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海燕】明代理学心学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1-07 22:44:31
标签:


明代理学心学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作者:衷海燕(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教授)

来源:《人文岭南》第86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九廿三日丙申

          耶稣2018年10月31日

 

南学发展进程和理学、心学整体发展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从理学、心学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窥见南学的学术文明特质和优势。

 

形成岭南文化特质

 

从继承传统的角度来看,理学、心学的发展,正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经学的基础上。儒学理论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对孔孟理论成果的理解。在阅读先贤理论的同时,士人也继承了儒学传统的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在南学的发展进程中,也是如此。陈钦、士燮对儒学思想的传承、对学术的捍卫,就是后来岭南人朴素实干、追求实际的求实精神的源流;牟子、杨孚、葛洪对于传统思想的创新,给岭南人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惠能、张九龄、余靖等人更是不断给这些精神增添内涵,并最终得以在明代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独特文化特质。

 

从具体的发展进程来看,理学、心学的发展,在明代达到了巅峰,在质和量上都取得了突破,并且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从质上来看,南学相继出现白沙学派、甘泉学派、岭南王门心学这三支颇具影响力且相互影响融汇的学术团体。白沙学派曾被黄宗羲评价为“独门开户,超然不凡”。白沙学派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开创并引领了岭南独有的学术风潮。创立白沙学派的陈献章的心学,既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对传统朱子理学的突破和发展,也是对当时整个学术圈思维方式的突破及发展。这也是明清之际岭南学术领域大发展的源流。而湛若水、王阳明的心学,既相互争辩,又相互融汇,给南学带来无限生机活力。甘泉学派结合程朱理学中的天理和事理合一的观点,充实和发展了心学的修养方法。该学派对陈献章心学进行修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岭南学派的心学。以王阳明弟子方献夫、薛侃为代表的岭南王门心学,以石泉书院作为基地,在岭南生根发芽,并且同白沙、甘泉心学相互交融贯通,使得岭南地区出现王学特殊的发展轨迹。

 

明代珠江学术的崛起和崭露头角让整个学术圈开始重视岭南,南学在这一时期开始抬头,并且发展成为区别于中原思想文化的独特学术文明。从量上来看,自明代开始,广东文化思想开始为全国所熟知,粤派学术大放光彩,独开门户。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薛侃等学者闻名遐迩。明代岭南诗人辈出,诗作繁多,经久不衰,岭南三大家、南园五先生更是在创作上引领风潮。明代以后,岭南画家也开始闻名中原,于清代更是诞生了著名的岭南画派。岭南书法碑帖也独有特色,遗留甚多。总的来看,南学有自身的文化体系、文化基地、文化风格和文化影响,既有明显的传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本地土壤而生,又随时代气候而变,为整个中华文明增添了新的气质和内涵。

 

发挥承前启后作用

 

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岭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在明代形成,并贯穿于此后的三四百年间。学术上,在明代形成并实现理论化的南派理学、心学,在清代发展成为独特的朴学文化。清代,惠士奇、全祖望、翁方纲、钱大昕、阮元、陈澧、朱次琦等学者不断推动朴学发展,并最终形成以道德修养为本、以关注国运与民生为使命的东塾学派和九江学派。思想上,明代,广东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区之一,与海洋的关系密切。在明代,西方思想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广东也成为最早受到西方思想冲击的地区之一,由此形成了“重海”的特质。一方面,这种特质让岭南自明代以后社会多姿多彩,不同文化、理念在这里得到碰撞。这既是反清志士以广州作为革命策源地的关键,也是党和国家最先选择广东作为改革开放试点的关键。另一方面,海洋性深入岭南人的灵魂,让从广东迁出的华人遍布世界各地。

 

明代岭南经济、文化发达,其独有的社会特色被灌注于每一个岭南人的身上。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常年旅居海外的岭南人,依旧改变不了身上的岭南习气,这就是“重粤”的社会精神特质。

 

可以看到,千年南学源远流长、繁花锦簇。千年传承的精神与思想正成为现今岭南人的财富。明代理学、心学在千年南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又为后世的岭南人树立起务实、开放、包容、创新等伟大精神的丰碑。

 

岭南理学、心学与学术文明的发展过程,反映出千年南学源远流长、厚积薄发的历史底蕴,也为岭南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