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
【吴钩】宋朝人是怎么赌球的?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月初十日丁未
耶稣2019年11月6日
记得“世界杯”期间,有四种商品必定是热销的:麻辣小龙虾、鸭脖子、啤酒与足球彩票。中国在晚清之前并没有彩票,但以球类比赛为博彩工具的历史则非常长。宋代应该是足球博戏最为兴盛的历史时期,因为宋朝之时,足球运动风靡朝野,博彩活动也盛极一时。
宋人踢足球,叫做“蹴鞠”。大家都知道,宋朝有一个蹴球高手,就是高俅。《水浒传》称他“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宋朝人踢的足球,为皮制充气,跟现在的足球差不多,因此也写成“气毬”。
施耐庵之所以强调高俅“踢得好脚气毬”,无非想形容高俅这个人不务正业。但这只是元末明初人的观念(施老师生活在元末明初),宋人未必会这么认为,请看南宋末一位文人的自述:“余少时多好,好仙,好侠,好医药卜筮,以至方技、博弈、蹴踘、击刺、戏弄之类,几无所不好。翰墨几案间事,固不言而知也。然皆不精,惟于攻诗最久。……虽精于诗,亦复何用?曾不如医药、卜筮、方技,犹可以自给;蹴踘、博弈之流,犹为人所爱幸。”你看,蹴球可比写诗更受世人“爱幸”。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宋朝宫廷设有一支“皇家足球队”,分为左右军,通常在国宴中举行对抗赛、表演赛。《武林旧事》还收录了南宋皇家足球队的一份首发名单:“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
宋朝民间也是以蹴踘为乐,盛行蹴球之风,用宋话本《钱塘梦》的一句套话来形容:临安府“有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城,更有一答闲田地,不是栽花蹴气毬”。喜欢踢球的市民还组成足球俱乐部,比如临安城内“有蹴鞠、打球、射水弩社,则非仕宦者为之,盖一等富室郎君、风流子弟与闲人所习也”。宋朝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叫做“齐云社”,经常组织全国性的足球大赛。
总而言之,宋人认为,一只小小的足球,“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诱王孙礼义加。宜富贵,逞奢华。一团和气遍天涯。宋祖昔日皆曾习,占断风流第一家”。
另一方面,宋代又是博彩业非常兴盛的时期,宋人之好博彩,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好赌到什么程度呢?连市场上的日常交易,都喜欢采取博彩的方式,宋人称为“关扑”,比如你是宋朝人,想买一斤羊肉,原价900文钱,但你可以跟店主商量用关扑的方式赌一把:掏100文钱获得一次关扑的机会,如果你赌赢了,一斤羊肉你拿走;如果赌输了,100文钱白给店家。
宋朝市井间,几乎所有商品都可以关扑,连女性都很喜欢到市场上“关扑香囊、画扇、涎花、珠佩”。南宋时,杭州西湖上甚至有专供市民与游客博彩的游船,叫做“关扑船”(港片中的赌博情节,好像也喜欢安排在邮轮上)。宋人说杭州“扑卖盈市”,并非虚言。
既好蹴球又好博戏的宋朝人,怎么可能不将踢球拿来当博戏的工具?
不过,宋朝的蹴球博戏跟后世的“赌球”并不一样。现代“赌球”是竞猜性质的,参与者是足球赛事的观众;而宋代蹴球博戏是竞赛性质的,参与者是蹴球的运动员——想蹴球博戏的宋朝人,可以约上小伙伴,各自掏出一点彩头(赌注),找个宽阔的地方,踢上几场,赢的一方拿走彩头。
宋朝蹴鞠的赛法也跟现代足球不同。宋人蹴球有两种玩法,一种叫做“白打”,不设球门,参赛的球队派出同等数目的球员(从一人到十人均可)入场,以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顶球(绝对不允许用手),球不得落地。由裁判分别打分,以技高一筹者胜。另一种玩法叫做“筑球”,有球门,但球门设在球场中间,参赛的两支球队分别站在球门两边,各自传球、射门,球也不准落地,双方以进球的次数分胜负。
这类带有赌博性质的蹴球比赛在宋朝市井间是很常见的,正如一首宋诗所形容,“东市斗鸡西市鞠”,斗鸡、蹴鞠都是宋时流行的博戏。宋人又说,“一分使钱一分踢。”上场蹴球是不是全力以赴,就看输赢的彩头多不多。不过,宋代的足球俱乐部并不是鼓励“赌球”,齐云社制订的社规包括“十禁戒”:“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建议将这“十禁戒”抄送国足)。但从“戒赌博”被列入齐云社禁约,也可以看出宋人“赌球”之盛,否则就犯不着强调“戒赌博”了。
宋人用来博戏的球类运动,不仅仅是蹴鞠,还有“高尔夫球”——你没有听错,宋朝人也玩“高尔夫球”,时人称之为“击球”、“捶丸”、“打球子”,名字虽然不叫“高尔夫”,但玩法跟现代高尔夫球是差不多的。相传宋神宗曾与两位亲王赌打“高尔夫球”:“熙宁初,神宗与二王禁内打球。上问二王欲赌何物。徐王曰:臣不赌别物,若赢时,只告罢了青苗法。”说得宋神宗很不爽。
元朝时,有人编了一本《丸经》,介绍宋元时期捶丸运动的玩法,其中有一章题为“制财”,谈的就是赌球的原则。《丸经》的作者认为,赌“高尔夫球”应该遵循“富不出微财,贫不出重货”的原则。为什么?因为“富出微财则耻,贫出重货则竭(量力而为之可也)。智者有力财不绝(捶击有法,故得常胜,所以财不尽也),愚者无方将恐竭(捶击无法,所以常负,财不足用也)。不绝者,必胜之基(财不绝,则心安,故胜),将竭者,必败之道(财将尽,心不安,愈怯愈输也)”。
人们为什么喜欢包括赌球在内的博戏?宋朝的李清照说:“好博,人之常情,小艺者士之末技,说梅止渴,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让之志。”意思是说,博戏可以满足人们的“奔竟”、“好胜”之心。但赌桌上的胜利,终究是“说梅止渴”、“画饼充饥”。其实李清照也是好赌之人,自称“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不过她不赌球,而是喜欢玩“施人智巧”的“打马”(一种棋艺游戏)。
责任编辑:近复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