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仪明】张栻应该排在朱熹之前,从这三方面看出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2-21 17:35:23
标签:张栻

张栻应该排在朱熹之前,从这三方面看出

演讲者:徐仪明

受访者:凤凰网国学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一月十五日丁亥

          耶稣2018年12月21日

 

【导语】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018年12月16日上午,“张栻诞辰88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举办,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张栻的学术思想及影响展开研讨。

 

张栻(1133-1180)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与当时著名思想家朱熹、吕祖谦讲学为友,史称“东南三贤”。他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南宋乾道元年(1165)开始主教岳麓、城南二大书院,达八年之久。南宋乾道三年(1167),37岁的朱熹与34岁的张栻相会岳麓书院,两位大V同台论道两月有余,吸引四方士子围观,“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留下了史称“朱张会讲”的千古佳话。

 

800多年后,我们为何要纪念张栻?他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800多年前的这场“朱张会讲”,在当代又有何现实意义?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凤凰网国学频道在会议期间独家专访了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徐仪明先生。

 

 

 

徐仪明教授接受凤凰网国学频道独家专访(黄沅玲/摄)

 

以下是采访实录:

 

凤凰网国学频道:张栻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主教岳麓书院八年之久,研究理学、著书立说,推动湖湘文化的发展,在岳麓书院的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您认为张栻最突出的贡献何在?

 

徐仪明:张栻最突出的贡献,当然是为当时号称“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制订了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并主持岳麓书院的教事,为培养出“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的济世人才殚精竭虑,耗费了不少心血。他在《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中说:“惟民之生,厥有常性,而不能以自达,故有赖于圣贤者出而开之。是以二帝三王之政,莫不以教学为先务。”强调了教学在书院诸般活动中是第一位的要务。他不同意仅仅为了学习言语文辞而办学的观点,更反对以获取功名利禄为目的办学方向。提出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宗旨与辨理欲、明义利、体察求仁等理学观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济世救民、胸怀大志、德才兼备的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张栻(资料图)

 

凤凰网国学频道:张栻与朱熹在851年前的那场“朱张会讲”,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具有划时代意义。您认为“朱张会讲”在当代有何现实意义?

 

徐仪明:“朱张会讲”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作为教育家的张栻,主教岳麓、城南两大书院达八年之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两大书院特别是岳麓书院成为当时的人文荟萃之地,吸引了理学家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崇安来到长沙,与张栻讲学论道两月有余,留下了千古佳话——“朱张会讲”,开创了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张栻和朱熹二先生被后世之人奉为岳麓书院百世之师。“朱张会讲”确立了岳麓书院的学统,推动了湖湘学派和湖湘文化的发展,尤其表现在注重经世致用和爱国主义传统等方面,对于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影响。

 

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指出:“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仍然是岳麓书院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岳麓书院将自觉地继承张栻‘传道而济斯民’的教育理念,承担起国学研究、教育、传播的重任。”的确如此,对于我们今天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诸方面,无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朱张会讲(资料图)

 

凤凰网国学频道:有学者提出,严格意义上讲,“朱张会讲”应该是“张朱会讲”。对此,您怎么看?

 

徐仪明: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归纳而言,今天大家都说“朱张会讲”,历史上也习惯说“朱张会讲”。但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张朱会讲”,要把张栻放在朱熹的前面,因为朱熹是向张栻请教学习的。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接受了张栻诸如先察识后涵养、心为已发和性为未发的观点,显示出张栻处于执教地位之上。

 

宋元时期,大多数儒者都将张栻排在朱熹之前,像真德秀、虞展、吴澄等人皆言“张朱之学”而不说“朱张之学”。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朱熹之学成为官学,从区域性文化象征上升为国家文化的象征,才开始称之为“朱张之学”和“朱张会讲”。但是,从岳麓书院的历史发展,从湖湘学派和湖湘文化的发展,甚至从理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都应该称之为“张朱之学”和“张朱会讲”。

 

凤凰网国学频道:您认为张栻在理学史上的贡献是什么?其对湖湘学派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徐仪明:张栻在理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继承了二程理本论思想,提出了天、性、心三者,名异实同,皆同体于天。并认为心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与“理”的地位相同。张栻从二程格物致知说出发,提出了“穷理在于居敬,居敬在于存心”的观点。他把认识论归止于心本体,归结到在心上诚敬存养的理论。提出:“心也者,万事之宗也。”认为一切从心上做,便可以“久久自觉深长而无穷也”。即以本心为基础,从心上体验天理,排除了格物穷理的必要性。这些观点显示了张栻虽然学承二程,但又有别与二程和朱熹,也与陆九渊的心学有所区别,形成了自成一体学术派别。这就是张栻在理学史上的突出贡献。

 

 

 

二程(资料图)

 

张栻在湖湘学派的突出贡献,就在于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历史作用。北宋时期,道州人周敦颐以理学开山之名而激励了湖湘学人投身学术事业,至南宋胡安国、胡宏父子在长沙等地讲学和著述,使得湖湘学派初创。而到了张栻,因其主管岳麓书院卓有成效,使得从学者达数千人,奠定了湖湘学派的规模,并成为一代学宗,而为后人所敬仰。逮至明清两代,王夫之、邓显鹤和曾国藩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湖湘学派的思想理论与学术队伍。而张栻特别显示了湖湘学派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人格魅力的完善、精神境界的升华,这些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张栻对湖湘学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徐仪明教授简介】

 

徐仪明,1952年生于河南开封。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委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新儒医专委会会长。著有《性理与岐黄》、《易学心理学》、《外丹》、《抱朴子与中国文化》、《王夫之的自然世界》等多部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