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刚作者简介:赵金刚,男,西元一九八五年生,祖籍河南安阳,出生于黑龙江省绥棱县,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朱熹的历史观——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从历史世界到思想世界》。 |
原标题:赵金刚老师谈朱子论气运之不齐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九月十二日庚辰
耶稣2019年10月10日
2019年9月26日上午10时,孔子文化月系列讲座第一讲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科研楼A204如期举行。本场讲座中,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赵金刚老师,以“朱子论气运之不齐”为题为在场二十余名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国际儒学院李春颖副教授主持。国际儒学院王威威教授、人文学院哲学系吕明烜老师、秦晋楠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赵金刚老师求学燕园,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明理学和春秋学,出版专著《朱熹的历史观——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是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内的优秀青年学者。赵老师从朱熹哲学中两个关键概念——“理”“气”的界定切入讲座,为我们介绍了其最近思考关注的一些问题,如“理气强弱”问题、““阴阳动静”问题、“心气关系”问题等。
赵金刚老师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理如何主宰气?理作为主宰为何会“拗不过”气?这两个问题具体到修养论上呈现为:如果理终究强过气,那么修养就没有必要,如果气最终强过理,那么修养又怎么能够成功?修养靠什么得到保证?在历史观上呈现为:如果理最终强于气,为什么圣人少凡人多,为什么三代之后就没有黄金时代?如果气最终强过理,我们又靠什么来保证恢复三代的可能呢?
赵金刚老师谈及“气”的重要意义,并从“气秉”“气质”“气运”展开详细论述,剖析朱子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逐步接近讲座主题——气运之不齐。在谈及气运为何会不齐的理论前提时,赵老师首先从理生气的角度分析,在朱子的世界图景中,并没有一个初始的起点,世界是“生生”不已的,具体体现为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同时朱子认为,气是根据于理而每时每刻都在创生的,不是永恒质料。
从阴阳的角度来看,一气生阴阳,阴阳化五行,阳动阴静与动阳静阴的区别值得注意。赵老师借助朱子的“造化如磨”之喻,形象地为我们阐述朱子对气的理解。朱子的气并不是机械唯物论般的物质,没有固定的运行速率与朝向,则这些聚散之气就可能产生碰撞、摩擦,尤其是新生之气和既返之气之间会形成较为复杂的“错揉”,这就构成了“气运之不齐”的基础。同时,由于不断有新的气产生,同时原来已经产生的气又处在不同的清浊阶段,这样就造成了某一时期气清浊厚薄样态的不同。气在某一时段创生和散尽并没有规定好具体的量,这样就可能进一步造成某一历史时期气运清浊厚薄的复杂性。
讲座最后,赵老师辨析了朱子哲学中的几组重要概念,如“生之序”与“行之序”、“变”与“化”、“必然性”与“偶然性”。随后,王威威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在座师生围绕“生生”以及“道”“理”“气”三者关系等问题与赵金刚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吴钩】称“臣”与称“奴才”,有何不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