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家风正 国运兴

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家庭居于基础地位,家教和家风都要在家庭之中涵养。在家庭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具有注重婚姻、注重夫妇、注重教子的优良传统。《礼记·昏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代对婚姻的看法,从横向的角度讲,它结合的是社会的不同姓氏

【姜玉峰 张宇晴】古人如何正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与道德源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不仅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品格修养,更是民风世风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明确指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柴永昌】中华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及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孝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但其蕴含的爱亲敬老、自爱尽职、慎终追远的基本精神,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和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徐梓】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劝学

有一次,年幼的孟子逃学回家,他的妈妈割断了正在织的布,教诫他,一个人如果不勤于读书学习,怠于修德习业,就如同一个靠织布为生的人半途而废,就不能供给一家人的饮食衣服了。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字经》中“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核心思想是勉学,即劝勉子弟刻苦攻读、努力学习的意思。

【周海生】严私德 树家风

淳正家风,家国兴盛。中华民族素有重家庭、讲家教、守家风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发展为一种浓郁醇厚的家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而对于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他则更为明确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

【董文】家风建设与《民法典》的规范联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问题,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即旨在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家风的和睦文明休戚相关,而优良家···

【林伯海】传中华家训家教家风树新时代文明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历史文化资源的赓续弘扬,对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再次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在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赓续传承中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塑造新时代文明新风。

【韩婷婷 王芳明】《聪训斋语》与家风

我国古代家教家训肇端久远,其中清代张英所著《聪训斋语》影响甚远。张英通过言传身教及所著《聪训斋语》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为人称道的“江左第一家风”并为后世传承。

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谈家风家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华民族的赓续传承中,“家风”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中国孔子网刊发系列文章,弘扬优良家风,坚定文化自信。

【柯昊】颜真卿及其家族的忠义家风

唐代名臣颜真卿不仅以书法著称,其勤谨忧民的为官之道和以身殉国的经历也被历史铭记。颜真卿所属的琅琊颜氏自魏晋至唐有若干人任国家重臣,而且颜氏家族志行高洁,学博才精,文武兼备,往往在治平时为治国之能吏,在危难中则为守社稷之良将。颜氏家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中,体现出公忠廉直、艰贞一志的家风。

【郭继民】《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祭祀是指人神相接的仪式和行为。《礼记·祭统》将祭祀规定为事亲之道,对祭祀孝亲作了创新性的阐述。结合宗教学理论发现,祭祀事亲兼具宗教神圣性和人文化成性。从祭祀事亲的思想线索看,儒家经典实有不可化约的神圣维度。发掘儒家经典的宗教性意义,既切合经典的本意,又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儒家式的安心立命之道。

【肖群忠】传统孝道的百年境遇与当代价值

在当代中国,孝道应该重新回归其家庭子德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孝在当代社会仍然能发挥其重要价值:第一,有利于改善家庭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稳定;第二,有利于促进以孝为基础的家庭养老;第三,有利于增强当代中国社会基层社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第四,有利于立德树人,培养现代中国人的道德责任感,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颜炳罡】传统家训的现代价值:由家族制度的破坏到家庭文明的重建

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在家国同构的中国传统社会中,良好的家训家风与家庭教育、个体成长、社会和谐、国家治理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值得传承的优秀家训与治家智慧?近代社会家族制度遭遇了何种困境?如何培养优良的家风家教、重建现代家庭文明?对这些问题的理性思考与正确解答,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人才培养···

【李竞恒】清明节话庙祭和墓祭:后者起源于唐,与家族共同体观念削弱有关

庙祭是一个维系若干死者作为小共同体的结构,体现的是死者死后呈现为家族共同体,无论一个君主或贵族再了不起,他的权力来源和成就也归属于这个死者与生者的共同体。凭借这个共同体的网络结构和历史惯性,个体的权力受到习惯的制约。而墓祭则主要是面对死者这一个具体的个体,是脱离了家族共同体和习惯约束的个体。

【姚海涛】以礼治孝与从义从道——荀子孝道观及其启示

荀子上承儒家传统孝道思想而结合自己思想中的性恶论、礼论、乐论等基本理论架构,形成了与孔、孟皆能契接得上而又自成体系的孝道观。以“人道有辨”力图缓解性恶论与孝观念之间的内在张力。因其特重礼乐而有礼以养欲、礼以养体、礼以别异的孝道观。因其特重“统类”内在思理而有“以类行杂,以一行万”的从义从道、通权达变的孝道观。荀子的···

【孙海燕】来自历史深处的人性呼唤——孝道

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儒家孝道就像胎记一样,印在了每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心里。

【徐梓】好家训家风成就好家庭——谈家训、家风及其相互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讲究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本元素,国则是大家,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支撑和彰显着国的风范、气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重视家庭家教家风问题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