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居首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5-05-01 10:50:30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居首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原标题: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揭晓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三月十三日丁丑

           耶稣2015年5月1日

 

 

 

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热加速升温,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各界引发强烈震动,北大简清华简龙泉档案等新材料的整理与研究收获累累……2014年的中国人文学术,涌现出诸多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向,反映了人文学术的进一步繁荣和深刻变迁,这一切都需要及时地予以总结。为此,《文史哲》杂志和《中华读书报》联手,首度开展了“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活动。与在济南召开的发布会同时,本号现揭晓评选结果。

 

1.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引起空前关注

 

20世纪的中国是在反传统中度过的,反孔批儒是这个时代的基调,“文革”中的“评法批儒”将此一基调推向极端。近三十年来,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儒学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对此,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态度暧昧。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长篇讲话(以及他的系列讲话),终结了这一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学认识的历史性转折。

 

中国已经走出剧烈动荡的激进年代,和平崛起的历史任务,内在地要求主流意识形态向更具包容性与建设性的方向演进。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的世道人心,乃是重塑精神世界与道德秩序的基础性资源。2014年,儒学复兴呈星火燎原之势,以往的思想藩篱得以突破。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遂引起空前关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黄敬文/摄

 

2.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中译本出版,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重回学界视野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并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又造成了世界范围的不平等格局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问题。政治“利维坦”被解构之后,经济“利维坦”来临,即资本及其逻辑的扩张与宰制。

 

马克思所揭示的劳动同资本之间、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内在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马克思终生从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并未过时,他所开辟的资本批判传统必须后继有人。面对占领华尔街运动、反全球化运动、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等背景,转型中的中国如何既充分利用资本,同时又规避资本逻辑的基因缺陷?——2014年9月,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中译本问世,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重回学界视野。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艺术发展出现方向性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和研究摆脱了过去那种庸俗社会学的束缚,使审美创造及其反思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与此同时,若干消极倾向也在滋长,甚至在逐步主流化,庸俗、媚俗和低俗,是其中的一种倾向,另一种倾向的表现是,迎合西方读者的审美趣味,满足“他者”的猎奇需求,文学艺术的创作变成对异域风情的展示。这两种倾向的根源,是拒斥价值负荷,放弃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远离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要引领时代、彰显崇高之美。讲话之后,反响强烈,群起呼应。文学艺术遂逐步在新的语境中发生方向性转折,经典现实主义正在重新成为众多文艺工作者的选择。

 

4. 从“燕京学堂”事件到“新清史”论争:西方学术话语体系能否准确呈现中国?

 

2014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燕京学堂”计划,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异议声浪。质疑的核心在于“中国学”这一欧美汉学界研究中国学问的特定概念,是否适用于本土学者对自身历史文化的研究。西方学术话语能否准确呈现中国,以及如何确立民族文化主体性,是这一事件的本质。学界围绕孙康宜、宇文所安的《剑桥中国文学史》和以欧立德的《乾隆帝》为代表的“新清史”研究所展开的热烈讨论,其关注焦点依然是能否把西方话语体系套用于中国历史与文学研究之中。基于同样的学术冲动,张江提出“强制阐释”这一概念,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正当性进行了有力质疑。针对确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热议,一些人对其背后可能潜藏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进行了反思。

 

5. 民国学术评价问题引发热议

 

2014年,一部关于19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的电影《黄金时代》,让持续多年的“民国热”再度放大为公共舆论焦点。民国是否为近百年中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长久以来,民国学术史研究的基本动机在于为当下寻找某种“伟岸”学统,“今不如昔”的价值判断主导了对民国学术的估量。针对这种“回到民国去”的倾向,葛剑雄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民国学术既未在整体上超越清代,其总体水平也不及当下。此言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争议。

 

6. 简帛文献等新材料的整理与研究进一步深入

 

从20世纪90年代郭店战国楚墓竹简的发现和研究开始,简帛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热点。2014年持续了这一热潮并有标志性成果出现,主要集中于清华简、北大简的相关研究,以及马王堆汉墓帛书的重新整理。2013年末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册中,所刊布的《筮法》、《别卦》及《算表》等文献得到充分讨论,同时前三册内容也获深入研究,由《说命》等篇反思伪古文《尚书》,促进了《尚书》学的发展;北大简弥补了以往发现的汉代简牍在时间序列上的缺环,有助于加深学界对古书体例和流传问题的认识;经过六年的努力,《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于2014年11月出版,引发了新一轮的帛书研究热潮。简帛之外,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龙泉档案”的研究,成为2014档案学研究的热点,并为社会所关注。

 


《筮法》清华简

 

7. 政治儒学与陆台新儒家之争

 

2014年“康有为与现代中国的建构”(4月26~27日,江苏太仓)、“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6月26~27日,广东南海)等学术会议相继召开,中国大陆“政治儒学”渐成气候,“回到康有为”成为一时焦点。康有为思想的启发性在于,古典时代的制度资源,有必要作为“政治准则方面的考量”加以援引。

 

台湾学者李明辉则表示不认同“大陆新儒家”。作为港台师辈新儒家直接拥抱自由民主制度的调整方案,李明辉从儒家具有社群主义因素、民主制度需要与原来文化相调适的角度,继续主张儒学与自由主义联盟。相形之下,大陆新儒家似乎野心更大。在抽象地析出“现代化”问题之后,他们试图直接回归儒家政教传统而另起炉灶。“公羊学”而非“自由主义”,成为最值得借鉴的儒家制度理论之大宗。

 

8. 明清钓鱼岛文献与甲午战争诗歌研究

 

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与中日甲午战争具有内在联系。甲午之年,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目光必然对此形成一定聚焦。这一聚焦性研究既有正本清源,确证领土主权归属的现实意义,也有在近世文学史和历史发展大脉络中进行反思、鉴而戒之的深远意义。

 

2014年钓鱼岛问题研究的论文有百余篇,不少学者注重发掘新的文献史料,颇有收获。这一年,中国古代文学学者也参与了该讨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清宫甲午战争档案进行了系列性发掘与出版。古代文学研究界将甲午战争作为“不能回避的重要领域”,《文学遗产》2014年第4期发表了关爱和与左鹏军的两篇论文,展现出民族诗史的研究视角。相信甲午之年这种“以史为鉴”表达“现实关怀”的研究指向,会在未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

 

9. “历史虚无主义”概念引发普遍关切

 

在中国大陆学界,以“历史虚无主义”来指称一种研究取向由来已久,被批评的这种取向被认为主要集中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2014年,相关讨论更趋激烈和密集,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被批评的一方开始发声,起而作自我辩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围绕着《炎黄春秋》2014年第5期所刊发的三篇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笔谈,以及杨天石之蒋介石研究与评价展开的论辩。上述讨论的焦点在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问题,即何为“历史虚无主义”,评价标准何在等等。“历史虚无主义”源自哲学上的“虚无主义”概念,多为马克思主义学派所使用。批评者将对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社会主义方向及其成就等的质疑和解构视为“历史虚无主义”;被批评的一方则坚持,只要有文献依据或事实依据,学术研究便没有“虚无”可言。相关论战迄今仍未止息。

 

10. 汤一介、庞朴、田余庆等著名学者辞世,古典学术传承问题备受瞩目

 

2014年前后,随着汤一介、庞朴、田余庆等多位著名学者的辞世,古典学术传承潜在的危机,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包括姚奠中、宁可、来新夏、吴小如、方立天、汤一介、田余庆、庞朴在内的这一代学人,不仅是各自研究领域的泰斗级和国宝级学者,更是古典与现代学术转折中的关键人物:他们既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有深厚的古典学术造诣,因而可以集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于一身;他们前承古典时代的学统,后启现代学术研究范式,因而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代。正是经由这一代学人,中华民族的文化慧命得以存续,民族根基也因此更加坚实。人们感到危机的是,随着这一代学人的陆续离世,学界很难再看到可与他们比肩的学术大师,也罕见能够完整地传承他们的学问路数,将他们的学统延续下去的新一代学者。

 


庞朴、汤一介、田余庆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