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传统文化教育不等同于道德教育,更不应违背教育规律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8-16 21:41:39
标签:

 

 

传统文化教育不等同于道德教育,更不应违背教育规律

作者:徐勇 

来源:敦和基金会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七月初六庚辰

          耶稣2018年8月16日

 

敦和基金会编者按:8月2日,由敦和基金会和书院中国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举办“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专场雅集,邀请行业专家、从业者、媒体参与研讨,本文即根据徐勇教授的发言整理。


徐勇,笔名徐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全部教育教学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为何教学、教学什么以及怎样教学三个方面。主持人让我就当下传统文化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意见,我认为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不应该盲目复古。

 

首先,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民族面对外来的挑战时,其独创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它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是一个民族和另外一个民族不一样的东西。“传统”不是一个跟“现代”相对立的概念,不等于古代,它强调的是传承,可以理解为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美国学者希尔斯认为,任何一个传统的形成,都要经过三代人、经过两次传承。所以,传统的对立物不是现在,而是时尚,是那种昙花一现的东西。可见,传统文化就是从过去一直延传到现在的、表现我们民族自我和特色的那些东西。


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淘汰和过滤,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筛选,活在我们当下的传统文化,就是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而那些没有能活到现今、只能作为凭吊、欣赏或研究的对象,则往往是不能与时俱进的“糟粕”。既然已经死去,说明这些东西缺乏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只能和某个特定的时代相适应。现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之下,花大力气去复活这些早已死去的东西,就是复古的表现,既毫无必要,又会浪费有限的资源。

 

传统文化的内容划分。

 

都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对于传统文化会有不同的分划。根据标准要前后一致和首尾一贯、要能接纳所有的内容、方便记忆和容易理解以及可以操作的分类原则,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我们将传统文化分为经典、常识和技艺三大类。

 

经典是以学术著作的形式表现的传统文化最精要的内容;常识小到一个概念,大到一种制度,比如为什么我们叫中国,为什么叫炎黄子孙,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什么,科举制度是怎样的等;还有一个是技能技艺,比如书法、剪纸、围棋等等,这些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力。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什么?

 

现在有很多人将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归结为道德建设,将它与道德教育相等同,有人甚至干脆称之为“国学育德工程”。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世道人心的改善,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进而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归结为道德建设一个方面,是现今很多倡导和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人们的主要目的和用心。这种把传统文化教育变成又一门德育课的做法,不仅过于狭隘,而且流于表浅。

 

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在经典具有绝对崇高地位的传统社会,还是经典不再具有神圣性的现代社会,历史的结论都告诉我们,单纯地读经既不能提高国民素质,挽救世道人心,也不能疗治一个社会的乱象,更不能挽救一个王朝的覆亡。希图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达致这样的目的,不过是一些人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是一种虚妄的想法。除了给传统文化教育的反对者留下口实、提供批判的标靶之外,没有更多积极的意义。

 

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何在呢?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综合素养为宗旨、以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所谓的文化自信,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知晓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的特殊形态和独特价值,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具有在不同文化面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担当。

 

在文化自信和自尊的同时,还要有一种文化理解和宽容。既然文化本质上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是一个民族和另外一个民族不一样的东西,那么,所有的文化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只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表达,才能实现我们民盟老主席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种种选择的依据,而且是对我们身份进行确证的依据。通俗地说,只有我们的传统文化,才有可能解决“我是谁”的身份认同问题,解决我们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有可能了解我们身上的文化基因,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传统文化教育怎么开展?

 

“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国学教育”,它是一个偏正词组——前面是偏后面是正,或者说,“传统文化”和“国学”都是用来修饰“教育”的,进一步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国学教育”本质上是一项教育活动。既然是一项教育活动,那就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教育的原则、教育的逻辑做事。但当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非教育化,也就是不遵从教育的基本逻辑,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比如,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从童年开始,就读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四书》《五经》。自己研究《周易》,就让孩子读《周易》,自己研究《尚书》,就让孩子也读《尚书》,自己认为《论语》重要,就让幼儿园甚至襁褓中的孩子也学《论语》。如同一些批评者所说,自己认为牛排有营养,就让刚出生的婴儿也吃牛排。


 

 

非教育化的做法之所以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大行其道,是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特殊,可以不按照教育的规律、原则和逻辑办事,是一些人把教育的关键期绝对化、把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绝对化、把背诵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绝对化所致。

 

非教育化的做法从理论上说,违背了循序渐进这一教育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优秀传统,历代教育家把这个传统的意蕴和意义诠释得透亮,孔子强调“无欲速”,认为“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的盈科而进,《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都是强调读书要由易到难,学习要遵循既有的序列,不能越级而进,不要急于求成。正是依据这一原则,即便是在全社会都要读经的古代社会,明智通达的人们也没有让孩子一开始就读经。学生的学习,分为蒙馆和经馆两个不同的时期。学习的内容,更是众人皆知的蒙馆读蒙书,经馆学习经书;从事启蒙教育的老师被称为蒙师,教授儒家经典的老师则被称之为经师。可见,古人把启蒙教育和读经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要过早读经。

 

从实践上说,非教育化的做法造成了儿童对经典的畏惧和远离。单纯地让儿童死记硬背,全然忽视理解,又不提供合适的背诵材料,严重地败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一个孩子今天可以在家长的要求下背诵诘屈聱牙的《四书》,明天可以在教师的督促下背诵晦涩难懂的《五经》,但孩子毕竟不是机器,不能长时间、持续地背诵自己不理解又不感兴趣的经典。过早地读经,单纯地背诵,不仅会导致当下没有把经典学好,只是鹦鹉学舌,没有入脑入心,而且更可怕的是,会造成学生对经典的恐惧和误会,在他们今后需要经典的时候,在他们能够理解经典的时候,也依然保持对经典的畏惧和距离,不到经典中去寻求启发和智慧。

 

 

雅集现场

 

新一轮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持续了20多年了。参与的人数既众,持续的时间又长,也就难免鱼龙混杂,乱象丛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给当下的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了极大的隐患。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时间的淘汰,实践的磨洗,让一些信从者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在残酷的事实面前认清教育的规律的不可背离,从而心存敬畏,尽管头破血流的代价委实太大了一些;另一方面,需要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人们,不仅要俯身做事,而且要“仰望星空”,对当下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不轻信,不盲从,而要把它放在理性的天平上仔细称量,既看它理论上是否违背常识,能否做到逻辑自洽,也要看它的实践效果。这样才能一定程度地避免灾难的发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走上健康、持久、有效发展的轨道。

 

附录:


关于“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

 

“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由敦和基金会与书院中国基金会共同发起,以包含书院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推广机构中的优秀项目为资助对象,以资金资助为主,辅以品牌传播、专家智力对接、运营管理能力提升等系列帮扶活动。最终有10个左右的项目分别获得2万元、5万元、8万元不同额度的资助。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