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明著《仁义之间》出版暨自序

栏目:
发布时间:2017-12-20 21:33:16
标签:


陈少明著《仁义之间》出版暨自序

 

    

 

书名:《仁义之间》

作者:陈少明

出版社:孔学堂书局

出版时间:2017-11-01

 

【内容简介】

 

本书以儒学为主题,主要包括以《论语》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对儒家哲学的重构、有关道德心理经验的探讨、对历史的哲学探讨四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出版有《〈齐物论〉及其影响》《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和《做中国哲学》等著作。

 

【《仁义之间》自序】

 

《仁义之间》是一篇论文的标题,把它当作本书的书名,是因为很少有比仁义这样的字眼,能够更确切地标示出儒家的基本价值,而本书正是关于儒家或儒学的书,将其冠为书名,可以名正言顺。

 

儒家与儒学两个名称,习惯上也常被替代使用,但并非所有情况下均能如此。例如,说研究儒家或者研究儒学,均无问题。但说做儒家便不一定是做儒学,而做儒学也未必就做儒家。在特定的语境中,两者应有分别,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多此一举。但对本人而言,这个区分不是多余的,它至少对本书主题的说明提供一种方便。我当然对伟大的儒家人物充满景仰,但是,如果我也声称自己是儒家的话,人们会把我的言行同其它文化或宗教立场进行对比。而说做儒学的话,则不妨碍我同时做其它学问,如做庄学甚至做西学。做儒家是立场,做儒学则是学业。我所从事的学科是中国哲学,它天然包含有儒学的内容。

 

当然,同样做儒学,古今也有所不同。循古可以有经学与学术史,趋新则有思想史及哲学。当今治儒学的局面是古今并举,知识、价值的讨论同行。在价值取向上,除了思想史取径中还有少部分人依然以反传统为立场外,大多数学者对之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而且,后者越来越有声势。我不讳言自己热爱中国文化特别是其中重要的思想传统如儒家或道家,但不是纯正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更不会觉得复古是对治各种现实问题的有效方策。对传统意义的评估要恰如其分,夸大其正面价值,与夸大其负面影响,表面上看是对立的现象,实则有共同的思想根源,就是给传统附加太多的责任。应该给传统尤其是儒学“减负”,才能让其意义得到恰当的呈现。

 

确切评估或运用儒家思想价值,知识性的探索依然是基本的途径。古学今学,均可竞争或合作。作者的兴趣在今学,包括思想史与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做儒家哲学,也有两种取向。一种是立足于儒学内部,选择或依托不同的时代或学派背景,如原儒,汉儒,宋儒或清儒,从文本出发,以经典为旨归,表达对儒学的某种理解或期待。不同的学者共享着明言或潜在的信念,这是在文化或思想的共同体内部才可能实现的情形。另一种是面对儒学外部的理论或思潮,即面对不预设儒家立场的读者甚至是儒家的思想竞争者。它也得从经典出发,否则无从表明其主张与儒学的相关性,但它以生活世界的经验为归宿,其主张需要诉诸更基本的理智思考。这当然也需要某些信念的预设,但这类预设与普遍生活经验越一致就越有效,且预设越少越理想。更多的信念不应只是预设,而是通过论证的观点。这样,“儒家哲学”中的“儒家”,就不是对哲学限制的条件,而是使哲学更丰富的资源。在这两种方案面前,我不排除前者,但更喜欢后者,它是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时移势迁,今日讲儒家哲学,完全没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但不意味着,反传统主义者已经没有问题。因为涉及到价值立场(特别是以宗教或意识形态为依托)之论争,依常规的观察,很少有一方被另一方说服的现象。但不能说这样的工作就没有意义,说服是靠说理进行的,说服改变对立的立场或主张固然是艰难的任务,不过,对于争论两端之外的旁观者而言,在没有太深成见的情况下,说理是否充分,是你能否打动他们的力量所在。而我们知道,旁观者永远多于表演者。有这样的信念者,可以不轻启论争,但需要重视论证,而哲学应当是对论证要求更自觉的学问。在此前出版的《做中国哲学》一书中,作者对方法论问题作过一些讨论。方法论与其说是做哲学的工具,不如说是某种哲学主张或形态的阐述,不是能够据以进行演算的规则。对问题的直接讨论本身更重要。本书是相关尝试的结果,它主要是作者近年来撰写的以儒学为主题的论文。

 

全书分为四个单元,并冠以相应的标题。

 

第一单元,以《论语》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由3篇围绕着经典研究的论文组成。其中,《〈论语〉“外传”》考察战国秦汉间孔门师弟相关传说的演变与思想背景,探讨其在《论语》经典化中的作用,并揭示相应的“文本—传述—解释”这一经典传播现象。《〈论语〉的历史世界》则通过“进入《论语》的历史”与“《论语》影响下的历史”的双层分析,论述这部经典在儒家经学与中国史学上的双重意义,为经典文化研究展示新的途径。《“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则从论说形式的表层形态入手,观察深层的思想文化经验。论文揭示,四篇从表达方式到观念主张区别很大的文本,经朱熹的诠释而集成理学的思想体系。它的原初观念主要属于伦理领域,随后的发展导向一种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的初步论辩,最后在对抗其它宗教价值体系的斗争中,编织成一套贯通天(宗教)人(伦理)的特殊论说系统。这一单元总体上属于经典思想史研究,但它突出其中“思想”的面向。

 

第二单元,对儒家哲学的重构。其中,《仁义之间》论证孟子的仁义说是具有内在关联的价值结构。在意识层面上,道德意义上的羞与恶两种感情,均与对无辜受难者的恻隐之心相关。前者因恻隐而反思悔过,后者则因恻隐而挺身制恶,共同构成儒家对待道德负面现象的完整态度。它也是研究儒家正义论的一条线索。《六经注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一文,从解经学的变迁分析这一命题出现的思想史背景,揭示它在陆九渊意义上是儒家经学解释意识成熟的标志,并由此导向对宋学内部心、理对立症结的理解。《“心外无物”:一个心学命题的扩展研究》,则通过对王阳明南镇观花公案的分析,把问题从存有论转向意义论,同时将其扩展至对包括心物、心身,以及意向性与文明传承等更广阔的思想图景的观察解释中。《亲人、熟人与生人——社会变迁图景中的儒家伦理》,是从人对人的眼光与态度出发,运用儒家传统的思想资源,重构一幅人伦关系,价值取向与社会组织结构相关联的图景。基本观点是,儒家伦理不但有需要,而且有潜力扩展其应对现代生活的原则。同时,这种扩展也包含着以自身的价值塑造现代生活的努力。这组论文风格不一,但问题与立场均来自儒学,而论述的方式及涵义的拓展,则超越传统。

 

第三单元,有关道德心理经验的探讨,包括《解惑》、《明耻》、《问乐》及《释忧》4篇论文。这类问题在传统的哲学史教科书那里,一般找不到位置,但它对理解儒家精神生活,把握其对人性的结构,生命的价值,修炼的工夫等问题的观点,非常重要。论文仿现象学手法,通过对相关意识经验的结构描述,或者展开对对象的谱系式分析,或者将表面类似而实则相异的概念区别开来。前者如羞、愧、耻、辱的关联分析,后者如对惑与疑或忧与怕的区分。从而厘定相关概念的经典论述所表达的准确意义。一方面,可以深入对内在心理经验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又扩展至对经典文化的特质的观察上来。这类现象多涉情感或者情绪,它不是伦理,但对伦理构成影响,是前伦理或者超伦理的。这项研究多少具有拓荒的意味,作者把这一论域当作为儒家哲学中有待进一步耕耘的园地。

 

第四单元,对历史的哲学探讨,包括关于历史的观念史分析与历史意识的现象学描述。前者如《儒家的历史形上观——以时、名、命为例》,它力图揭示这些儒家观念如何成为中国史学产生与发展的思想基础。这些观念是一般史学的概念预设,更是儒家历史文化的基本信念,也是理解传统人文精神的关键。后者有《从古雅到怀古》及《怀旧与怀古》两篇,着重从意识层次入手揭示历史意识形成的观念机制与结构,描述其在文化价值上的体现。这里的历史哲学不是某种历史发展公式,也非那种把史学设计成科学的方法论教条,而是对植根于人类意识深处的生命或时间意识的一种发掘。虽然它并非儒家所特有,但儒学恰好是历史指向的学问。

 

本书选编的时候,作者有意识排除自己在其它论域的文章,以便让它显现一个相对纯粹的儒学研究面貌。即便如此,那些对系统论著有期待的读者,至少在形式上还是会不满足。对此,我的解释是,在选择用不同的方式论述不同的问题时,我依然处在一种尝试状态中。一种更系统、更具融贯性的论述,应该在更成熟的准备之后。但是,如果不系统指的是没有提供一套形而上学的总体论说,则与本人对中国哲学包括儒家哲学的另一种想象有关。

 

哲学的基本想象,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是抽象,而对专家而言则是形而上学。对此,我的认识是:“形而上学或者说传统的形而上学,是思辨哲学的产物。但是形而上学的王国如果是实在的,它就需要不同层级的观念来支撑。而其中基础层次的观念,应当与不同类型的经验生活相关联,否则,这个观念的王国就是漂浮的冰川。因此,至少那些基础的观念必须在经验世界兑现其价值。一张许诺拥有无限价值的支票,只能放在上帝的口袋里。人间使用的支票,都是价值有限的。如果哲学一定要与形而上学挂上钩,那么,我们的目标是各种情景的形而上学。即器言道,不断揭示经验生活的意义所在。这些意义是具体的及多层次的,但不是分裂的,它们将在人生的具体实践中融贯起来。”(《兑换观念的支票》)这种意义,说到底就是通过观念的理解或解释,让自己甚至读者被打动,从而激发人们喜怒哀乐或惊奇着迷的思想力量。

 

我承认这种想法不一定是成熟的,但它表达我时下对问题的理解,把它说出来,就是中国哲学对诚的要求。

 

【《仁义之间》目录】

 

一、经典文化

 

《论语》外传——孔门师弟传说的思想史考察 

《论语》的历史世界 

“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

 

二、哲学问题

 

仁义之间 

六经注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 

心外无物:一个心学命题的扩展研究 

新人、熟人与生人——社会变迁图景中的儒家伦理

 

三、道德心理

 

解惑 

明耻 

问乐 

释忧

 

四、历史观念

 

儒家的历史形上观——以时、命、名为例 

古雅与怀古 

怀旧与怀古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