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
宋朝人玩的足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五月初八日庚申
耶稣2017年6月2日
你知道宋朝人在蹴鞠运动中所踢的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
可能许多朋友会说,宋朝人踢的应该是实心的球吧,比如木球什么的,还有人会说,宋人踢的应该是藤球,电视剧里就是这么说的。
嗯,宋朝人要是听了你们的议论,一定会哭了:在你们的心目中,我们就这么LOW??
其实,宋人蹴鞠所用的球,是皮球。而且,是空心充气的皮球!空心充气的皮球!空心充气的皮球!(不好意思,重要的话要说三遍)宋人自己说了,“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
那么,这种充气的皮球做出来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有一部漫画,叫做《宋代足球小将》,画出的宋朝足球,是四瓣球或八瓣球,状有点像现在美国的橄榄球。坦率地说,宋朝人要是看了这样的足球,会觉得这球的制作也太粗糙了,这工艺也太LOW了。
八瓣球是唐朝人玩的球,用八片外皮缝合而成,还不够浑圆。宋朝人玩的足球,是十二瓣球:用十二瓣硝过的软牛皮来缝合的,“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圆象天。香胞一套,子母合气归其中”;“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砌缝成,不露线角”,“碎凑十分圆”。几何学告诉我们,十二个五边形正好可以构成一个球形体。这样缝制出来的皮鞠便非常圆了。
临淄足球博物馆曾展出宋朝足球复原品,有人不相信宋朝人能够制作这么圆的空心皮球,其实宋画也可以提供佐证,《太祖蹴鞠图》画出的足球,形状就跟现代足球差不多。
那么宋人又是如何给足球充气的呢?
说来你可能也会不相信,用小型鼓风机,宋人称之“打揎”。让我直接引用宋人的原话吧:“打揎者,添气也。事虽易,而实难,不可太坚,坚则健色(即皮鞠)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
所以,千万千万不要再被电视剧误导了,还以为宋朝蹴鞠踢的什么实心球、藤球。
宋朝蹴鞠的玩法,跟现在的足球运动又有什么异同呢?
宋人蹴球,有两种玩法,一种是“白打”,不设球门,两个球队分别派出同样数目的球员(从一人到十人均可),在场中轮流表演,以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顶球(绝对不允许用手),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而球不落地。由裁判分别打分,以技高一筹者胜。显然,“白打”强调的是技巧性与观赏性,有点类似于花样足球。上面《太祖蹴鞠图》写的便是白打运动。
另一种玩法是“筑球”,更强调对抗性一些。球场中间会竖起一个大球门,高约三丈,宽约一丈,以彩带结网,只留出一个尺许见方的网眼,叫做“风流眼”。比赛双方分别派出十二人(或者十六人),分着不同颜色的球衣(如北宋的“皇家足球队”,左军着红锦袄,右军着青锦衣),立于球门两边,组成“左右军”对垒。
左军与右军均设“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角色,就如现代足球比赛中也有前锋、前腰、后腰、后卫、守门员等分工。每个球员按照自己的角色,站立于不同的位置,承担不同的任务。每场比赛还设有“都部署校正”、“社司”,即正副裁判员。
比赛开始,左右军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哪一方先发球。不管哪方先发球,球都由“球头”开出,传给“跷球”,然后按规则在“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之间传球,传球过程中,手不准触球,球不得落地,最后又传回“球头”,由“球头”射门,即将球射过“风流眼”。如果球触网弹回,只要不落地,本队球员可以将球接住,继续传球、射门。
球射过“风流眼”,对方接球,也是按规定的传球路线完成传球,再传给“球头”射门。直到球落地为一筹,以进球多寡定胜负。双方事前会商定一场赛事比赛若干筹。
比赛结束后,双方球员互相作揖,以示礼仪。得胜一方,可获得银碗、锦锻。而输掉一方的“球头”,则要接受惩罚:用白粉抹面,并接受鞭打。
责任编辑:柳君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