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学生:师生一场,人生之大幸

栏目:纪念追思
发布时间:2019-08-28 23:47:15
标签:钱逊

追忆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学生:师生一场,人生之大幸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七月廿六日乙未

          耶稣2019年8月26日

 

 

 

8月26日,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澎湃新闻记者廖瑾图

 

8月26日,天色灰沉,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先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告别大厅外,两侧高悬的挽联记录了他一生的追索与传承:“传论语训钱学独为至亲尊师,继父志弘正道难得真儒直士。”

 

“他温文尔雅,为人谦和,知行合一,可以算真正的儒者、君子。”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作为钱逊的学生,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刘巍感叹:“师生一场,人生之大幸。”

 

而在钱逊的儿子钱忠眼里,钱逊就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交流更多的是日常的生活事,涉及国学比较少。”他表示,之后可能会整理父亲的资料,以期更了解他的思想。

 

老友印象:极端聪明,头脑细致

 

据清华大学新闻网介绍,1953年,钱逊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历任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此后在诸多学术机构工作,担任过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等职。

 

2019年8月22日凌晨,钱逊因病逝世,享年85岁。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领域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双聘教授刘桂生与钱逊是清华大学同学。两人曾在一个宿舍学习,后又在清华一同工作,成为同事,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关系”。年近90高龄,两鬓斑白的他被后辈扶着,一大早赶来与老友告别。

 

在刘桂生印象中,钱逊“极端聪明,头脑细致,文章写得很好”。

 

在钱逊留下的著作中,被人提及最多的是以论语、国学研究为主题的文章,包括《论语浅解》、《先秦儒学》、《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论语〉读本》、《〈孟子〉读本》等。

 

澎湃新闻了解到,钱逊并非一开始就研究国学。1982年前,他在清华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组、哲学教研组任教,之后转攻中国思想史。1985年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后,他担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出任所长。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春平在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的第二年到所里任教。

 

“当时钱老是副所长,主管教学这块。”与钱逊初见以及日后相处,李春平始终觉得钱逊“不像领导,像是一位传统的儒家文化长者形象,对大家都很关心”,“从来没发过火”。

 

“我们新老师在教研上遇到什么问题,他就会经常问一问,帮助你解决。”李春平说,钱老不是那种说教式的帮助,而是潜移默化地用一言一行影响你,“非常温和”。

 

对同事关心,对学生更是关怀。刘巍1995年9月考入思想文化研究所,成为钱逊的研究生。

 

“我考研经历了一些波折,考了三次,钱老中间还写信鼓励我,让我不要灰心,他从没放弃我。”刘巍说,那些钱老亲笔写下的书信,至今还珍藏在老家。

 

后来,刘巍进入研究所,其学术研究取向深受钱穆先生影响,“在这方面,钱逊先生是最重要的媒介和导师。”一次岳麓书院的会议,本来邀请钱逊,但是他推荐刘巍去,而在那场会议上,刘巍发表了他有生以来第一篇论文。

 

刘巍毕业后,也与钱逊保持交流,一次将自己的文章拿与老师讨论,没想到,钱老却放在心上,主动把文章推荐到台湾地区的一次钱穆先生国际学术讨论会。

 

“这就有了我头一次去台湾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头一次去钱穆故居素书楼的经历。”回忆往昔,刘巍充满感慨,“我研究钱穆与钱逊先生分不开。”

 

晚年推广国学,著书普及

 

1999年,钱逊从清华退休,离开思想文化研究所后,他开始同父亲一样致力于推广国学,于《论语》用力最勤。

 

韩星在一次国学推广活动上与钱逊结识,后常有交流,最近两年见得次数尤为频繁,今年4月份,两人还在北京敬德书院一起参加座谈会。

 

“当时看着他身体还挺好,心态也很好,所以听到他去世觉得有点突然。”韩星说,在十几年的相处中,他深感钱老在做人上谦虚,修养高,学术上,研究深入认真。

 

“钱老后半生致力于推广论语,希望传递论语中的温良恭俭让的思想,让人们从论语中学习如何做人。”他告诉澎湃新闻,如今,社会存在一些戾气颇重的现象,吵架出口成“脏”,一定程度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为此,韩星看到,晚年的钱老常会现身各种讲座和活动,无论劳累,给人们细细讲授论语中的思想和观念。

 

此外,钱逊还作书,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解读论语。“他写了一些关于指导中小学读论语方面的文章。”李春平说,“他写得特别到位,从字、标点符号说起,讲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非常平实,通俗易懂。”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