还没有得到考释。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术语进行深入的考证训释。

 

针对这两个问题,本书对帛书《衷》篇展开全面的校释研究。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全面搜集帛书《衷》篇已经发表或出版的释文、以及校勘、训释论著,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掌握研究现状,发现问题,明确研究方向。然后,在全面吸收、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衷》篇图版照片为依据,并观摩原件,对《衷》篇释文进行细致的校勘,对异文校正,对释文作出详细的训释。

 

本书包括“前言”“正文”和“附录”三大部分。

 

在“前言”中,对有关《衷》篇的六个问题进行论述说明。

 

(1)介绍《衷》篇原件和图版,说明本研究所依据的第一手材料,也使读者获得直观感性认识。

 

(2)考释《衷》篇篇名和字数。《衷》篇篇名,学者或名之为“易之义”,或称之为“子曰”,或命名为“衷”。本成果通过深入考证,认为篇名当为“衷”。“衷”古通“中”,“《衷》”篇实即“《中》”篇。《衷》篇的篇名“衷(中)”与古易学“得中”说有密切关系,应该是来自于该篇“《易赞》”章“得中”说的象数学背景。《衷》篇字数标为“二千”,是书手误书,当为“四千”。

 

(3)考察《衷》篇章次和成书问题。本成果通过分析文本结构,认为《衷》篇可分为十二章、两大类:一类为已经佚失的孔子“《易》说”,如第一章孔子散论各卦及卦爻辞,第三章本为独立篇章,篇名为“《易》赞”,有古代易学“得中”说的象数思想背景。《衷》篇将其抄入,并编辑为核心篇章,而作为篇名“衷(中)”的主要依据。第四章为“《乾》《坤》三说”,为孔子从三个方面论述《乾》《坤》卦爻辞义理思想。第六章“《乾》之详说”,为孔子详细论说《乾》卦爻辞。第七章“《坤》之详说”,为孔子详细论说《坤》卦爻辞。其余为另一类,即第二、五、八、九、十、十一、十二章,抄自于今本《说卦》和《系辞》的祖本。因此,可以推测《衷》篇的成书,当为孔子后学从今本《易传》的祖本,即早期易学文献,以及古代流传的孔子“《易》说”,选择抄录,编辑而成。也说明《衷》篇文本具有汇编性质。

 

(4)考察《衷》篇作者。从《衷》篇大部分章节皆言“中”、“中和”、“中道”来看,《衷》篇主旨应该是讲“中道”的,篇名“衷(中)”正点明“中道”的主旨。如此重视“中道”,以一篇易学文章来讲“中道”,其作者很可能是子思。从孔子之后先秦儒家“中道”思想的传承看,作为孔子的嫡孙,子思最能体会“中道”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故一方面在儒学义理深化上下功夫,从形而上层面阐发“中道”,而作《中庸》;另一方面在孔子所开创的经学易学上,凸显孔子所“观”、所新诠的易学“中道”,专门辑录孔子有关“中道”的论述,而作《衷》篇。(5)考察《衷》篇象数思想。《衷》篇含有丰富的易学思想,除了一般所知的义理思想外,还涵有古代象数思想,如“得中”说、“爻变”说,以及“乾离同居、坤坎一体”说等。其中“得中”说与《衷》篇的得名密切相关,“乾离同居、坤坎一体”说则不见于今本《易传》,而独见于《衷》篇。(6)通过检讨《衷》篇释文校释以及存在问题,确定本书写作目的、研究思路以及方法,构成“前言”第五、六两部分。

 

“正文”由六部分构成,首先发凡起例,设计校释体例,作以必要的说明,是为前三部分。

 

第四部分为本书主体部分,即“帛书《衷》篇新校新释”。本部分按照释文十二章的顺序,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和训释。在每一章的校释中,按照“释文”、“汇校”、“新校”、“集释”、“新释”、“今译”的体例,列出《衷》篇的释文,是为“释文”;全面搜集校勘成果,汇集列出,以作为新校的基础,是为“汇校”;以图版为依据,并观摩原件,在吸收校勘成果基础上,对十种释文进行校勘,对异文作出校正,是为“新校”;全面搜集训释成果,汇集列出,以作为新释的基础,是为“集释”;在吸收、借鉴训释成果基础上,取长补短,对释文作出新的训解和考释,是为“新释”;最后疏通文意,白话翻译,是为“今译”。

 

在此主体部分“新校新释”中,本书提出很多新的观点,如:

 

(1)“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柔成礼(体)”,皆认为是讲抽象的阴阳刚柔之理,恐不确,当言八卦、六十四卦的形成。“天地相率,气味相取”,言将天地间事物分为两类,各归其类。“阴阳流形”,意为阴卦流化阳卦之形,阳卦流化阴卦之形,从而形成八卦。“刚柔成礼(体)”,言由刚爻、柔爻形成六画的六十四卦。

 

(2)“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肴(爻)]”,“发”,学者皆释为“动”;“挥”,释为“变”。认为“发挥”为联合词组,此说疑非。“发挥于刚柔而[生肴(爻)]”、“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乃对言,“发挥”与“观变”为对文,“观变”乃观阴阳之变,“发挥”亦当言发刚柔之挥,“发”与“观”当词性相同而义近。“发”当训为见、视,犹今言发现、看到。“发挥于刚柔而[生肴(爻)]”,言圣人发现刚柔的变动而创立爻。

 

(3)“僮阳者亡,故火不吉也”、“重阴者沈,故水不吉也”二句,具有古代象数学背景,释读难度较大。“僮(重)阳者亡,故火不吉也”,谓乾阳亡,则离火不吉。“重阴者沈,故水不吉也”,谓坤阴凶,则坎水不吉。此以古代“乾离一体、坤坎同居”的象数理论为言:由于乾与离、坤与坎一体同居,故乾阳亡则离火不吉,坤阴凶则坎水不吉。

 

(4)“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保安而恒穷”,“恒”,皆训为“久”,恐不确,当读为“极”,极至之义。谓武之义在于保住功业,但武力达到极至则暴虐,因而死亡。文之义在于保持安定,但安定极至则僵化,因而终结而尽。

 

(5)“《易》曰:‘直方大,不[習],吉。’言(圣)[人]之屯於文武也”,孔子认为,《坤》卦六二爻辞,言圣人会聚文与武,即认为《坤》卦六二爻辞具有文武、也即刚柔之性。此以古代“爻变”即“变卦”说为背景。《坤》六二为柔爻,故为文;《坤》六二爻动而为刚爻,故为武;六二爻处中位,故刚柔、文武兼备中和,故其辞言“吉”。

 

(6)“‘见龙在田’也者,德也”,“德”,一般训为“品德”之“德”,疑非,当训为“升”,升闻之义。“‘潜龙勿用’者,匿也”与“‘见龙在田’也者,德也”相对为文,初九言潜藏,九二言升闻。故孔子认为,《乾》卦九二“见龙在田”,是讲升闻之义。

 

(7)“‘群龙无首’,文而圣也”,“圣”为“通”,即《乾》“通九”之“通”。言《乾》用九“群龙无首”,文柔而通。此颇启人疑窦:《乾》六爻皆刚,为何言文柔而通?此实从“爻变”立言,谓《乾》六刚爻皆变为柔爻,故曰“文而圣也”。

 

(8)“《川(坤)》之至德,柔而反于方”,“柔”指柔爻,“方”为直,指刚爻。言《坤》之变卦,六柔爻皆变为方直的刚爻。“《键(乾)》之至德,刚而能让”,“刚”指刚爻,“让”为文让,指柔爻。言《乾》之变卦,六刚爻皆变为文让的柔爻。

 

(9)“君子齐明好道”,“齐”,或训“中正”,或读为“斋”,恐皆不确。“齐”当释为“疾”,谓知虑之敏。“齐明”,谓知虑敏捷、聪明彻达。

 

(10)“《易》曰:‘见群龙,无首。’子曰:‘让善之胃也。君子群居,莫敢首,善而治。’”为孔子以“禅让”思想释《乾》用九。“让善”,即“让禅”,为同义复词,礼让之义。“善而治”,当读为“禅而治”,即禅让而治。

 

(11)“《易》曰:‘先迷后得主。’(子曰):‘学人胃(谓)也,何无主之又?天气作□,寒暑不(暴),亓寒不涷,亓暑不曷(暍)。’”为孔子以古代“灾异”观念释《坤》卦辞。

 

(12)“《易》曰:‘履霜,坚冰至。’子曰:‘孙从之胃也。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君子见始弗逆,顺而保。’”为孔子以“慎始”之旨和古代“保傅”制度释《顺》初六爻辞。“”当训为乳子,“顺而保”,即谨慎地保养乳子。

 

(13)“《易》曰:‘东北丧崩(朋),西南得崩(朋),吉。’子曰:‘非吉石也,亓□□要诚与贤之胃也。’”“吉”为“告”之形误,当训为“告”。“石”,或训为“是”,或释为“硕”,恐皆不确,当读为“所”。“吉石”当训“告所”。孔子认为《坤》卦辞所言的“东北丧朋、西南得朋”,并不是告诉人们方所的,而是讲得贤的。

 

(14)“知勿过数,而务柔和”,“知”当训交接,指文柔之人与君主交接,不会以疾迫的态度,而是以宽舒、和缓的方式应对。

 

(15)“文人内亓光,外亓龙,不以亓白阳人之黑,故亓文兹章”,“白”、“黑”,指文人之贤与众人之愚。言不以己贤而扬众人之愚,自己的文采更加彰显。

 

(16)“《易》之事,章[往而察]来者也,显赞绝”,“赞”,导引使通。“绝”,断。“赞绝”,断者使通,言通过占筮,使隔绝的人与神再相沟通。

 

(17)“本生仁义,所以义刚柔之制也”,“义”,或训为衡量,或释为规范,或训为“宜”,恐皆不确,当读为“仪”,作动词,表现之义。言文王本性仁义,所以能够表现刚柔之度。

 

(18)“《易》之为书也难前”,“难”,皆读如字,恐不确,当训为说,论说之义。“前”,或训为远,或读为赞,或训为先,恐皆不确,当读为“剪”,义为浅。“难前”,即论说浅显。此言《周易》之为书,其卦爻辞论说浅近,并不难懂,与今本《系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义近。

 

在“正文”最后,为使读者更好了解帛书《衷》篇的出土文本原貌,特将其原始文本录入,构成“正文”第五部分。帛书《衷》篇是从竹简本《衷》篇抄写而来,由于帛书抄写者的错误,导致帛书错简严重,因此特录入调整语序后的复原文本,以呈现竹简本《衷》篇文本面貌,是为第六部分。

 

在“附录”中,首先将帛书《衷》篇十种释文全文录入,以增强“正文”中“新校”的可信度,便于读者验证。然后录入迄今为止《衷》篇研究论著目录,以便利后来研究者的文献使用。

 

【目录】

 

刘序 

林序 

前言 

校释説明 

一、凡例 

二、本书所引《衷》篇十一种释文简称 

三、本书所引《衷》篇校释研究论着简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帛书《衷》篇实録 

帛书《衷》篇勘校复原 

附録 

一、《衷》篇已发表的十种释文 

二、帛书《衷》篇研究论着目録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