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与中国思想的现代新生 ——四川大学儒藏论坛第142讲纪要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5-12-16 17:34:07
标签:



经学与中国思想的现代新生  ——四川大学儒藏论坛第142讲纪要

作者:秦际明

来源:弘道书院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一月初六日丙寅

            耶稣2015年12月16日

 

 

 

晚近一百余年来,经学瓦解之后,中国思想界陷入诸种意识形态的激烈竞争之中。这种状况的终结,期盼着中国思想的现代更新。而于其中,中国本来的意义何在,中国思想本来的意涵何在?中国思想的未来何在?经学与中国思想的关系如何?经学在中国思想的现代新生中应如何发挥作用?这都是当下至关重要的问题。姚中秋、任锋二先生于此关节处思索有年,故此,2015年12月4日下午,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邀请弘道书院院长姚中秋先生、副院长任锋先生一行来到复性书院,走进儒藏论坛,为四川大学的师生解析相关问题。

 

 


图:弘道书院院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姚中秋教授

 

在讲座的开始,姚中秋先生即指出近代以来以经学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所遭受到的猛烈冲击。无论是晚清的公羊学,还是西来的知识体系与意识形态,一并造成了经学的瓦解。于其中,姚中秋先生特别赞扬了马一浮先生和金景芳先生对儒家传统和经学传统的坚持。接下来,姚中秋先生论述了接续传统、弘扬中国之“道”对中国现代进行思想创发至关重要的意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乱世之余都需要饱以经术的读书人出来澄明道路,创制立法,推明大道,今天也不例外。因此,今天的读书人也应当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回到经学,在新时代继承传统,重新阐发经学大义,是今天推明大道的必由之路。

 

接着,姚先生以解读《尚书﹒尧典》为例,亲身示范在今天如何读经,如何去理解和阐发经学义理。如《尧典》之首章论述了为政之德,于其次章揭示了从九族、百姓到万邦这样从熟人社会到非熟人社会不同层次之群体的合群之道。并点出《尧典》以为人之德可以自明,与西方文化需要借助外光来照明有异。在第三章,姚先生引《吕刑》、《国语》之“绝地天通”与这里的“钦若昊天”相比较,指出树立敬天信仰的诸多含义。尤其是在与西方敬神传统的比较中,中国之敬天显然更具清明之理性精神。于接下来各章,姚先生还点出了中国之治洪水与西方神话的差异,以及尧让众臣举继位者一节对君德的思考,尤其是舜于乖戾之家对孝道与夫妻之道的确立,这些皆有至深的思虑与意义。

  

 


图:弘道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任锋副教授

 

接着发言的任锋先生以“经学与思想新生”为题,对当下中国思想界的现状作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对我们所当持的思想方法作了深刻的揭示。他首先介绍了自己从史学到政治思想再到政治理论的治学经历,讲述自己在多学科的背景下对中国当下时代思想的诊断与思考。任锋先生鲜明地将现时代定义为“新诸子时代”,诸子时代意味着社会价值共识的缺乏,而新诸子时代它与旧往诸子时代的不同在于引进了意识形态这种诸古典思想所不曾想见的现代西方的思想方法。任先生认为,在价值与宪制共识上总是陷入混乱是不可能持续的,如果要中止这种状态,一定要先中止这种新诸子时代的思想混乱和冲突,而出路则是经学的现代新生。

任先生接下来论述了经学之古典心智与现代意识形态之思维有根本的不同。现代无论是左、中、右三派,或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或是他们的某种折衷与调和,都不可能像经学所揭示的义理那样将道、学、政与百姓日用完善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内在张力与活力,又能与时俱新,中庸而不偏,故为常道。最后任先生提出道损与学进的治学方法与思想方法,以应对当前之思想局面。道损的要义在于将诸种主义之长整合进同一之道中,以一种周备之道吸纳之、转化之,以消除歧见之偏,以复道之大全而时新之义。学进则要求吸纳、消化诸学科的知识体系,将之整合于经学所开示之大道中。唯有如此,才能产生原创理论,才能有中国思想的现代新生。

 

在此次讲座中,四川大学古籍所的诸位老师也踊跃发言,阐述己见。来自台湾的客座教授詹海云先生论述了中西之异与转化、创造之难,对今之学者提出希望。郭齐教授对此姚、任二先生的演讲内容作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思考,即,在现代价值与思想多元的现状下,其自身是不是有其自发的演进与调节方式。舒大刚先生在最后的总结中说,二位老师就怎么读书、怎么读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舒老师引“《书》有七观”的说法论述了经学中所蕴藏的丰富的义理,学术思想之体与用、本与末,上至信仰,下至百姓伦理规范与器物之用,皆在其中,并就历史上经学的形态与经学于现代整合思想文化的意义作了总结,结束此次弘道书院与复性书院的交流。


责任编辑:梁金瑞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