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羡鸳鸯也羡仙——闲话七夕节
作者:郑艳(山东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七月初七日辛巳
耶稣2018年8月17日
月曼清游图册(乞巧·局部)陈枚/绘
新镌仙媛纪事(织女)黄玉林/作
孟秋时节,正是兰花清逸的时候,因此旧时农历七月又称“兰月”,人多望星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节或作乞巧节,也被唤作“兰夜”,虽然少了诸如“乞巧”这种民俗活动的具象感,更没有附加上“情人节”这样商业宣传的噱头感,但却多了些原初的时间感和变迁的包容感。
遥望牵牛织女星
说起七夕,最容易想到的必是那个伟大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古往今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懵懂初开的时候听过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甚至会在某一年的兰夜仰望星空,寻觅银河两岸的两颗明星:“牛郎星”,即“天鹰座α”,又名“河鼓二”,是天鹰座三颗星中最明亮的恒星;织女星,即“天琴座α”,又名“织女一”,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周围还有由四颗恒星组成的“织女二”、由两颗恒星组成的“织女三”。牛郎星、织女星位于一个被称作夏季大三角的星群之中,由于附近鲜有亮星,所以在北方的夜空中十分突出。
牛郎与织女的名字,《诗经·小雅》便已有记载,只是那时候的牛郎星还被称作“牵牛”星:“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汉”即银河,而织女、牵牛是星名,大概意思就是: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运转忙,终归不能织成美丽的布匹,而那颗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真拉车。可见约在西周时代,民间就有与牵牛、织女相关的故事流传了,只是此时尚没有牵牛、织女和七夕关联的线索。
民俗学家考证古时岁时文献得出牵牛织女星与七夕的关联约由《大戴礼记·夏小正》始,其中提到:“(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意思是说,在七月的黄昏,看到织女三星中由两颗小星形成的开口朝向东方,而在这个方向正是那颗牵牛星。《史记·索隐》引《尔雅》说:“河鼓谓之牵牛”,牵牛为八月之星,被作为祭献的标志。七月,织女星升上天顶之时,牵牛星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随后织女星向西倾斜,牵牛星后来居上,升到最高点,由此进入仲秋八月。而在初秋夜晚,银河正好转到正南北的方向,牵牛星和织女星则正好一东一西,分处银河两岸,遥遥相望。大概缘于此,民间也就有了牵牛星与织女星更为详细的故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始终如一的互相守护最终换来了一年一度喜鹊搭桥相见的机会,而这一年一次的时间就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便是那个伟大又凄美的爱情故事。
然而,科学是幻想的净化器,总是能适时地告知不可能性。经天文学家测算,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远,有16.4光年。这段距离,如果打个电话也要十几年以后才能接到。如果以一只喜鹊平均体长45厘米来计算的话,需要大约三十四亿亿只喜鹊头尾相连。遗憾的是,据说地球上的喜鹊最多只有五千七百万只。
这是一个迷信数据的时代,很多事情都被加注了砝码。只不过,爱情终究是带着不可言说的无规则、无条件之事,两情相悦与相互守望仍是七夕的主题之一。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爱情面临着比传统社会更大的挑战,诸如牛郎织女这样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数据无法真正透析的领域,或许爱情便是其中一个。
年年乞与人间巧
星空之上,演绎着爱情的戏码;星空之下,汇聚着望月的祈盼。除却在历史变迁中发现爱情这件玄妙的事情之外,七夕节最为人所惦念的还有“乞巧”这件同样也带有玄妙意味的事情了。
穿针引线,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晋人葛洪《西京杂记》中便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这也是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所穿的针,一般是七根,俗称“七孔针”,所用的线一般是五色缕,即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根线,谁穿得又准又快就为“得巧”。
喜蛛应巧,是南北朝时见于文字记载的乞巧方式,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是一种小蜘蛛,常见于夏秋之际。七月七日这天,人们把一些瓜果放在果盆上,“穿针乞巧”以后,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是占验是否得巧。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验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朝视网之稀密,宋朝视网之圆正,后世则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是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明清两代十分盛行。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即将针放入水中,观察其所呈现的物影来乞巧。
祭拜织女或“巧娘娘”,是民间神灵祭祀的表达方式,祭拜者多为少女和少妇。各地祭拜方式不尽相同,或望星而拜,或拜画像、偶像,少女们大都希望长得漂亮、心灵手巧或是嫁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则多是希望早生贵子等。
乞巧,还有专门的应景食物,称为“乞巧果子”,简称“巧果”。宋朝时,街市上已有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乞巧是传统七夕的重要内容,强调的是人们(尤其是女性)对于心灵手巧的期待,在某些地区甚至具有女性成年礼的意涵。有人认其为男耕女织的时代产物,于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相去甚远,无须继续关照。事实上,放下大行其道的“匠人精神”不提,单单只对于表达愿景这样一个单纯的行为而言,乞的是啥巧古时也并没有统一固定的内容。在一个织布机都难见的时代,谁又会在兰夜之下许上个织出匹布的愿望呢?无非是在一年一度的生日蜡烛之外,又给了很多人(当然还是女性)默语念想的时机而已,也就应了那句时俗的话:生活需要点儿仪式感。
他山之石不是玉
如今的七夕,人们很少再了解所谓的“兰夜”“巧夕”这样的称谓,倒是有了更为符合时代潮流的称谓——“中国情人节”。
民俗学者多不愿给七夕贴上如是标签,认其是传统的“颠覆”。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Valentine’s Day”以“情人节”的名称及玫瑰、巧克力等文化符号进入中国,进而激发了具有文化安全意识的国人,开始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因素,于是诸如元宵节、七夕节这样带有爱情要素的传统节日被发现和发掘。与此同时,从西方情人节中获益的商家在农历七月七日之际推出相应商品,媒体推波助澜并组织以爱情为主题的大型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的正当性。
爱情,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人们共有的情感。传统的保守观念让古代中国人的爱情几乎都隐于暗处,而七夕节被重置为“情人节”则为当代中国人坦率地表达爱情提供了时间和仪式感,这是民众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所致,无可厚非。但是,传承两千年之久的传统七夕节中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及其内涵逐渐被遮蔽也是事实。于此,民俗学界仍有争论,并怀揣着最美好的愿望期待着当下的七夕只是节日流变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而已。
有些传统,在人们的生活里还能瞥见踪迹,能够凭着底蕴与精神代代相传;而有些传统,大抵会盖上历史的封印,可这些也依然是想要追忆过去的人们的一种资源,因相通的血脉引起共鸣。
星汉灿然,以一年一面坚守爱情的牛郎织女成为一个节日发展与传承的文化内核,这也许算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无论真实情况到底怎样以及将来会怎样,他们与七夕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缘分或许不仅仅是星辰与故事那么简单。同时,也希望包括七夕在内的传统节日也不仅仅只是星辰、吃食与故事那么简单。
责任编辑:姚远
【下一篇】中华慈孝文化节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