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亮】中国人,当有自己的“父亲节”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9-06-16 23:15:08
标签:父亲节

中国人,当有自己的“父亲节”

作者:欧阳亮(国防大学大校)

来源:“雪峰文艺”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五月十四日甲申

          耶稣2019年6月16日

 

过节事小,气节事大,不可不察也!

 

与母亲节一样,世界上第一个父亲节,同样起源于美国。它是由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的布鲁斯•多德夫人,于1910年倡导设立的。多德夫人的母亲因难产而死,抛下她们姐弟六人由父亲威廉•斯马特独自抚养成人。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多德夫人以女性独有的细心特质,深深体会父亲的不易。当他们各自成家立业,希望父亲能够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积劳成疾,于1909年辞世。

 

当时,由安娜•贾维斯倡导的母亲节,正在美国各地悄然兴起。多德夫人在参加完母亲节的感恩礼拜后,不由想起自己劳苦一生的父亲,他所付出的爱和艰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由是萌生设立一个父亲节,以纪念天下所有伟大的父亲。

 

在教会的支持下,多德夫人分别给斯波坎市市长和华盛顿州州长写信,希望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她的努力得到政府的赞成,于是在1910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在当地举行了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此后,逐步在美国各地流行开来。但是直到1972年,时任总统尼克松才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成为美国永久性的纪念日。

 

由此可见,在美国本土,这个节日从民间最初发起,到总统签署正式法令,历时60余年。然而中美建交不到50年时间,却在我们这里落地生根。说是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也好,说是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也罢,都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自己的父亲节。

 

早在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在即,包括梅兰芳等在内的上海各界名流,联名投书报刊、建议政府,希望将8月8日定为全国性的父亲节。他们在《申报》刊文:中国八年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离不开父亲平日的教养和激励,所以父亲对于抗战胜利的影响同样伟大。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发起创建了母亲节,我们也效法先例,为纪念这场战争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设立父亲节,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之所以选定8月8日,因“父”字与“八八”形似,且“八八”与“爸爸”谐音。故而号召广大民众,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至于节日的纪念仪式,则以佩戴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父亲健在者佩一红花,逝世者改佩白花,以体现“承欢尽礼,丹红之爱日长辉;失怙与悲,清白之家风宛在”之意。

 

应该说,这个建议初衷甚好,理由充分,设计很有特点,仪式简便易行,对于抚慰战争创伤,凝聚民心士气,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因而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并获得国民政府的批准。但随着国民政府的土崩瓦解,目前这一节日,仅限于台湾地区流行。

 

 

 

改革开放以来,西风东渐,国门洞开,各种洋节风靡一时,纷至沓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中华节日体系,2010年7月2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提出“政府主导、民间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系列措施,加大对传统节日的推广力度。包括发展节日文化和旅游产业,研发、营销节庆产品,加强宣传教育,创作相关文艺作品等,以此凝聚中国心,锻铸中国魂。

 

然而文件明确提到的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7个节日,对于母亲节、父亲节等现代意义的节日,似乎并不包含在“我们的节日”之中。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现代节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呢?这是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指责民众崇洋媚外,而又不加以引导。借助外来节日的形式,根植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应该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先生等有识之士,为此不遗余力,做了大量推广普及的工作。他们建议把教子成才的孟母作为天下母亲的楷模,把农历四月初二孟子的生日,定为中华母亲节,就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李先生主张把父亲节与重阳敬老节合在一起,则有些固步自封,难圆其说。其推而不广、影响不彰,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原本是登高赏秋、思亲祭祖,因其寓含“久久”长寿之意,才于1989年确立为我们中国的敬老节,从而赋予“敬老孝亲”新的时代内涵。其实多数民众并不知道,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老人节,是在我们的国庆节10月1日;而美国除母亲节和父亲节之外,每年9月劳动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他们的祖父祖母节。

 

节日的确立,应凝聚社会广泛的共识。我们不能对外来文化来者不拒,也不能固守传统一成不变。美国人没有那么多的历史包袱和文化束缚,普通民众写封信,就能设立全国的节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既然能够接受一个“久久”长寿的敬老节,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一个与“爸爸”谐音的父亲节呢?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1993年8月4日,台湾地区曾发行一套四枚“父亲节”的亲子邮票,以剪影和剪纸艺术的形式,描绘不同年龄段、自幼渐长的父子亲情。1999年8月8日,又专门发行一套两枚纪念父亲节的亲子邮票,其中父亲扶着自行车后座,教孩子骑车的温馨画面,曾勾起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而中国邮政继2013年5月发行一套“感恩母亲”的邮票之后,2015年6月13日,再次发行一枚“感恩父亲”的特种邮票,这次同样使用刮擦工艺,刮开邮票内粉色气球的覆盖层,可显示感恩父亲的祝福语。邮票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尽管其作用与影响日渐式微,但一再为这些未获“认证”的外来节日背书。单就坚守传统文化而言,中国邮政与“台湾邮政”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坚持过自己的节日,既是一种文化认同,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一种文化自信。两岸的统一融合,不如从“八八”父亲节开始。毕竟两岸一家亲,兄弟阋墙而骨肉相连,过个共同的父亲节,总比东施效颦,过别人的节日要强得多!

 

2019年6月15日于慎染斋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