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蓉】中华传统文化是家风建设的“根”和“魂”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4-18 23:51:14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是家风建设的“根”和“魂”

作者:陈桂蓉(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三月廿二日乙亥

           耶稣2017年4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借用这一思想于当下的家风建设,可以断言,中华传统美德文化是家风建设的“根”和“魂”。

 

自重拾家风的热潮涌动以来,人们对“家风”内涵的理解虽未达成共识,但一般都认为,“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成员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代际相传的该共同体的价值观念、生活作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风貌或文化,它以一种隐形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或家族的日常生活中。家风的主要功能,除了维系家庭或家族成员关系、增强其共同体的内聚力外,最显著的则是表现为价值观的教育与教化。通常,优良的家风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是家庭或家族依据主流价值观,结合其共同体的需要和特性,而对成员旷日持久的无声要求。从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角度看,它是主流价值观“接地气”和平民化过程,是主流价值观社会教化的特殊形式。

 

在耕读传家的小农经济社会,家风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深深地融汇在中国人的传承血脉中。古人云:无暇之玉可以为国器,孝弟之子可以为家瑞。处事不求金玉富,传家唯愿子孙贤。可见,优良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受儒家主流价值观影响,我国传统家风主要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理论依据,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实践旨归,以“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为理想诉求,营造出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家国文化范本。我国春秋时代史家伯、仲、叔、季四弟兄,秉承父兄之志,传承史家之“直风”,据事直书,不畏死而畏渎职,忠于史家职责的美德万古流传。唐代诗人陈子昂之父陈敬元一生不仕,却治家有方。弥留之际留下家训要求子孙后代:“居家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和平以待人、为官务守廉正、凡事当留余地、恤贫苦乡亲、敬老兼爱幼、富不淫贫不盗。”陈家子孙谨守此训,不但陈子昂诗才过人、为官廉正,而且后代人才辈出。总之,上至帝王将相、世家大族,下至世人百姓、普通草根,家风的形成与传承始终围绕着道德价值观这一根本和灵魂展开。无论是行为规范、生活习性上的扬善抑恶还是人格追求、处事为人上的崇真贬假,道德价值观的教化与渗透从来都是家风传承永恒的主题和内核。

 

概而论之,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优良家风,所传递的价值观有其共性特征:其一,诚实为人、本分守己、诫禁贪欲;其二,勤勉做事、劳而有获、耻于怠惰;其三,敬孝尊长、敬畏先祖、祠墓当重;其四,善交益友、善待他人、和睦共处;其五,明志淡薄、刻苦历练、建功立业;其六,守责家国、勇于担当、忠诚于事。可以说,优良家风汇集了千家万户中国人善良正直的价值取向,凝聚着社会道德的正能量。不论门第贵贱,不论后辈多寡,这种价值观的传递始终是家庭或家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命脉。它像一根纽带,连接着一代又一代家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这些共性价值观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其深藏于内的传统美德的魅力。

 

传统美德之所以是家风建设的“根”

 

和“魂”,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道德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与西方“智性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儒家的“德治”思想深入人心,它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古代哲学以研究人生哲学为主要使命,人们对道德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几乎异曲同工。中国古代的法律完全是道德化的法律,道德被赋予法律效力。如在唐代的律令中,将直系长辈教育子孙的权力法律化。据《唐律疏议》记载,“诸子孙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者,徒二年”。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阐述与教导的就是传统美德智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也无处不在,其审美标准往往取决于道德的善恶。由此可见,道德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在这种“德治”背景下产生的家风文化,不仅以德为先,而且自觉地将统治阶级的主流道德价值奉为治家的圭臬。这些主流道德价值既反映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又是对人们共同生活的道德需要的总结和凝练。它不失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家庭或家族依据主流价值观,加工、内化并形成自家的家风特质,使家风成为培育和陶冶家庭成员美德的无形环境。

 

传统美德之所以是家风建设的“根”和“魂”,还是古代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制度所致。中国的封建社会,父亲是一家之长,帝王是一国之君。家与国的同一结构使得孝子与忠臣内在地连接。入则延续家庭血脉、敬仰长辈;出则移孝作忠。做到“退家则尽心于亲,进官则竭力于君”。“忠臣出于孝门”的逻辑,使千家万户重视孝悌忠信等美德教育,把它视为齐家治国的基础。家风就是这种美德教育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道德场”。清朝名宦曾国藩执意培养自立自强、勤劳节俭的家风,因为“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主张“士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某所以自立矣”。民国期间,山西运城李家大院主人从商发家后,以慈善立家风,博施济众,救一方百姓于水火,在当地传为佳话。钱穆先生曾说:“一个大门第,决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力与财力,而能保泰盈达于数百年之久,更非清虚与奢汰,所能使闺门雍睦,子弟循谨,维持此门户于不衰。……他们所希望于门第中人,上自贤父兄,下至佳子弟,不外两大要目,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可见,家风传承的要旨是美德的传承。历代有识之士在齐家治国的期待中,总是为家风建设殚精竭虑,将美德的养成放在首位。

 

在我们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当下,家风建设也必然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充分地汲取传统美德的精神滋养,将美德的培育作为首要任务。当前,要深入挖掘和甄别传统家风的丰富资源,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与家庭发展背景和特色相联系的新型家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是党风、民风的原点和细胞。家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随着社会转型和结构的变迁,家庭的模式也有千差万别,但作为人伦日用的传统美德却是中国人守望已久、不能丢弃的。这种美德的培育绝不是“运动式”的刮旋风、掀热潮,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滋养功夫。“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我们深情地期待家风建设之花在祖国百花园中绽放得更加夺目灿烂。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