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陈凯歌把《赵氏孤儿》拍成了一部闹剧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0-12-17 08:00:00
标签:

    《赵氏孤儿》在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地位,不用我来赘述。有人把它称作中国的《哈姆雷特》,王国维认为此剧“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说的都是它作为经典的价值。我一直觉得,把它改编成电影,也会极富现代性和震憾力。但我看了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后,非常失望。如果允许我下一个结论,我想说:陈凯歌因为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使他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完全破坏了这个悲剧;或者说,陈凯歌就没有读懂过这个悲剧。

    《赵氏孤儿》是一部元代杂剧,故事取自《史记》。它源于一个巨大的不幸。晋国文臣赵盾因与大将屠岸贾有隙,满门三百口亲丁净被屠岸贾冤杀,只留下一个孤儿。这个孤儿,成为这个家族讨回正义的唯一寄托,也像是正义留在世间的一个火种。于是,谁抱起这个婴儿,原本的生活就会被彻底毁坏,不自觉地卷入到这场正义之战中。从门客兼医人程婴,到守门大将韩厥、好友公孙杵臼无一例外。这些人与屠岸贾过去并无冤仇,或为承诺,或因义愤,或重友情,都义无反顾地投到了这场拯救孤儿的行动中。可以说,每当有一个人慷慨赴死,正义在世间就多了一份存在的希望。生命的激情与悲壮,一轮轮鲜血和勇气的较量,体现的正是人在与命运抗争中,精神和信念所爆发出的巨大力量。

    然而在电影中,陈凯歌却对杂剧中的经典之处,都作了删除和弱化处理。程婴的主动献子,是杂剧对《史记》的重要改动。血缘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人人皆知“虎毒不食子”的常理,程婴献子正是对这一观念的超越。当有一个巨大的不义存在,当有更多的婴儿等待拯救、更大的正义等待实现时,人是可以作出这种超越人性的选择的。惊惧、恐怖一直是悲剧塑造崇高的最高效果,程婴违背人性的选择,正是这部悲剧的关键所在。而在电影中,程婴献子却变成了一种阴差阳错的无奈,这种处理看似人性化,等于取消了这个悲剧的核心。

    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典型的类型剧,前半段它只有一个循环的戏剧动作:自杀。从公主自杀、韩厥自杀、到公孙杵臼自杀。赵氏孤儿既是正义的符号,也像死亡的接力棒。每个与婴儿相关的人,都通过自杀完成了对婴儿的拯救和自我形象的确立。程婴不仅献出了自己的孩子,他的忍辱偷生也是一种变相自杀。这死亡的一次次叠加,让这个悲剧的氛围异常恐怖。这种情境纯粹化的手法,在中国古典戏剧中并不常见,这也是它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赵氏孤儿》用几张义士不同的面孔,共同塑造了一个饱满的义士形象。然而陈凯歌却轻易地取消了韩厥的自杀,让他像幽灵般活着;公孙杵臼也被改成他杀。这些做法不仅破坏了原先精致的戏剧结构,也使得这组义士的群像变得苍白而干瘪。

    陈凯歌最荒唐的改动,是略掉了程婴与公孙策划献子拯救全国婴儿的计谋。无论《史记》还是杂剧中,这个桥段都特别感人,“争死”与“死易立孤难”的故事,成为古人传诵的典故。也因为这个计谋,使程婴背负了出卖公孙的骂名,不得不被屠岸贾收为门下,忍辱偷生20年,孤儿也因此成为仇人的义子。可以说,这是引出下半部故事的一个重要戏剧动力。去掉了这个环节,程婴主动投靠屠岸贾就变得让人无法理解。杂剧中细心地把《史记》中的复仇时间向后延迟了5年,是为了表明复仇是孤儿成年后的自主选择,并非受他人鼓惑。然而陈凯歌却改回到15岁,于是我们看到的结局,成为一个孩子无法控制自己情感的复仇闹剧。前面所有累加的悲剧力量,到结尾时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陈凯歌之所以对《赵氏孤儿》作出种种误读,是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复仇与正义的关系认知模糊。儒家一直强调在法律失范的情况下,复仇是具有正义性的。孟子说“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论及君臣孟子也是这个看法:“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春秋公羊》与孟子看法类似,认为君臣以“义合”,父子是“天属”,如果父亲无罪被杀,“义”就不存在了,连对君主都可复仇,何况对他人?而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意思是志士仁人,没有为求生命安全而愿妨害仁道的,只有宁愿杀身来完成仁道的。《赵氏孤儿》几位义士的行为,无疑是对孔子这句话最贴切的注释。

    孔子思想中,“直道”是一个重要概念,所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人之生也直”,直道就是人的真性情,内不自欺外不欺人,是一种率性之道。在儒家看来,“为父复仇”的直道源于自然赋予的亲情,基于天道而来,是一种伦理正义。儒家认为伦理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基础,如果社会不把人伦之义作为基础,亲情都不受尊重时,法律的严明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当社会和法律无法对罪犯实施惩罚时,儒家把个人的复仇,也看作是彰显正义与天道的一种合理手段,所谓“善恶有报,不是不报”。复仇看似残酷,却是寻求人间正义和彰显天道正义的一种人性行为。《赵氏孤儿》的几位义士,在婴儿无法主宰自己命运时,保留复仇的火种其实是在替天行道,因为血亲复仇是合理的。如果把“三百口亲丁”灭门,视为一个巨大的不义,也就自然理解了那些义士超越人性和死亡的各种选择,是“替天行道”的巨大情怀,促动他们完成了各自的行动。所以《赵氏孤儿》表面看是一部复仇之戏,其实表现的是正义实施的理性庄严。正义终将伸张,是它的真正主题。

    改编古代经典,至少应对经典中奉行的价值核心有基本的理解和认同,否则你可以去选择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按照现代价值随意篡改经典中的核心观点,这种改编等于在制造文化笑话。当我看到片尾葛优扮演的程婴,白色长衫上洇着鲜血,在大街上摇摇晃晃向前走,15岁的赵孤手足无措地跟在后面时,我知道,陈凯歌已成功地把《赵氏孤儿》拍成了一部闹剧。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