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归来》出版,记录十数年壮阔波澜,推动汉服运动再上层楼
《汉服归来》,
杨娜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众多名家联袂推荐,力推华夏衣冠复归
康晓光,当代新儒家代表性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改琴,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楚艳,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2014 年北京 APEC 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师。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任平,苏州大学教授、原江苏师范大学校长。
周星,日本爱知大学教授。
鲁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田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孙异,歌曲《重回汉唐》、《汉家衣裳》作者和演唱者。
【推荐语】
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十几年来围绕汉服展开的思考、行动与纷争,看到在这背后隐藏的激情、理念、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冲突,看到到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推陈出新的巨大潜力。期待这本书不仅是以往汉服历史的见证,还将推动汉服运动更上层楼。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用一本书倾情呼唤“衣冠上国”地位的回归,震撼着我们民族每一个人心灵,拷问着亿万国人身心的文化偏好。《汉服归来》给予读者的不仅是对一种已失落的民族服饰文化的再发现,更是找回我们文化自信自强赖以为生的原初根基。
——任平(苏州大学教授、原江苏师范大学校长)
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理解汉服运动的大门。本书提及诸多同袍们的事迹细节,将为汉服运动的发展史所铭记;作者搜集和整理的各种资料,也必将为未来研究汉服运动之全貌、全程的学者们所借重。
——周星(日本爱知大学教授)
我的同事遍访中国各地,为我们展现了当代汉服回归十三年的精彩历程。虽然故事有些生涩,但不妨碍我为他们的真诚和勇敢点赞,不妨碍我对他们的坚持和付出赞扬。希望这本书能吸引更多中国人关注我们的传统服饰和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当代魅力。
——鲁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的这位女同事,不仅成天梦想着自己体味汉唐盛世,而且还积极启蒙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和各位即将阅读这本书的所有读者,感受汉服和其背后的东方韵律——人说,有梦想的人都是美丽的,身着汉服的娜娜小姐,自然是更增加了一层魅力!
——田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汉服复兴十余载,一直有很多人默默在努力,杨娜就是其一,在七年前就开始搜集和整理汉服复兴史料。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人读到这本书,会知道曾经有一群人为祖先的衣冠和文化付出自己的心血,他们的名字叫“同袍”!
——孙异(歌曲《重回汉唐》、《汉家衣裳》作者和演唱者)
【序言】
序一
在当今世界文化融合趋势日益强烈的形势下,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有品性,使其不被同化、消解的任务与形势依然紧迫和严峻。这其中也包括对中国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回顾历史,我们在历史的画作、影像中,在前辈先贤的学术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特征和演进的轨迹。秦之古朴,汉之肃穆,唐之飘逸,宋之娟丽,明之端庄……一直是我们美好而鲜活的记忆。
2002 年,我随团访问欧洲。在那里,我看到日本人、韩国人、阿拉伯人经常穿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服装,昭示着自身民族和国家的特点,代表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国家形象。而我们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不仅显得散乱,而且也没有自己的特色。自那以后,我对民族服饰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的发展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富强、 兴旺和发达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由中央政府制定的规范性很强的服饰体系,反映着当时的文化特征和审美倾向,上至帝王、官员,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服饰具体的规范,也开创过不同辉煌、绚丽的历史。这种传统和做法一直延续到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建立以后设计、制作的中山装。中国服饰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来说都是很辉煌、很有成就的。而从清初“易服”至新中国成立的 300 多年里,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民族服饰文化也随之被破坏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服饰的发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有的着中山装,有的着西装,也有的着布军装等,农村妇女则是大对襟衣衫,民族服装的特色完全被模糊了。
在当代中国, 各少数民族仍保持了各自的服饰文化传统, 每逢节假日、重要会议都着盛装出席,非常醒目。但占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却没有任何标志性的服饰,服饰历史基本处于中断的局面,日常服饰五花八门、严重西化,没有汉民族文化的特征、品性和标示。这几年通过社会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对各民族文化各个领域加以重视、保护、传承,并将其纳入非遗保护的范畴,但是汉民族的服饰文化传承却没有得到重视。这是一个巨大的缺憾。
所幸的是,来自民间的一群汉服复兴者,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让这种尘封了几百年的服饰,逐渐抖落厚厚的尘埃,重返大众视野,也成为当代社会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我们都是整体向前发展的。在阔步向前的道路上,我们提倡汉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是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展示大国形象的具体表现。 即使在服饰的外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些 “复古”,那也是积极的、科学的、向上的。当然,衣服只是开端,只是恢弘的传统文化殿堂中最表层、最显著、最通俗、最容易传播的那部分。就像汉服 “同袍” 们口中所说的: “华夏复兴, 衣冠先行。 始自衣冠, 达于博远。 ”这件衣裳的复兴,带动的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复兴,祖先的智慧、审美和生活方式,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散发出更美妙的光辉。
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多次提出《关于确定汉族标准服饰的提案》,引起了不少委员的共鸣和许多媒体的关注。现在民间自发推广的汉服,设计标准不统一,影响相对有限,确实需要有国家层面权威机构的推动和促进。一旦汉服标准制定下来,不仅能给全体汉族人以一种服饰上的独特标示,对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多多关注了解汉服和这场来自民间的汉服复兴运动,开展对这个课题的调查研究,给之以多方面的支持。我也将竭尽所能,继续为恢复汉服而奔走、呼吁。
《汉服归来》这本书,记录的是汉服复兴运动的历史,也是这群汉服复兴者的故事。这个过程,真实、感人、艰辛而又顽强。不管外人如何看待或者评价,那些真正身体力行推动汉服运动往前走的人,在质疑猜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汉服传承了下去。这段历史,这些故事,只是艰涩而不失精彩的开篇——未来,还在不断开创着、记录着。
张改琴(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序二
中国几千年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不同朝代各有独特的服装风格;中国又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保护,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民族曾经是一个讲究穿着华美服饰且注重礼仪的民族,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有几千年服饰文化的中国却仅仅成为服装加工制造的大国,而不是服饰品牌和创意设计强国, 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科技问题,更是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政府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在这个大的概念下,中国服装从文化、技术、市场等多角度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整个服装领域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扶持和主流媒体以及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懈的研究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并提出“汉服”、“国服”、“华服”等各种说法,其实都是希望在服饰方面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作为纺织服装大国,加工制造业非常发达,但中国品牌大多数都在模仿西方流行趋势,创新不足、缺少中国特色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培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的服装设计师、创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服装品牌、提升国人对自己传统服饰的认知、培养穿着习惯已势在必行。
回顾中国服装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传承、交流、影响、创新一直在不断上演,汉唐的大气磅礴、雍容华贵与宋明的简约优雅、温润端正都同样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的最高级的审美精神,至今也没有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当下的中国服饰美仍旧需要保持多样化和差异性,而这种多样和差异比最终趋于无差异的“融合”状态要更现实,也更有意趣。
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 “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我们在继承服装传统的时候同样存在取与舍的问题,要取传统美学的精神韵味而舍一成不变的传统形式,进而达到“如盐之溶于水,存其咸味而无其踪迹”的境界。传统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的问题,它实际存在于那里,逃脱是不可能的,我们争论的只是对它的理解。中国服装传统的一个核心成分是它的审美价值观,是它追求高于形的精神的一种审美理想。几千年的中国服饰,无论是褒衣博带、深衣襦裙,还是立领盘扣、素衫禅衣,这些具象的服装造型、纹饰图案都仅是传统服饰的形式,而真正让这些形式千变万化的是这些表面形式背后的中国文化精神,既有如牡丹般的雍容大气,又有如梅花般的凌霜傲雪。不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汉服推广者,如果不再能深刻地理解这种既包容开放又坚韧不拔的理想,而只是简单地模仿传统服饰的一些表面式样,那么这种“继承传统”就是很可怕的。
所以还是要先回到根本,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去挖掘和整理,然后作创新设计。尤其是服饰文化方面,作为设计师要深入了解如何使用我们精湛的传统的织染绣工艺、缝纫工艺、图案寓意等,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之上,更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西方的一些先进服饰理念,比如结构设计、面料织造、高科技的特殊工艺都可以和我们传统经典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新的中国式样,以此再现中国人的文化底蕴。
近些年,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汉服热”。那些身体力行推动汉服复兴的年轻人,往往既不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不是历史考古专业的研究者,但他们却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考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形制、工艺……甚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选择了穿宽袍大袖,着峨冠博带,奔走呼吁,希望恢复汉服传统,可以说这是一股非常积极的推动重振传统服饰文化的力量。但是可能由于他们缺少对服装专业技术的积累,缺少对于传统的创新设计思考,所以他们呈现出的服装视觉水平往往参差不齐。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职业服装设计师、专业服装机构也参与到这场热潮中。相信通过各方协同发力,定会提升中国传统服饰的整体审美水平、质量水平和文化品位。
很欣慰看到《汉服归来》饱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对传统汉服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并对汉服运动的推动者们做了生动的记录,这不仅将对推广汉服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一次鲜活而重要的历史见证。
未来我们需要携手努力,共同着眼于对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自信包容地吸收东西方优秀成果,创造出更多样的传统中式服装风格、更丰富的服装式样,让国人真正喜爱并愿意穿着有我们特色的民族服装,展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与文化自信, 重振衣冠上国,再造礼仪之邦。
楚艳(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2014 年北京 APEC 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师)
序三
我的学生杨娜几乎是痴迷于汉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初认识她时,知道她是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工作,而且曾经留学英国,性格开朗,行事作风看似都已经西化。但在接触中慢慢发现,她的内心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古代人”。她喜欢跳古典舞蹈,喜欢听古风音乐,喜欢看武侠小说,喜欢读历史典籍,甚至微信头像也是古典扮相。
我也曾经好奇,为什么她要来读社会学的博士呢?社会学基本上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现代社会科学。她或许更适合国学专业,或者是历史专业,再或者是新闻专业。但后来接触多了慢慢地了解到,她虽然喜欢汉服,喜欢传统文化,但是她最感兴趣的,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而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复兴之路。她始终坚信,在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中,首先发力的应该是汉服复兴,这个传统文化中最表层、最浅显但却最外显的部分。缓慢推进、跨越时空、持续不断的汉服运动,深深地吸引了她,所以她选择了社会学,希望通过学习社会学的理论,探究这一运动得以持续的社会基础,揭示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汉服运动的形成发展脉络,并探索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十年磨一剑,她编著了《汉服归来》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她讲述的不是服装的历史与特征,也不是服装的演变与发展,而是当代社会中那些有关汉服复兴运动的人物与故事。 书里的那些人, 他们来自全球各地,有着不同年龄,分布在不同领域,从事着不同职业,也有着不同的专业,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希望通过这件衣裳的复兴,推动整个中华文化的复兴。因此,《汉服归来》涉及的不仅仅是汉服的事情,还涉及当代中国的礼仪、节日、国学等诸多社会现象,甚至还有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诉求,因而它是一场文化复兴运动的缩影。
对于杨娜来说,她在汉服运动之中从来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一位单纯的研究者,而是一位身体力行者。也正是因为她的亲身参与,所以她联系到了逾百位核心参与者,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讲述了这十几年中那些与汉服息息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诸如“穿汉服逛街”、“穿汉服过传统节日”、“穿汉服行成人礼”、“穿汉服跳舞蹈”听起来都很琐碎,甚至有些渺小,但恰恰是这些沧海一粟的事件,还有那些年轻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竟然让这件消失了 300 多年的衣裳,重新回到了中国公众的视野。
杨娜自己其实也和书中提到的那些人一样,他们的努力虽然没有获得社会所有人的接受, 但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与实践精神却被很多人认可。或许,正如他们所期盼的,这种扎根民间、反复出现、持之以恒的宣传方式,真的可以为当代传统文化复兴探索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参考方案。所以,她决定把这十几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衣冠重生的那条风雨荆棘路,那群默默付出的人,那些悲喜交加的故事,还有那尚没有看到结局的社会纪实。也期待这些人能够以汉服复兴为脉络,继续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再次绽放光芒。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李正剑,刘荷花, “回灯”汪家文, 康嘉,王忠坤,姜天,杨雪瑾,施海珍, “赵丰年”吴佳娴,崔晓然
【作者简介】
杨娜(网名“兰芷芳兮”),目前就职于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曾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主攻方向为文化研究。
自2006年起关注汉服运动,留英期间主创了“英伦汉风”汉服社,还曾连续两年担任 “汉服北京”社团负责人之一。2009年在中国文化部批准,由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执委会主办的“民族之花”评选活动中获得冠军,并以“汉族之花”名义着汉服参加了艺术节,这是汉服首次与55个少数民族服装同台亮相。同时,专注于梳理汉服运动的发展历史与脉络,在网络上共发布三版《汉服运动大事记》。
本人自幼学习民乐和舞蹈,获得琵琶9级、古筝8级,中学期间担任北京市金帆艺术团主力队员。大学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此间,通过德语TestDaf 考试,获得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证书,并在校外兼职T台模特。此后,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毕业后曾赴瑞典工作。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式微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事实。到了21世纪,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的口号可以说是越喊越热。但口号喊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究竟应该如何让祖先的智慧与现代社会接轨,更是没有人知道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之中最表层、最显著、最容易传播的那部分—汉服,汉民族服装,这件尘封了六个甲子的汉家衣裳,也逐渐抖落了厚厚的尘埃,重返了大众视野。与此同时,浮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有那群峨冠博带的年轻人,他们希望以汉服复兴运动为载体,让世人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
2002年时,他们在互联网上搭建宣传平台。2003年开始尝试依据文献记录复原制作汉服。并穿上那宽袍大袖的衣裳走上街头,向路人介绍着:“这就是汉服”。再后来,他们以穿汉服为起点,学习礼仪、练习舞蹈、诵读国学,打起了“再造衣冠上国,重振礼仪之邦”的宣言。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汉服运动竟然与民俗文化、古琴雅集、读经运动等文化现象呈现出了融合之势。
在这个推广过程中,他们尝试了一切可以尝试的方式。在互联网上,他们搭建了自己的网站、百度贴啊,还经营着微博公共号、微信公共号,甚至FACEBOOK上都有大量的兴趣小组,几乎是动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网路资源;在社会中,他们从两三个的网友聚会,在马路上集体发放宣传单,再到公园里的成群结队的举行民俗活动,再到组建合法的民间社团,甚至筹办实体的文化体验场所,一步步、一点点的积累着资本与资源,在汉服归来的这条路上倾注着热情,挥洒着汗水,向世人们介绍着那些几乎被遗忘了的服饰、礼仪和文明。
十三年后,汉服活动还飘扬过海,在马来西亚、在加拿大、在欧洲也都有人组建了汉服社团。他们说:“华是族的概念,我们要穿着汉服,留住族根,更要让华夏文明在这里重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的学生也在加入进来,全国高校中的汉服社团,已经超过了三百余家。另外,还有很多精英人士开始响应,有“两会”上的呼声,有大学中的毕业典礼探寻,就连淘宝上的汉服市值也已过亿。他们其中有的人物故事,被中央电视台拍成了纪录片,讲述着如何从“草根”奋斗起来的经历。他们的人生,也因为这件衣裳而改变:有的办起了读经学堂,有的开设了文化体验馆,还有的着汉服行走中国。
只是,汉服归来的这条路上,很多故事听起来有些辛酸与悲凉罢了。若干年前,它曾经被驱逐、被误解,甚至被焚烧……于是,我联系到了汉服运动十余年中的逾两百位核心人物,请他们来讲述汉服复兴的那些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缘由和影响,并尝试梳理出汉服运动的发展脉络,也提炼出这些事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关注汉服运动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也惟愿通过这十几万字的书稿和两百张图片所组成的《汉服归来》一书,让更多人了解到“汉服归来”路上的那些真实、感人而又坚强的故事。
惟愿之子于归,世间再无离散。
涿州影视城拍摄(图中人物:李正剑)
中国人民大学文渊汉服社明德楼合影(摄影:中国人民大学文渊汉服社)
汉服北京箭阵表演(摄影:汉服北京)
汉舞《礼仪之邦》 (摄影:广州市汉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协会)
西安“盛世霓裳·礼学复兴”集体成人礼(照片提供:西安高校汉服联盟)
四川博物馆中秋活动(拍照摄影:四川汉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加拿大多伦多春节活动(拍照摄影:加拿大多伦多礼乐汉服社)
马来西亚华夏文化生活营(摄影:马来西亚汉服运动)
南通桃坞汉服社纪念汉服运动十二周年(摄影:南通桃坞汉服社)
第一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开幕(摄影:北京华人版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第一届中华礼乐大会(摄影:福建汉服天下)
【目录】
第一章 触摸衣冠上国
第一节 昔日的衣冠之治
第二节 人间丹霞华彩衣
第三节 剃发易服之殇
第四节 民国时昙花一现
第二章 再现汉家衣裳
第一节 重塑文明史观
第二节 寻觅汉民族服装
第三节 汉服运动元年
第四节 与子同袍偕行
第三章 服饰产业新篇
第一节 汉家儿女自制衣裳
第二节 兴起于电商平台
第三节 体店与产业路
第四节 中式礼服时尚
第五节 复原、复古与复活
第六节 不要非遗要活着
第四章 重振礼乐之邦
第一节 华夏重在祭祀
第二节 再行冠笄之礼
第三节 学位服与毕业礼
第四节 昏礼宁静致远
第五节 立德正己之射礼
第五章 这是汉服运动
第一节 汉服网友聚会
第二节 三角区域的先行者
第三节 内陆区域的延续
第四节 新生代汉服运动
第六章 此生不与君绝
第一节 进阶中的新动力
第二节 一切可能的领域
第三节 汉服重归生活
第四节 十余载坚守与重聚
第七章 守护在互联网
第一节 网络平台的转变
第二节 多样化创新尝试
第三节 一切可能的自媒体
第四节 一人一衣是为依
第八章 华族寻根之旅
第一节 祖先刻下华夏印
第二节 港台区的中华情
第三节 异国他乡华夏情
第四节 衣冠一见是故乡
第九章 文化穿在身上
第一节 揭开尘封之美
第二节 守望传统节日
第三节 此曲能解人间意
第四节 暮色中的羽衣霓裳
第五节 文人之琴与集
第六节 汇合读经运动
第十章 华夏归来之路
第一节 许君一世长安
第二节 衣冠安处是华夏
第三节 立命于中华未来
特别鸣谢
后记 惟愿不诉离殇
附录1 汉服运动大事记
附录2 昔日人物的现状
附录3 2016年汉服认知度调查
2016年4月4日至8日,汉服公益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图中人物:李凯迪;拍照摄影:美国纽约汉服社)
(作者授权
首发)
购买地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http://detail.koudaitong.com/show/goods?alias=273yhcudwq8oc&showsku=true#userconsent#
八月初京东,当当,各新华书店开售,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