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5-12-24 16:06:29
标签:



原标题:“习近平治国理政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2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一月十二日壬申

             耶稣2015年12月22日

 

 

光明日报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刘文嘉)“习近平治国理政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与会并致辞,著名文史哲学者张立文、牟钟鉴、周桂钿等10位专家从不同学理角度阐扬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再到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天下兼相爱则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用典”带来了一股文化热。今年8月以来,光明日报在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光明论坛》下设置《温故》栏目,请文史大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用典,引发了读者的热烈反响,也引起了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关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光明日报社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光明日报社评论部承办。吴付来在致辞中说,作为学习型政党,善于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吸收、借鉴与创造性运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成为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频繁引用古语、善于引用古语、贴切引用古语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沈卫星指出,“语言反映思维,也塑造思维。我们通过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用语、用典,从而了解他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精髓,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线索,既是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更体现了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高度和广度。首都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吴相洲表示:“我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经典有两点意义——变传统文化为当下的传统;提升了执政者话语能力,也带动了全社会文化素养的提升。”

 

学者们借“温故”以“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也对《光明论坛·温故》提出了期望。“光明日报设置《温故》栏目,向社会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中华名言,是一种很生动的阐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哲学史家牟钟鉴如是评价。



责任编辑:梁金瑞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