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家】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教育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7-05 16:08:17
标签:
郭齐家

作者简介:郭齐家,男,西元1938年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政学院教授。曾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会顾问。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家》《中国古代学校和书院》《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教育——文明薪火赖传承》等。


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教育

作者: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初七日戌子

           耶稣2017年6月3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教育是传承文化,使人民构筑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坚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中汲取营养。

 

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族群,作为其文化土壤或社会文化背景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认同”,一个是“伦理共识”。“文化认同”解决的是个体人所归属的民族文化的基本身份的自我定位,是精神信仰的归乡与故园。“伦理共识”是在民众中的一个隐形的,然而又有约束力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对待家庭与社会的方式以及终极信念的共同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个集中反映是中国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老子》《黄帝内经》等,正是这些经典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其中蕴含着宇宙哲理、人生理想、政治智慧、历史教训、审美情趣等,是人生教育学典籍,或者说是人生的课本、教材。中国文化经典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培养、教育、塑造学生的最权威的课本和教材,靠一代代人的传承、诵读、解释,并在传承解释中发展、创新。其中所讲的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友悌”“仁民爱物”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活生生地扎根在老百姓之中,继续为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复兴起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文化经典可以陶冶现代人的性情,治疗现代人的心理疾病,是“天子以至于庶人”真正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我们学习《论语》《老子》等文化经典,不仅仅是为了增长见闻,或者附庸风雅,而是为了安顿自己的身心,涵养自己的性情,接上民族的传统,使自己在天地之间可以站得稳、行得正,在纷纭的世事中找到一处心灵的乐土,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中追求真善美的互诠、圆融无碍的人生境界。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色,却也是教育本来就应该有的一个本色。然而现在的教育却失去了这一本色,不是在根上浇水施肥,而是在枝叶上浇水施肥。所谓“根”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点:人性、性情、生命。《说文解字》解释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传统教育有强烈的“引人向善”的功能,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落实到这上面,那就是回到了教育的本色。从这个角度看,回溯中国传统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根,传承中国文化命脉,形成“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从而走向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当下具有历史使命与时代意义的伟大课题,中国传统教育的智慧也必将在文化自信中熠熠生辉。

 

传承命脉与民族精神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该工程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民族精神不可能在引进中生成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引领。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及传统伦理道德,是沉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的传统教育在民族文化自身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传统优秀思想与文化的弘扬等方面的价值不能低估。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践行“文化自信”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抛弃体现本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

 

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架构和政治体制已经消失,但并不意味着与之相结合过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想与行为方式都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在今天,其中大量的教育思想仍然可以创造转化为中国当代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宝贵助缘,在“文化自信”中提供活水源头,我们既要能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遗产和卓越经验,不丧失国人赖以生存于世的基本民族精神,又能够慎思审问地学习国外的教育观念、政策等,做到“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

 

诗书礼乐与心性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是博雅教育,既包含今天的技术教育、知识教育,又包含艺术教育、身体教育与生命教育等德智体美诸方面,其核心是如何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尤其是道德的人。中国传统教育家很看重个体人的生存品位与品质,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优游、涵养、陶冶于礼乐教化之中,通过《诗》教、《书》教、礼教、乐教来培养社会精英,也通过他们影响、诱导、提升民间百姓生活的品位。这些是中国传统教育家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下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切入点。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朱自清先生说:“诗与文都出于口语,而且无论如何复杂,原都本于口语,所以都是一种语言。诗原是‘乐语’,古代诗和乐是分不开的,那是诗的生命在唱。”母语,对于我们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汉字本身承载了巨大的文化密码,一字一乾坤,一笔一画皆生命,也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基础之一。通过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引导学生感悟母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舍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心灵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

 

《礼记·文王世子》曰:“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在夏、商、西周三王时代规定必须用礼乐教育世子,乐用来进行内心精神方面的修养,礼用来进行外在行为方面的教育。礼乐涵养于内心而表现在外表,因而融合成快乐、恭敬、温文尔雅的风度。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规定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使本来具有一定强制规定性的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内在精神需要。

 

孔子说,一个人的修养应该从学“诗”开始,以激发情感和意志;进而学“礼”,以约束其言行;再学“乐”,以形成其性格,完善其品德。这就是他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对形成中国古代的“礼乐”教育传统和艺术、美育传统是有重大影响的。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南开中学创始人的张伯苓提倡人生教育和人格教育,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十字镜箴”。他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因此,他特地在南开中学校门入门处设立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教育家严范孙(严修)撰写的四十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张伯苓深谙传统教育的智慧,儒家教化不是所谓道德说教,而是春风化雨,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细节之中,从细微处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这不是一种外力强加的方式,而是真正自觉的自我教育。

 

中国传统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被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应强调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中国传统教育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21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论,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的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这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总之,中国传统教育在今天有重大的安身立命的意义,在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需重建真正具有内在约束力的信仰系统,即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系统。人性、心性、性情教育,文化理念与信仰的教育是根本的、长久的。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与温、良、恭、俭、让的品行来美政美俗、养心养性是历史上我国教育的传统,值得我们借鉴用于今天公民社会之公民道德的建设之中。这也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中国社会的需要。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