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贵州乡贤严寅亮生平事迹及其历史影响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20-06-06 00:43:23
标签:严寅亮、地方文化、贵州乡贤
张明

作者简介:张明,男,西元1970年生,贵州印江人。现任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贵州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

贵州乡贤严寅亮生平事迹及其历史影响

作者:张明(贵州大学历史系)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闰四月十四日己卯

          耶稣2020年6月5日

 

摘要:严寅亮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贵州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为贵州一代名贤,严寅亮影响于当时,留名于后世。深入研究严寅亮的生平活动与贡献,对于传承贵州乡贤精神,建设地方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现实价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严寅亮 贵州乡贤 地方文化

 


严寅亮(1854-1933),贵州印江人,土家族,寅亮是其名,字剩庵(又作“剩广”),号弼丞、碧岑,别号阳坡山民、武陵居士。37岁时(1891年)因题写“颐和园”牌匾而名躁天下,其主要活动从清末一直贯穿到民国年间,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对贵州和西南的文化教育界乃至政军各界,都产生一定重要影响。本文深入考察严寅亮的家世生平、书法成就、教育历程、社会活动及贡献,对于当前传承和弘扬贵州乡贤精神,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家世与生平

 

据贵州印江《严氏家谱》[①]记载,严寅亮先世于元代咸淳元年(1215)由江西袁州分宜县入黔[②],占籍思南府,十余代后迁至印江县。再经明、清两代共二十余代的繁衍和发展,至清道光年间,严氏家族在印江已经成为当地大姓之一。他们聚族而居,形成寨落,主要分布在县城之南的峨岭、阳坡,以及县城北路的天堂、陡溪一带,其中峨岭寨[③]是严氏在印江最大的寨子。

 

清嘉庆年间(1817),严氏族长严洪魁联合印江严氏各房族人,决定在峨岭寨新建“严氏宗祠”。当时,湖南木工巧匠张崇琛[④]因手艺精湛,闻名于湘西、黔东一带,严洪魁于是礼聘张崇琛师徒到印江修建“严氏宗祠”[⑤]。经过二十余年修建,一座恢弘大气而又精雕细琢的“严氏宗祠”耸立在印江县城之南的印江河畔、峨岭关下。道光《新修宗祠序》碑(1840)云:“纵横数十丈,其势广而宽,其形方而正;山川环绕,左则笔山耸秀,右则峨岭标奇,而且白水拖于南,文笔攒于北,风水家于此卜允臧焉。”道光《宗祠劝学序》碑[⑥]云:“今族长等怀振奋之恩,立恢弘之志,重修宗祠,永妥先灵哉!使后世子孙咸知劝学……他日兰台振响,艺苑蛮声……而后足以裕人文蔚起。”正如《宗祠劝学序》碑所期待的那样,“严氏宗祠”的修建,预示家族人文兴盛和严氏名人即将出现,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出于印江的贵州名贤——严寅亮。

 

同治四年(1854),严寅亮出生于印江阳坡。阳坡虽然只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偏僻小寨,距峨岭寨“严氏宗祠”大约二十余里,处于“九道河”群山峡谷之中,但后来却因严寅亮而闻名远近。其曾祖严启凤、祖父严九龄,皆力事耕读,家至小康;至父亲严定山,得入武庠,供事于县衙。母陈孺人,出于印江大姓陈氏,训子有方。严寅亮幼聪颖,入塾就读于故居左旁之“奎阁书屋”,诵读诗书,喜好书法,常临汉魏至唐宋诸家法贴,尤好晋王羲之。严寅亮10岁时,与印江“神童”戴锡之、柳芷汀就教于名儒吴秋庄[⑦]门下。14岁时,已能挥毫泼墨,题书匾联,其故居保留至今的“竹筠松茂”四字,即是其当年为祖父严九龄所书写的寿匾,可见其少年老成,功力非同一般。

 

同治十年(1872),严寅亮18岁,考中秀才,入思南府学就读。光绪二年(1876),22岁赴省城贵阳应乡试未中。此后三次应试不遂。光绪十五年(1889)第四次终于考中贵州乡试己丑恩科举人,时年35岁;次年(1890)春,赴京会试未中,滞留京城。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适逢北京“颐和园”修复竣工,慈禧太后诏谕京城文人题写“颐和园”匾额。严寅亮题写“颐和园”三字呈献,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慈禧太后亲选“录用”,破例召见。慈禧太后特赐龙纹镶边“宸赏”玉章两枚,又令其书写园内楼台亭阁匾额18方,楹联23副。严寅亮时年37岁,因蓬山留翰,名震京华,倾动海内,登门求书者络绎不绝。但科举功名仍是严寅亮当时第一要务,于是返回印江老家,攻读经史古籍,准备继续参加会试。在家期间,严寅亮在高僧隆参和尚【1】邀请之下,游览了位于家乡印江境内的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并为隆参和尚主持的护国禅寺题写“黔山第一”巨匾[⑧]和长联(详后)。

 

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第二次到北京参与会试的严寅亮深感巨痛,毅然参加了康、梁组织的“公车上书”署名活动。【11】324尽管此次考试再次名落孙山,但他得到一个重大收获,即认识到维新变法才是救国图强的唯一出路。他于是放弃科考求官之途,萌发“教育救国”的思想。光绪二十三年(1897),严寅亮来到省城贵阳,主讲“正本书院”,这是严寅亮从事教育的起点,在其后半生近40年间,他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离开教育实践和社会活动。

 

光绪二十四年(1898),父严定山卒,严寅亮回印江老家守孝并主讲“依仁书院”,影响很大,名声远播。光绪二十六年(1900),铜仁知府陈廷樑集资修葺著名的“铜江书院”(详后),礼聘严寅亮主讲其中,他教学严谨,深受学生敬重,为黔东地区培养大量人才。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严寅亮离开铜仁进京,在湖南常德遇雪被阻。次年秋(1904),应朋友之邀到四川任官书局校勘。光绪三十二年(1906),严寅亮到河南求职,与黎樾青(德江人)、程其棫(思南人)、戴锡之(印江人)、廖袭华(印江人)刊简历于《河南日报》,被誉为“思南五子”。严寅亮为某官员所识,同入京城。次年(1907),被清廷任命为知县,钦加同知衔,分发四川候补。在四川期间,蜀中好友张锦新将严寅亮墨迹石印为《剩广墨试》一书,川贵两省学书者争相求购,一时洛阳纸贵,流传极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严寅亮应贵阳朋友之邀,从成都返回贵阳,任商品陈列所所长。同年,严寅亮回到印江老家,他目睹家乡文化和交通落后,即约集乡人以故居旁“奎阁书屋”为校址,创办了“正基初级小学”,朗朗读书声回荡在印江群山之间。同时他还为家乡“九道河”捐银400两,修建“丰瑞桥”凉桥一座,亲书《丰瑞桥碑记》。严寅亮急公好义,乡人至今称颂。

 

1913年,年近花甲的严寅亮再次来到贵阳。除短暂出任贵州龙里县知事一年外,他在贵阳总共从教近二十年时间,先后在“国学讲习所”、“省立贵州师范学校”、“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省立贵阳第一中学”等校任教员,讲授国文、习字等课程,其始终不渝、立志教育的精神,在贵州教育界誉为榜样。

 

1931年,严寅亮已届78岁,因年老体衰,辞去教职,社会活动也告终止。1933年八月,故乡印江县城惨遭火灾,灾民逾万,严寅亮闻讯痛感于心,不幸旧疾腰病复发。同年十月十六日,严寅亮病逝于贵阳,享年八十岁。子孙将其灵柩运回印江老家,安葬于阳坡小泽沟父母墓旁[⑨];入祀印江“依仁书院”和贵阳“尹道真祠”[⑩]

 

所著有《剩广墨试》《碧岑诗钞》《严氏家训》《自编年谱》,校勘印江廖袭华《古本大学释义》、印江廖随四《进藏日记》、四川赵幼渔《汉鳖生文集》,整理儿媳赵珩遗著《葱佩未是草》等。此外,还有大量匾额、楹联、碑刻藏于国内名胜古迹和公私收藏机构,其中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作品最为珍贵。【2】231-234

 

严寅亮的生平事迹,较早有好友桂诗成《剩广先生传》一文和其孙严仔肩《贵州名书法家严寅亮先生事略》一文加以介绍。稍后陈训明《贵州书画家简论》【2】231-234和封培定《贵州名贤录》【3】153-156两书均有严寅亮专文。最近则有印江县档案馆馆长秦礼显《印江古今书画集》【4】146-188、朱良津《古黔墨韵》两书【5】227-231的专章介绍,图文并茂,可供参考。今贵阳“甲秀楼”有严寅亮图片和简介,供全国游客参观和瞻仰。

 


二、书法成就

 

严寅亮之所以成为贵州著名书法家,除了自身长期刻苦训练之外,还与印江地方文化有紧密联系。印江在历史上虽然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1],但由于处在佛教名山梵净山脚下,故印江在贵州历史上是开发较早、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就记载印江历史文化名山梵净山为“三山谷”。唐初贞观四年(713)在此建立“思邛县”,是为印江建县之始,早于贵州绝大部分县治。宋代又在印江修建贵州最早的寺院之一——西岩寺(梵净山佛教祖庭)。降至明代,印江梵净山已被称为“古迹名山”,誉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南方各省僧众纷纷前往朝拜。万历二十九年(1600),梵净山毁于“播州之乱”;万历四十六年(1618),明神宗皇帝敕封重修,梵净山崛起成为西南佛教名山[6]和中国弥勒菩萨道场[7]。梵净山历代都有高僧和隐士擅长书法、诗词,民间学子前往求教,促成印江文化得以长期延续。如明末浙江诗人谢国梗隐居梵净山,印江学子周国栋得到真传,卒成“印江名士”。可见印江成为贵州文化发达和人文兴盛之区,是题中应有之义。故明清以来,印江文人辈出,科举联袂而出,同时还出现以王道行、周以湘、潘鹄臣、鄢师竹、魏祖镛、唐宗英、白良仪等为代表的著名书法家。在这种浓厚地方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严寅亮从小热爱书法,又通过艰苦训练、博采众长,终于成为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严寅亮书法远师王羲之,深得汉魏六朝及唐宋诸大家之精髓。其匾联作品,浑厚雄健,雍容大度,适合宗庙大殿悬挂,以北京“颐和园”、梵净山“黔山第一”匾和相关楹联为著名代表作。其行草作品,或端庄娟秀,或铁画银钩,以《改修铜江书院记》、《剩广墨试》一书为代表。贵州著名学者陈矩在《剩广墨试》跋中赞:“碧岑道兄书,娟秀中饶风骨,殆集唐宋诸家之长……颐和园榜联,铁画银钩,辉映霄汉,莫不艳羡。”四川学者张此民称:“云鹄飞鸿久擅名,榜题天语动神京。年来老笔纵横甚,烟墨纷披玉版明。”贵州思南名士程其棫云:“幡然严弼老,海内夙知名,橐笔周燕赵,为书动公卿。归来还向蜀,苙屐相纵横,一篇聊自惜,无以视彼肓。”[4]148

 

严寅亮作品除北京“颐和园”匾和园内其他匾额、楹联外,在四川、贵州、广东等地风景名胜之区,也多有他亲题的碑刻和对联。比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广州的“中山公园”;贵阳的“梦草堂”、“慈母园”、黔灵山“麒麟洞”;铜仁的“铜江书院”;修文的“阳明洞”;黄平的“飞云洞”;镇宁黄果树瀑布的“观瀑亭”;印江九道河“丰瑞桥”;印江梵净山“护国禅寺”匾额和对联等。严寅亮不仅以书法闻名,而且文辞也甚佳。如贵阳市大西门外“慈母园”联:“春晖寸草夜郎道,明月梅花慈母园。”黄果树“观瀑亭”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家乡阳坡九道河“丰瑞桥”联:“十种山前无二举;九道溪中只一桥。”印江梵净山“护国禅寺”大殿长联:“护国镇威灵,回忆十数年前,蛮瘴纷披,狼烟竞起,犹幸檗帷暂住,拾蚕丛,开鸟道,化草木以回春,从此梵呗宣和,万家长隶慈悲域。黔山资保障,纵横千百里外,澧沅环带,衡岳相望,深惭屦屐未临,抉天心,窥月窟,感风云而变色,仅藉卮言献瑞,一片齐歌雅颂声。”[4]150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联、名联。

 

严寅亮早年虽然以书法名满天下,但他却虚怀如谷,不媚于俗。他曾说:“余生平浪得虚名,愧不副实。”他处世平直,待人和蔼,不善逢迎,对于求书者,虽高官巨富,若其为人有污,则便重金求购,他也绝不提笔书写。严寅亮一生以淡泊为务,仅靠薄薪度日,不图鬻书而求富。正如贵阳名士金正炜在《剩广墨试》一书题跋中称:“倾见其书者,初不意剩庵之老而犹穷也!昔王溥以善笔致富,今剩庵所遇,不偿所业,可慨也夫!”著名书法鉴赏家张冤堂、饶伯高称他:“书法可比东坡,道德可比庐陵。”[4]148可见严寅亮书法与人品之高,堪称德艺双馨。

 

三、教育历程

 

严寅亮早年以书法和求取功名为主,中年之后萌发“教育救国“思想,无心科考和仕途,转向教育事业和社会活动;究其原因,主要刺激因素是清政府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当年严寅亮刚好40岁。他对清政府被迫签的《马关条约》深感悲痛,于是决定放弃科考求官之路,开始“教育救国”的实践。严寅亮后半生共40年,除了短暂就职于成都的数年之外,其主要精力是在印江、铜仁、贵阳三地的教育事业中度过的,其中他晚年在贵阳从教的时间最长、成就最大,前后有将20年时间,从60岁直到80岁病逝于贵阳。严寅亮的教育历程和成就具体如下:

 

第一、主讲贵阳“正本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严寅亮43岁,他从印江老家来到省城贵阳,主讲“正本书院”,这是他从事教育的开始。有清一代,贵阳有著名的三大书院——贵山、正本、正习书院,名师云集,高徒辈出。“正本书院”俗称“北书院”,在贵阳城北门外的六广门大街(今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区分局所在地)。“正本书院”与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书院“贵山书院”[8]齐名。严寅亮在“正本书院”担任主讲一年,其教育思想和教学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为后来的教育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主讲印江“依仁书院”。严寅亮在贵阳“正本书院”讲学的次年(1898),因父亲严定山病逝而回家守孝。桂诗成在《剩广先生传》记载,严寅亮“尝主讲铜江、依仁两书院。”[9]320“依仁书院”是黔东著名的书院之一,早在明代万历年间,黔中王门弟子李渭建“求仁书院”于思南,在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大讲阳明良知之学,思南成为明代贵州五大王学镇之一,引起邻印江、务川一带学风蔚然兴起。[10]125-126江右王门弟子郭子章巡抚贵州,上书奏请在印江单独建学。此后,印江“依仁书院”[12]得以修建。严寅亮以榜题“颐和园”的名家身份讲学“依仁书院”,形成了印江文化发展史上在清末阶段的一个高潮。

 

第三、主讲铜仁“铜江书院”。光绪二十六年(1900),严寅亮守孝期满。时铜仁知府陈廷樑集资修葺著名的“铜江书院”[13],礼聘严寅亮担任主讲。严寅亮欣然同意,他在“铜江书院”主讲三年,[14]将在京城和省城获得的新思想、新知识传授给铜仁弟子。因其博学广识,教学严谨,备受学生尊重,桃李遍及黔东各地。

 

第四、创建印江“正基初级小学”。严寅亮于1903年离开“铜江书院”,后就职于四川成都八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严寅亮从成都回到贵阳,旋即返回印江老家,他以幼年就读的“奎阁书屋”为校址,创办了印江最早的新式乡村小学——“正基初级小学”。严寅亮亲自主讲,为边远的印江少数民族村寨带来了清新的学术空气,为莘莘学子奠定正确的基始。

 

第五、晚年在贵阳从事教育二十年。1913年,严寅亮已经年近花甲,他应贵州教育家尹笃生之聘,从印江再次来到贵阳,担任“省立贵州师范学校”教职;上课才一周,即被“贵州大汉军政府”调令为贵州龙里县知事。严寅亮屡辞不允,只好前往龙里任县知事一年,后以“居官非所愿”坚辞,返回贵阳任教。严寅亮在贵阳执教近二十年,先后在“国学讲习所”、“省立贵州师范学校”、“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省立贵阳第一中学”等校任教员,讲授国文、习字等课程。严寅亮二十年如一日,有时一日在数校上课,每周多达二十余课时,无一缺漏,培养人才无数。其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精神,成为贵州教育界的楷模。

 

四、社会活动

 

除了以上教育成就之外,严寅亮还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社会活动,在文化和军政各界均产生一定重要影响。以下择要述论如下:

 

其一、参加“公车上书”。1895年春,41岁的严寅亮第二次到北京参与会试,当他得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之后,义愤填膺,毅然参与“公车上书”的署名活动,是贵州参加署名的95位举人之一(全国1200多名举人署名,贵州占总数约8%)。“公车上书”这一活动成为严寅亮一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产生“变法图强”和“教育救国”的思想,正式走向教育事业和社会活动的道路。

 

其二、纪念广州黄花岗起义烈士。1911年底,辛亥革命成功,清廷被推翻,贵阳各界举办追悼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大型纪念集会,当时严寅亮刚从四川成都回到贵阳,慨然参加大会,并题写主席台长联云:“数虽少田横岛五百人,而义烈过之,舍身革命同时,每忆黄花岗头,点点长留豪士血;祀应配孔庙七十二,于典礼宜矣,文德武功并重,且从黔灵山外,年年举奠国民哀。”[11]324表达了对辛亥革命志士的崇敬之情和对新社会的向往之意。

 

其三、痛斥军阀暴行,维护民生利益。严寅亮原本对辛亥革命和即将到来的新社会充满美好期待,但进入民国以后,贵州和全国一样,陷入军阀混战之中。严寅亮目睹贵州政权更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心情极其压抑。1913年和1922年,滇军先后二次侵黔,云南军阀唐继尧、唐继虞先后兼任贵州省长;滇军不仅捕杀贵州新军和革命党人,而且纪律废驰,敲诈勒索,横行霸道,引发贵州民怨沸腾。为了借重严寅亮的声望安抚贵州民心,唐继虞聘其为“滇黔联军总指挥部”政治顾问。严寅亮不容滇军恶行继续下去,不仅提出滇军立即停止危害贵州百姓的严正告诫,而且还写下痛斥时弊的辛辣诗句:“遍地荆榛兵作匪,满山豺虎盗为官。”可见严寅亮疾恶如仇的品行和爱乡护民的义举。此后,贵州省主席彭汉章、周西城、毛光翔、王家烈均邀请严寅亮为贵州省政府的政治顾问。严寅亮始终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维护民生利益,受到民众肯定和赞扬。

 

第四、组织文化学术团体,推动民间文化发展。1930年,严寅亮与贵阳知名人士王敬彝、杨覃生、桂百铸、李之白、彭公武、段雨琴、李紫光、马道穆、聂尊吾、刘少樵、吴协安、柴晓莲共十二位人组成“郄社”,每月聚会一次,讨论时事,切磋学术,又以诗词、寿文、书画、篆刻,名显其长,轮流互献,共祝遐龄。“郄社”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社团组织,但它在民国时期活跃了贵州的文化学术氛围,在当时具有一定重要影响;其存在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后来一直在贵州文化界传为佳话。

 

五、作用与影响

 

所谓“乡贤”,本意指“乡中的贤人”。“乡”既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乡村,只要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都是我们不可以离弃的乡土。“贤人”是指在德行和事功方面能引领一方风气、堪称一代楷模的代表人物。以这样的标准来考察和衡量严寅亮,我们完全可以推之为贵州乡贤的优秀代表,堪称贵州乡贤中的“名贤”。民国年间的桂诗成在《剩广先生传》【9】一文中,对严寅亮的乡贤作用和影响在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已经作了简明扼要的评价,在此,不妨回顾一下原文并略作评述如下:

 

第一方面,桂诗成称:“吾乡近代以书名者,郑、莫后有袁稚严中翰,稚严后有严先生。”这是桂诗成对严寅亮在书法成就上的定位,认为郑、莫、袁、严比肩并立,可见他在贵州书法史上地位之高。第二方面,“获交于当代名流,学益进;而书名尤冠绝时辈……时颐和园落成,榜题鲜称上意。翁相国以先生书进,独蒙睿赏……洵艺林佳话也。”这是对严寅亮摘取“颐和园”榜题佳冠、跻身全国艺林的赞许,为乡邦增光添彩,功莫大焉。第三方面,“当是时,国家以卷折取士,天下以风。于应制之作,先生夷然不屑,独能上探篆籀,近学欧苏,脱然于试策之中……吾乡有严先生,岂非桑梓之光欤?”这是对严寅亮不屑于应制之作、脱然于试策之中的肯定,认为足可光耀桑梓,指引后人。第四方面,“省垣诸校,争聘居讲座,后进皆获益焉。”这是对严寅亮数十年在贵州教育界培养人才,并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推崇。第五方面,“时本省大吏以先生硕学雅望,聘为政治顾问,地方利弊,赖以上闻。”这是对严寅亮关注时政、注重民生的推许。第六方面,“先生性仁厚,未达时,安砚乡里,不干公事,邻里化之。尝主讲铜江、依仁两书院,馆谷多以助戚友婚丧。迨后居省,求书者踵至,润资所入,仍不自爱惜,助善举唯恐不及。”这是对严寅亮宽厚仁慈性格的举例分析,赞赏他慷慨解囊、乐于助人的善举。桂诗成最后总结指出:“综其高致,至今日仅见云。”这就将严寅亮乡贤地位和影响推到世罕其匹的高度(“至今日仅见”)。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的是,作为一代名贤,严寅亮不仅在社会上具有模范作用,引领文明的乡风和民风,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堪称完美典范,树立了优良的族风和家风。比如,严寅亮在繁忙的教学任务和社会活动之外,利用宝贵的闲暇时间,对严氏子弟进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精心辅导小弟严卓帆、族弟严寅畏,以及三子严希纯、长孙严仔肩等的课业。他又亲自编写《严氏家训》教之,对他们加强理想与道德的培养。临终之际,他留下这样的遗嘱:“凡我子孙,世代必须遵循《严氏家训》,各奔前程,为国效力。”[4]150严寅亮亲自教育的严氏子弟,后来都成为有德有识有用之人。如其子严希纯(1898—1956),早年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中共地下活动;1926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八师第20团党代表,后被捕入狱,出狱后继续进行革命工作。1949年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中国科学出版社副社长、国家计量局局长等职,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二三代表和全政协一二三四届委员。其长孙严仔肩于1933年5月参与筹建《贵阳晚报》,1949年后长期从事于教育活动,担任“印江中学”校长等职。其他后代子孙,皆能自立自强,有用于社会,尽管他们现在分布于各地,但经常回到故乡印江,修复先人故居,祭扫先人墓地,缅怀先人精神,成为印江地区传颂的榜样家庭。

 

回望传统,守护乡贤,对于当前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促进新乡贤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在严寅亮故居的印江,其乡贤榜样一直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政府和民间进一步加强了对严寅亮乡贤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比如,2008年5月10日,《颐和园》特种邮票首发式暨严寅亮书法艺术研讨会在印江县举行。【12】2009年12月5日,印江县举办“2009中国梵净山·印江严寅亮书法艺术节”。【13】2011年4月30日,印江县在严寅亮故居阳坡举行“严寅亮先生铜像揭幕仪式”。【14】2011年11月7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印江县“中国书法之乡”称号,【15】这是贵州省首个被正式命名的“中国书法之乡”。2013年10月,在第五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上,传统花灯剧《严寅亮与颐和园》获得三项大奖,【16】等等,由此可以预见,在当前加强地方文化建设、完善地方治理的大背景下,包括严寅亮在内的乡贤文化必将得到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更加广泛地弘扬。

 

参考文献:
 
[1]张明.梵净山历代高僧考略[J].人文世界(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2011.
 
[2]陈训明.贵州书画家简论[M].贵阳.贵州美术出版社.1986.
 
[3]封培定.贵州名贤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1.
 
[4]秦礼显.中华书法之乡:印江古今书画集[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5]朱良津.古黔墨韵[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
 
[6]张明.梵净山佛教源流考[J].佛学研究.2005(14)
 
[7]张明.梵净山弥勒道场《敕赐碑》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2(4)
 
[8]张明.贵州“阳明书院”述略[J].阳明学刊(第八辑).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
 
[9]桂诗成.剩广先生传[J].贵州文献季刊(第四期).//贵阳人物.许先德,龙尚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10]张明.王阳明与黔中王学[J].阳明学刊(第一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1]严仔肩.贵州名书法家严寅亮先生事略[M].//贵阳人物.许先德,龙尚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12]李庆红,弓彪,杨秀恩.《颐和园》邮票首发式暨严寅亮书法艺术研讨会举行[J].当代贵州.2008(10).
 
[13]周正,吴仕林.印江举办严寅亮书法艺术节[N].铜仁日报.2009.12.07.
 
[14]吴霞.严寅亮铜像落成揭幕[N].铜仁日报.2011.05.01.
 
[15]印江荣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N].贵州日报.2011.11.14.
 
[16]杨平,龙蓉.第五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落幕我市选送的花灯剧《严寅亮与颐和园》获得三项大奖[N].铜仁日报.2013.10.30.
 
注释:
 
作者简介:张明,男,土家族,贵州印江县人,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贵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阳明学)、贵州地方史、清水江文书、教育学。联系电话:15286018501,邮箱:570533245@qq.com
 
[②]贵州商学院宣传部严勇先生系印江严氏家族族裔,为笔者提供了《严氏家谱》电子版,特致谢意!
 
[②]明代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系江西袁州分宜县人,而印江严氏在元代从分宜县迁到贵州,可以推知,严寅亮先祖与严嵩祖先在元代可能源出同一家族。
 
[③]峨岭寨,又作“鹅岭寨”,位于印江县城之南,因“鹅翅膀”形的山岭而得名,系一条由梵净山余脉延绵而来的巨大山岭,上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著名的“鹅岭关”。“峨岭寨”是印江严氏家族最大的聚居村寨,系印江“严氏宗祠”所在地,俗称“严家寨”。1980年代以后,印江县城及周围地区的行政区划取名为“峨岭镇”。
 
[④]张崇琛,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南著名木工巧匠,因木工手艺精湛,享誉湘西、黔东一带,受严氏族长礼聘,前来贵州印江修建“严氏宗祠”,历时近二十余年完工(1817—1840),遂定居于此,是为印江峨岭张氏始祖,至今延续170余年,共八代:一二代从事木工,第三代(张化材)弃木从商而致富,第五代(张昌期)考中浙江大学(湄潭校区),终身从事教育。本文笔者系张氏七代,母亲系印江严氏家族后裔。
 
[⑤]张崇琛于道光年间修建的印江“严氏宗祠”,结构严谨,系典型的清代宗祠建筑。“严氏宗祠”于1949年后遭到拆毁破坏,改为印江县粮食仓库;1980年代省、县文管部门拨款恢复重修。现为印江县重点文物单位和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张崇琛修建“严氏宗祠”的故事在印江地区流传不衰,一些精雕细琢的梁柱构件保留至今,成为见证张崇琛精湛手工和印江建筑历史的重要文物,现由印江县文管所收藏。
 
[⑥]道光《新修宗祠序》和《宗祠劝学序》两碑,至今保存完好,均收藏于严氏宗祠(印江县文管所)内。
 
[⑦]吴秋庄,进士、翰林院编修,时任印江典史。弟子戴锡之、柳芷汀后中进士,严寅亮中举人、成著名书法家,一师三徒,均有德有功、有名有实,成为印江历代美谈。
 
[⑧]“黔山第一”匾,严寅亮所书,匾高1.55米、宽4.15米、厚4.5厘米。“黔山第一”四字,每字约40厘米见方,苍劲雄浑,笔势恣纵。原悬挂于贵州印江梵净山护国禅寺大殿。“文革”期间,寺庙被毁,该匾流失。1979年印江县文化馆杨再荣先生在护国寺旁农民猪圈中发现该匾,现藏于贵州印江县民族陈列馆。
 
[⑨]严寅亮墓,与其父母、妻妾葬于印江小泽沟张氏后山,“文革”中被毁,2012年5月印江县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⑩]“尹道真祠”,又名“尹公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与扶风山寺、阳明祠相互毗邻。“尹道真祠”于民国五年(1916)为纪念贵州人文始祖、东汉著名学者尹道真而建。入口为月宫式大门,其上嵌石刻“尹道真先生祠”六个大字,系康有为所书;内由享堂、游廊、厢室、戏楼组成一个四合院,享堂内原设尹道真牌位,培祀贵州历代乡贤,享堂上方悬挂乾隆五十八年(1793)贵州学政洪亮吉所题“德兼教养”横匾。
 
[11]印江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故元明清时期印江为土司管辖范围。“印江长官司”(张氏)于明弘治年间改土归流,“朗溪蛮夷长官司”(田氏)于清末光绪年间改土归流。今印江县行政区划主要继承以上两土司的辖地而来。严氏祖先在明代曾属于“印江长官司”张氏土司官的直接管理之下。
 
[12]印江“依仁书院”,位于今“印江县民族中学”校园之内,旁有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文昌阁”。“依仁书院”历代均有重修,1902年改为“印江官立高等小学堂”,1940年改为“印江国立初级中学”,1958年设立印江中学高中部,后废置。2007年重修,2012年5月印江县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3]铜江书院,又名“铜仁书院”,系明代贵州最早的书院之一,明弘治年间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建(1503),早于省城贵阳的“文明书院”(1506)和王阳明在龙场修建的“龙冈书院”(1508)。明清两代均有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铜仁知府陈廷樑集资修葺,亲撰《改修铜江书院记》,严寅亮书丹,字法魏体,端劲雅丽,刻工亦精,碑高2.45米,宽1.05米,至今保存完好。据载,铜江书院“计讲堂五楹,诸生斋舍四十,藏书楼一,崇文祠当其阳,厅堂室计十有三。”铜江书院于民国间改为中学。
 
[14]据严寅亮长孙严仔肩《贵州名书法家严寅亮先生事略》一文记载,严寅亮“1898年应聘到铜仁,主讲铜江书院,历时3年。”误也,1898年是严寅亮回印江老家守孝的第一年,主讲“铜江书院”是他守孝结束之后的三年期间(1900-1902)。

 

责任编辑:近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