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和基金会致“2016敦和种子基金”申请者的一封信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6-09-21 21:51:13
标签:

 

 敦和基金会致“2016敦和种子基金”申请者的一封信


各位公益界的同行、朋友们

 

你们好!

 

首先,感谢你们对敦和基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与大家聊聊心里话。

 

 

 

 

 

敦和基金会成立时间并不长,2012年,我们从杭州钱塘江边的一间小屋蹒跚起步。转眼四年过去,我们从只有3名全职员工发展到现在20多人济济一堂;从对资助工作毫无头绪,项目官员全国各地四处走访学习,到现在逐步有了明确的资助思路,年资助项目100余个;从在业界籍籍无名,到现在获得业内的认可和尊敬,并获评“2015中国基金会评价榜”国内基金会第三名,“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公益组织奖……

 

这四年,我们像一株小树苗般默默成长、壮实。而这背后,我们深知,除了我们的自身努力外,更离不开业界的温情注目和合作伙伴的充分信任。因为我们资助型基金会的定位,我们的每一个公益梦想,是站在合作伙伴的肩膀上,依托着你们的行动而实现。很大程度上而言,你们的触角决定着我们的视野,你们的努力决定着我们的成败。

 

正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我们希望双方能充分认同彼此的理念,能兼具丰富的想象力和足够的行动力,能真正将我们出资人的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带来最大化的公益效益。相比于我们自己,我们更看重的是和伙伴们一起做了什么,能为这个世界改变什么。

 

而今,正值我们的重点项目——“2016敦和种子基金”(在全国范围内评选20家处于成长期的公益组织,每年资助20万元,连续资助三年,支持其长足发展)招募合作伙伴的关键时期,整个9月,我们抱着最诚挚的心情,期待你们的申请。

 

在处理已接收到的这些申请机构信息时,我们发现,申请的机构以从事文化类的公益组织和研究机构为多,其他类型公益组织较少。在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申——在我们的招募公告中,对于申请机构的申请范围,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公益组织”。我们认同那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并内化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公益组织,其项目的表现形式可不局限于扶贫、助困、助学、环保等领域。如果你们认为自己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获得了让自己持续受益的力量并坚持将它融入到机构、项目的日常实践中,欢迎你们将这些经历与我们分享。

 

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资助的领域、方法上做各种实践。2015年,我们确定了发展战略,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为机构使命,主要业务方向为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自此不再涉猎公益项目的资助。在我们看来,文化为本,公益为用,文化可以成为精深的公益项目,公益项目更能彰显文化的使命,二者相辅相成。

 

因而,如果你还因为对“2016敦和种子基金”合作伙伴申请范围中的“文化”和“公益”的界定而怀有疑虑或犹豫不决,请放下你的疑惑,倾听我们的心声。没错,我们希望能坚持自己的处世哲学,但我们不会孤芳自赏,我们希望携手最优秀的合作伙伴,将我们的文化、公益梦想的种子洒遍每一个角落。

 

信任

 

是一种力量,

 

能将一切不美好的事物摧枯拉朽。

 

感谢你们的耐心阅读,

 

距离“2016敦和种子基金”

 

招募截止时间只剩9天了,

 

各位伙伴们,

 

赶紧行动起来吧!

 

敦和基金会

 

2016年9月21日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