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 李文文】《大学》中的那个“大”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4-07 23:34:57
标签:《大学》

《大学》中的那个“大”

作者:杨朝明 李文文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三月十一日丙子

          耶稣2020年4月3日

 

《大学》共1700余字,论字数,在儒家“四书”中是最小的一部,然而,正如它名字中的“大”所昭示的,它其实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大书,其中包含了中国的大思维、大格局、大学问。

 

《大学》之“大”,着眼在人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人为本,把着眼点放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身上,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人组成社会,就离不开法律与道德的约束,需要人的自觉修身,这便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追求。这就是说,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强化人的社会性,知止向善,敢担当、能引领,这就是《大学》所要成就的人。

 

在儒家的教化思想体系中,人需要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通过具体事物或实践去穷理正心,从而保持和维护良知,唤醒与放大善性,教化与引领人心。真正理解和弄懂“人”的内涵,才能遵守法律与道德。

 

中华先贤思考人本身,思考在“人心”和“道心”之间如何去把控,思考人类怎样才能更加和睦,社会怎样才能更加和谐,思考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大学》正是这一宏阔思维的伟大结晶,《大学》之“大”,在于大其体而全其用,在于它阐述了人的价值与意义。《大学》有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气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规模。《大学》是一部政治学“巨著”,孙中山称它是“最系统的政治哲学”,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

 

“大”是所学,学依“大”起

 

古代教育有“小学”与“大学”之分。人生七八岁入小学,主要学习处事与待人的细节,学习具体的知识。15岁左右入大学,开始了解或理解人心、社会与自然。小学是大学的铺垫,大学确立人的格局。可见,“大学”首先是相对于“小学”而言。

 

何者为“大”?《说文》曰:“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人怎样才能立于天地之间?人心应该装得下“古往今来”“寰宇四方”“家国天下”,人因此而大,与天地并立。人唯有在良善本性的光照下,古往今来才有意义,寰宇四方才有温度,家国天下才有价值。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说的是由自身修养开始,放大善性,推己及人,使社会达到至善之境。大学之“大”,“大”在忠恕之道,“大”在知行合一。大学之“大”在于“明明德”,发扬人之光明本性,亘古不变。人有光明本性,天然具有,不假外求。孟子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光明本性不是外在的馈赠,我固有之,贵在尽心知性,将此心此性充实而有光辉。大学之“大”,本性光明是“大”,自觉向上是“大”,天生天养之尊贵是“大”。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是天赐尊爵,德义可贵。

 

确立了大学之“大端”,再读《大学》所说“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即复其心之本然,知至善只在吾心,本性具足,本来光明,不再纷然外求,而后有定,进而能静、能安、能虑、能得。《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条目”,也只是将自己的心体应物随景,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格物”一说,正是于事于物中体认自家心体,我正则物正,我正则事正。万理灿然,足见大人气象之“大”。

 

同样是人,何以有大有小?只在于自己的选择。追从心志是谓大,盲从耳目是谓小。同样是人,为何有追随的差别?耳目不能思考,追从外物,外物相交于外物,人被诱引迷失。《逸周书》有“耳目役心”之说,耳目役于心,便是顺从自己的心志,不盲从耳目。心与耳目不同,心贵能思,能思则能“中”。立乎大者,从其心志,是谓大人。

 

“大”因学显,因学而“大”

 

光明本性的发扬光大就是“明明德”,就是放大善性。“明德”因学而明,因学而显,因学而大。学者,觉也。所谓善恶,只是觉与不觉,也是学与不学,因学而觉,因学而大。大人之学,亦是大觉之道。

 

学贵能觉,觉知我本光明。正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年龄稍长,无不知敬其兄,是谓良知良能。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本性使然。爱其亲,是谓仁;敬其兄,是谓义——皆“明德”也。

 

我欲仁,斯仁至矣。《大学》引《尚书》,曰“克明德”“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克,能也。克明德,显用有德;顾諟天之明命,时常顾及上天赋予的光明本性;克明峻德,能明大德。所谈皆是“自明”,即我能光明。自动、自发是取得卓越成就的源动力;自觉是道德恒久孕育的土壤;自省才可不断觉知与超越;自安的人心如清泉明月;自明方可光照家国天下。

 

学贵能觉,觉诚而慎独。诚其意,是真知行的功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专心致志,能觉者不会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本心本性无大小,人之所见有大小,私欲天天长,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扫便又积了一层,必须踏实用功,愈探愈深,学个明白通透。慎独,就像自己回家,回归光明本性。切莫走向叉路小道,切莫被荆棘或鲜花牵绊,要目视前方,心无旁骛。

 

学贵能觉,觉知心体之正,格人心之非。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千言万语,只是希望人能约束放肆之心,自觉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知今是而昨非,知失之易而守之难,不可顷刻失其养。修身在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但因人的意念不同,有过与不及的差别,如此便成私欲,有了偏差。把握思想意志,不意气用事,保持觉知,心有所主。

 

“大”因学显,言“克明德”,是内圣;因学而“大”,即“作新民”,是外王。成汤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似在洗身,实是洗心,沐浴其身以去其垢,洗濯其心以去其恶。持有光明本性,在明德的浸润下,鼓舞振起作自新之民,开始新的梦想,面对新的担当。

 

由“大”而达,因“学”而通

 

《大学》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大”而达,因“学”而通。达于视听言动,通于家国天下。就内而言,诚于中,形于外,正谓“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就外而言,通于家国天下,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我”而言,有内外之分,先后之序,《大学》有一条主线贯穿终始。大由小生成,高由低成就;外在的彰显,源于内在的积淀。希望“明明德于天下”,需要一次次向小处、低处、实处落地,一次次向内聚敛。当小处、低处、实处坚实有力的时候,种子便开始生根发芽,慢慢长出枝叶,开花结果,呈现繁茂生长的景象。就社会而言,有“我他之别”,然生命之本性是趋向于通的,贵在奉行“絜矩之道”。絜矩,古代的度量工具,象征法度、准则;所谓矩,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这是关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下、前后、左右均是如此。

 

《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九九归一,回到生命的中心点。这诚如王阳明所言:“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于生命的中心点,自觉向上,以身从心。在明明德上发扬光大,在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在“大”的气象中,涵养气质而熏陶德性,学达性天。这便是“大”!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