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助力社会治理的成功范例:知名社会组织“地球村”参与重庆基层治理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20-01-22 10:52:56
标签:北京地球村、廖晓义

原标题:以传统文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社区》2020年1月(下旬刊)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机构)是1996 年成立的公益组织。自2013 月以来,作为社会协同力量为重庆市南岸区社会治理提供社工服务,协助政府摸索出“党委政府为主导、村民居民为主体、中华文化为主脉、社工服务为助力”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形成了一套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相融合的社工服务体系,包括以“乐和家园”社区共同体为目标的专业服务,以“三事分流”“小事”处理为重心的精准服务,以“社区书院”为载体的创新服务和以“九九家风”为纽带的固本服务。这些有关协同服务的经验对于基层治理中如何发挥社工机构的作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为“乐和家园”提供专业服务


 2013 年6 月,南岸区政府与北京地球村签署“乐和家园”示范项目协议。6 年多来,机构主要以提供专业技术参与南岸的社会治理,提供的是一种以城乡社区共同体建设为目标的特殊的专业服务,可概括为“六五”服务模式。


“六”是六项技能,即社会调研、社会组织、社会活动、社会教育、社会宣传、社会记录;


“五”是指五个功能,即方法提供、能力建设、试点探索、资源链接和公益感召。


在方法提供上,机构为南岸区提供了一套基于传统智慧的治理方法建议并协助实施,如从肯定差异入手来搭建互补共生、和而不同的社会结构;


从阴阳平衡的思维出发,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增进政府与社会的互信关系;


从传统祠堂发现公共空间的功能,将其转化为现代的大院治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的治理方法与能力;


从尊重村(居)民的自主性、主体性入手,培育、陪伴社区社会组织,通过互助会、联席会、“三事分流”、投入机制改革等工作机制和方法,为政府减负,为社会增能。


在能力建设上,机构为社区工作者以及社区骨干提升能力,尤其在为社区社会组织增能上表现突出。


机构先后培育建立了28 个社区社会组织,并推动投入改革,让其实现自行运转。




照片:2018年6月15日,重庆南岸福民社区新时代文明传习所,迎来了第四期开讲,由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创始人廖晓义主讲“兴办社区书院,养育现代君子”。


例如东路社区公益站以13 个互助会为依托,每年独立申报民泰公益基金会的项目超过10 个,自己可以孵化互助会,在社工撤离后依然可以组织活动、化解矛盾;机构培育的福民社区的礼乐小组和养生小组也已经独立开展活动多年。


在试点探索上,机构在峡口镇的西流村、大石村、南坪街道的东路社区和涂山镇的福民社区开展“乐和家园”试点工作,以一站、两会、三院、四公、六艺为内容的工作模式,渐渐完善成为一种在社区层面激活共同体意识、构建共同体社会的实践样本:


东路社区于2016 12 月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福民社区则被国家行政学院和人民网评为“2018 全国社会治理十佳案例”。


在资源引进方面,机构发挥在传统文化、社会工作、生态文明、家庭教育等领域的跨界优势,为“乐和家园”项目引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强大的专家团队来南岸区考察调研,助力“三事分流”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立项与传播;引进心理学、国学等讲师到南岸区为九九家风项目开展“先生大讲堂”和“先生工作坊”的授课,并链接中国关工委经典诵读工程携手南岸区,启动全区“学百句论语、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



照片:2019年6月24日上午,“读百句论语,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暨南岸社区书院论坛在重庆市南岸区涂山镇福民社区举办。书院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复兴中华文化须从复兴书院做起,而论语作为历代书院的必读经典,也应该成为当今社区书院的必修课程。


在公益感召方面,机构社工以修己助人的精神去点亮和燃起居民村民自立互助公益的中国精神,一大批社区骨干在社工的带动和培育下为社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时间和技能。


例如福民社区的熊海铭常年为社区中老年人开设书法班,连续多年组织书法爱好者开展送春联活动;大石村的高正福带领村民投工投劳为村里修建公共设施等诸多好人好事不胜枚举;机构社工张胜伟代表团队获得2019 年南岸区教委“十佳社区教育志愿者”荣誉;机构主任廖晓义被中国社工联合会评为“2016 中国十大社工人物”,并以乐于奉献的事迹被提名2019“重庆好人”。

 

为“三事分流”提供精准服务


 6 年多来,机构协同南岸区各级党委政府,深化“大事政府办、小事村社办、私事自己办”的“三事分流”工作机制,主要通过培育、辅助社区社会组织来分担社区层面的公共事务,通过引导互助会处理“小事”来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非常精准的社工服务。

    

例如峡口镇大石村大石村民小组,村民周立碧自愿出让自家院坝作为周围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并由互助会商议订立大院维护公约,经“三事分流”工作法的运用,后来还申请了基金会支持,安装了健身器材;


在果树村民小组,经过数次互助会会议、两年多的统一思想,政府出钱,互助会出工并协调土地,村民各自解决自家问题,共同修建了2公里长的人行中大路;


在东路社区,化粪池清掏、路灯及监控摄像头的安装、门锁的更换等“小事”,均在社工的引导下,由互助会运用“三事分流”工作法完美解决。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


这些落在具体“小事”上的“三事分流”实践,给村民、居民的感受是:“现在遇到事情有人管了,自己也知道怎么处理了,搞的建设,质量也靠谱了。”


社区工作者的感受是:“各种琐事、小事少了很多。一些工程或者文化项目,资金利用率更高了,质量更好了,大家更满意了。”

 

为“社区书院”提供创新服务

 

机构在将文人书院下沉到社区并创立社区书院方面做了重要的创新,并将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老六艺创新为“耕读居养礼乐”的新六艺。助力福民社区建立六艺坊,分别开展了新六艺课程,培育了新六艺小组。


协同涂山镇政府将一个社区公园创新为“论语公园”。公园落成后,机构联合社区六艺小组和周边学校、幼儿园,陆续开展了周末游学、开笔礼、祭孔礼、成师礼等礼仪文化活动,极大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质。


照片:2019年9月28日上午,在论语公园,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洙泗书院秘书长廖晓义先生,携“九九家风营”家长代表、福民社区公益站代表及地球村南岸项目同仁,举行了庄重的祭孔暨成师之礼。


在乡村,机构引导村民将传统的祠堂、中堂、学堂为内容的“三堂”文化创新为“大院、庭院、书院”的三院文化。村民在大院议事、活动,在书院学习培训、接受教育,在庭院传承家风、发展生计,建设生态,百姓生活愈发幸福。


另一个重要创新是携手乐和公益基金会启动乡村书院的“互助乡厨”,即依托二十四节气做邻里互助养老餐,餐费主要由老人子女提供,基金会资助一部分,乡村互助组织以及城市志愿者提供餐食的制作和服务,以捐时间、捐物资、捐智慧等方式参与其中,探索了集志愿扶贫、社会凝聚、文化守望和共享农园四位一体的乡村书院新愿景。




照片: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节。位于重庆南岸区峡口镇乐和谷乡村书院蜡梅飘香,热闹非凡。来自重庆主城的亲子家庭、志愿者、大石村民、社工共计90余人,隆重启动“互助乡厨”志愿服务行动并举行了2019年冬至节气行。活动以隆重的祭天仪式开场。


三个试点社区在造血机制上都做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东路社区的“公益超市”在相当程度上支持了互助会的日常运营,福民社区公益站为社区儿童和成人开设书法班,所收取费用的30% 提留为公共基金,便于公益站为更多居民提供服务;峡口镇大石村通过民宿接待、销售豆腐乳、枇杷、蜡梅等产品提取5% ~ 10% 的公益基金;东路社区则通过公益超市的运营和手工艺产品义卖积累社区公共基金。

 

为“九九家风”提供固本服务


在实施南岸区“乐和家园”项目的过程中,机构以国学与社工的双重特质,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社区治理、社区教育和家风建设固本强根,提供“以传统智慧创新社会治理”的深度服务。


 

2019 年以来,机构协同南岸区教委、文明办、文旅委、民政局、妇联等部门,实施了九九家风家文化建设项目,将孝、和、勤、俭、仁、义、礼、智、信九个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的德性,变成九个方面的治家课程,同时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联动,依据幸福家庭七步走等机制实现社会整体的德育。


机构研发了《九家九字课程大纲》《九九家风营家长课堂九课》《九九家风营儿童学堂九课》,融合了国学价值、心理学方法以及传统家规家训的家庭制度设计,并在福民社区和东路社区陆续实施。从2019 年4 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先后开展了4 次先生大讲堂,5 次先生工作坊,推动组织3 次家长读书会,开展了13 期共26 堂亲子课堂,引导建立3 个家长互助社,开展了4 期教师培训、2 期社区新先生培训活动、4 个班次约50 多名孩子的暑期夏令营活动。经过以上活动一共服务了教师家长3000 多人次。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供稿)


附录


用“三事分流”推进社会治理

作者:廖晓义 

来源:《社区》20201月(下旬刊)“卷首语”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战略目标,而这样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又取决于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根据重庆市南岸区社会治理的经验,可以理解为“以基层党建为底盘的党委领导,以‘三事分流’为依托的政府负责,以民主协商为基础的社会协同,以居民(村民)为主体的公众参与。”


政府负责是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特别是社会治理的总体负责,就像一位家长对于大家庭的负责,但并不意味着家里所有的事务都是自己去干,对所有社会事务都包揽乃至兜底,使政府不堪重负,使社会和个体的责任淡漠。而是要尊重和发挥每个家庭成员的作用,按照权责对等、利益共享的原则,实施事务分流、责任共担。


“三事分流”就是按照“大事”即国家公共事务、“小事”即城乡社区公共事务、“私事”即私人事务来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居民(村民)个人的职责边界和互补共生关系。


“三事分流”不是三事分离。


第一,三事是包容互嵌而不是彼此分割。往往“大事”中间包含着“小事”,“小事”影响着“私事”,“私事”也制约着“大事”。如“垃圾处理”将垃圾清运走是“大事”,做好社区保洁是“小事”,每家每户的环保意识、环保习惯以及自觉分类和投入指定位置则是“私事”。


第二,三事是动态转化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原来有的“大事”可能变成了“小事”,有的“私事”可能成为了社区公共的“小事”。


第三,“三事分流”是协作互动而不是各行其是。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以及家庭个人在责任上相互协作配合,是担责而不是避责。


第四,“三事分流”不是撇开公众参与,而是找到公众参与最合适路径和方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众对于“小事”的参与,是发挥主体意识处理自己的村庄或社区的诸多公共事务,对于“大事”参与的路径也不少,比如参与基层民调,依法对政府行政决策的知情、参与和监督等等。


基层政府作为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连接者,理应是社会组织的培育者支持者,去激活和培育居民(村民)的主体意识,依法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处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权力和责任,同时进一步落实2019 12 18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由此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自身治理能力。


2013 年到2019 年,南岸区基本形成了“三事分流”“培育社区组织”“公共投入改革”三个内容紧密结合的社区治理整体架构,搭建了以九九家风家文化建设为“私事”服务的家校社共育机制,实施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进的样本,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社工服务模式:


第一,构建联席会等制度化的社会协商机制,使社工组织具有责权对等的身份参与基层公共政策的研讨和实施,充分发挥其在服务“大事”、“小事”和“私事”中的专业作用;


第二,尊重社工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战经验,鼓励其与高校和研究机构联手社会治理的课题研究与培训,提高社会治理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居民(村民)为主体、以中华文化为主脉、以社工服务为助力”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基本格局,为各地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