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胡玫:《孔子》意义不在票房(钟蓓)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0-03-06 08:00:00
标签:
 
特约记者/钟蓓
 
电影承载不了更多的思想。孔子是圣人,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忽略他作为圣人时所需要承受的。
 
名片上,紧挨胡玫名字的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行并列的小一个字号的“全国文联委员”、“国家一级导演”,第三行是“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四行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五行是“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副主席”,尺寸见方卡片靠左边的四分之一印着一枚国徽。
 
胡玫的新作《孔子》此刻正在各大院线上映,2500个电影拷贝的数量足够确保中国有影院的地方就能看到这部电影。胡玫说:“在拍《孔子》这件事上,我没有犹豫过。”“它的意义远远超过它的票房带来的价值,而且它本来就不是一部商业片。”胡玫说。
 
“我很清楚电影和文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介质,电影承载不了更多的思想。电影的功能更多的是娱乐功能,普世价值要大于更为深刻的思想价值。它不太可能做到那么深刻、完满。它也必然遭到一些知识分子的质疑,这是必然的。”胡玫说。
 
熟悉男性伟人题材的胡玫,并不是第一次遭受质疑。早在《雍正王朝》、《汉武大帝》时,就有人对她的作品提出质疑。但由于两部电视连续剧涉及的毕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帝王,长久以来看惯了戏说君王的观众们早已接受了被编撰、被想象的历史。但孔子是个特例,在胡玫正式开拍电影前,海外媒体纷纷做出报道,表示对这部电影的关注。而这部一定会被销到海外电影市场的大片所代表的是中国输入世界的文化价值观,它的现实意义远非几位帝王君主的戏说故事可以比拟。
 
“孔子是作为那个黑暗时代的伟大思想者存在的,他必然是作为那个时代的悲剧英雄而终结,他走的一步步的路,他的思想经历的历程是一位伟大圣者经历的路。他的一生今天看来是有美学意义的——那是一种凄楚的美、孤独的美,但他也是一名不屈的斗士、悲情的英雄。孔子是圣人,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忽略他作为圣人时所需要承受的。”
 
“我们的先师圣贤的文化解释权应该放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拍《孔子》让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只螃蟹总得有人去吃,我不介意别人从后面踏着我的肩膀继续前进。”胡玫说。
 
世界博览:孔子、老子在各自的主张是有些冲突的,一个主张入世,一个主张出世。但电影中,你安排了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一次对话,艺术上的考虑是什么?
 
胡玫:儒释道的互补已经是社会科学界公认的结论。正是这种互补、共融,才有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互惠共融,中华文明才能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子见老子在历史上也有记载。孔子与老子的对话设计是很难的,因为这是大师间的智慧交锋。至于孔子求教于老子的情节设计是否准确,这一点学术界也没有定论。
 
世界博览:观众反映本剧的对话很现代。
 
胡玫:对于这部电影的通俗化,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是周润发提出有些词太古,看看能不能再白话些。我就纳闷,怎么可能还不够白话?我请他举个例子说明。他说,比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很多人就不懂。我说不可能啊。结果我们问了30个现场的工作人员,结果真的让人吃惊,只有7个人明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什么意思。当时我心里就凉了半截。此后,我坚持一定要把这个电影做得很白话。
 
世界博览:你的《孔子》和何燕江的《孔子》,二者在精神内核上有什么变化?
 
胡玫:《孔子》是两段式的结构,前面一段孔子在政治上充满抱负踌躇满志,一心想在鲁国推行新政,但鲁国政治势力的强大让孔子的理想又跌到了谷底。有了子见老子,孔子的精神得到升华。之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电影的精神在于孔子要推行仁政的“仁”,把礼乐仁和推行下去,但是他倍受阻力。这个过程是一位智者、不屈的斗士从始至终想要贯彻下去的。何燕江的故事更侧重讲孔子的方方面面,那是一个大而全的故事。电影跟着孔子的灵魂展开,过程讲得多一些。
 
世界博览:你对靠演技弥补票房的这个说法怎么看?专家认为剧本稍弱,但是周润发演得太好了。
 
胡玫:剧本弱,戏不错,那只能说明导演好啊。当然,周润发的表演的确精彩,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浸透着儒雅、风度。可以说,周润发的表演是对孔子一次化骨还魂的演绎。
 
 
世界博览:电影设计的颜回之死很打动人,但会不会太艺术化了?
 
胡玫:颜回之死是一段非常电影化的表演。我们毕竟是电影,所以要找一些篇幅和段落展现电影的才华和电影才有的语言。颜回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典型人物,我们把众多弟子的特点都归结到他身上。根据《史纪•孔子世家》和《论语》,我们对颜回有所改造。对颜回这个人物,我认为他集中了72贤人的精神。我相信,正是因为有孔子的这些重要弟子,儒家思想才能发扬广大,传承至今。颜回用生命从冰窟里抢救书简的段落烘托了他对中国文化不惜的生命追求。
 
刊发于《世界博览》杂志2010年第4期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