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文明传承第三届公益国学亲子夏令营圆满结营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5-08-11 23:29:11
标签:

立德树人·文明传承第三届公益国学亲子夏令营圆满结营

来源:“尼山圣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闰六月十八日壬子

          耶稣2025年8月11日

 

2025年盛夏,由尼山圣源书院和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公益国学亲子夏令营,在朗朗书声与浓浓温情中,于8月4日上午圆满落下帷幕。一场庄重而充满文化韵味的结营仪式,为这十天的成长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成长印记与温暖回忆。

 

一、 结营仪式:文化传承的庄重礼赞


 

在悠扬的暖场音乐与师生风采的映衬下,第三届夏令营结营仪式在明德堂隆重开启。主持人深情开场,向莅临的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家长、志愿者以及最可爱的营员们致以诚挚问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尼山圣源书院院长赵法生先生,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理事长沈师源先生,丹阳市委巡查组组长马伟先生,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陈洪夫先生,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秘书长刘丹女士,资深国学培训导师、诚己国学院创始人钱锦国先生等嘉宾领导出席结营仪式。

 

 

 

经典启幕,致敬理想与先贤:仪式在全体肃立、齐唱《礼运·大同篇》中拉开序幕。孩子们清澈而坚定的合唱声回荡在明德堂,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天下大同”社会理想的千年追寻。这穿越时空的经典之声,涤荡心灵,为整个仪式奠定了崇高而深远的基调。随后,全体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三鞠躬礼。“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一刻,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在庄重的礼仪中得以赓续。

 

 

 

光影回顾,重温感动:一部精心制作的夏令营回顾短片,将十天里的点点滴滴——专注的晨读、活泼的课堂、温馨的亲子互动、快乐的户外时光——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成长的足迹与收获的喜悦,现场掌声与感动的泪光交织。

 

殷切寄语,期许未来:赵法生院长的致辞,既是对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的肯定,更是对孩子们未来持续学习国学、传承优秀文化的深切期许。字字句句,饱含关怀与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二、 风采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生动演绎

 

结营仪式的高潮,是孩子们精彩纷呈的才艺汇演,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与热爱。

 

 

 

《半山听雨》· 四艺交融: 古琴的清幽、书法的遒劲、茶艺的雅致、绘画的灵动,在《半山听雨》的意境中完美交融。五仁班的营员们化身小小艺术家,沉浸于传统文化的美学世界,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与心灵的盛宴。

 

 





 

经典传唱与诵读: 琅琅书声穿越时空。各班级的经典篇章诵读展示,展现了孩子们扎实的国学功底和对先贤智慧的初步理解。一仁班同学将《千字文》谱成悠扬的歌曲,三仁班则用唱诵演绎《笠翁对韵·一东》,让古老的文字焕发出崭新的韵律之美。四仁班铿锵有力的诗朗诵《少年理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激荡着少年们的壮志豪情。

 





 

活力绽放·多元风采: 二仁班孩子们带来的歌舞《我的纸飞机》,用纯真的童心和轻盈的舞步,编织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搏击社团的同学们则以充满力量的表演,展现了中华少年的阳刚之气与蓬勃朝气,诠释了传统文化刚柔并济的生命力。

 

 

 

《礼》· 仪态之美: 志愿者老师们带来的手势舞《礼》,以优雅的肢体语言,将“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具象化。每一个手势,每一份姿态,都是对“礼”的生动诠释与无声传承。

 

三、 荣耀时刻:感恩付出,致敬成长

 

成长的路上,离不开引路人、支持者与同行者。结营仪式特别设置了隆重的颁奖环节,向付出者致敬,为成长加冕。

 

 

 

优秀营员: 沉甸甸的结业证书,是对营员们十天努力与坚持的最好肯定。这不仅是一个终点,更是他们未来持续探索传承文明的起点。

 

 

 

优秀志愿者: 台前幕后,处处是他们忙碌而温暖的身影。志愿者代表道出了奉献的真谛: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点亮了自己。

 

 

 

优秀教师: 是他们,将智慧的甘露浇灌进孩子们的心田。教师代表谈及看到孩子们朗诵《少年理想》时的欣慰,以及“优秀教师”称号背后沉甸甸的责任与教育初心,令人动容。

 

 

 

 

 

爱心家长: 孩子们安心成长的坚实后盾。爱心家长们上台领奖,他们的无私奉献与暖心陪伴,是活动得以成功、温暖得以传递的关键。

 

四、 十日回眸:成长足迹,心灵收获

 

结营仪式的华彩乐章,正是十天夏令营生活积淀的缩影。回顾这宝贵的时光:

 

经典为伴,对话圣贤: 孩子们沉浸在《弟子规》、《千字文》、《孝经》、《中医三字经》等经典篇章中,通过诵读、讲解、吟唱,感受汉字的精妙与先贤的智慧,在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

 

礼仪熏陶,德行并重: 从日常的待人接物到仪式中的庄重行礼,中华传统礼仪的浸润,帮助孩子们涵养“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淑女风范。

 

多元体验,全面发展: 除了经典学习,丰富的活动如艺术体验(琴棋书画)、中医课程、活力运动(搏击)、团队协作等,让孩子们在多方面得到锻炼,身心愉悦,全面发展。

 

孝亲课堂,情感共鸣:老师以深情的话语讲述感人的孝亲故事,课堂氛围变得格外凝重而温暖,孩子们在感动中深刻理解了“孝”的真谛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字句,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爱与责任。

 

亲子共餐,孝亲升温:孩子们亲手为父母打餐,并恭敬地喂父母第一口饭菜,亲情在无声的侍奉与共享中流淌、升华,成为滋养心灵的温暖一课。

 

师生情深,友谊萌芽: 老师们倾囊相授,耐心引导;营员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十天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与纯真友谊。

 

部分照片:

 

 

 

 

 

 

 

 

 

 

 

......

 

暂别尼山,薪火永传

 

当手势舞《礼》的最后一个动作优雅定格,第三届公益国学亲子夏令营也正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十天虽短,意义绵长。尼山脚下,圣源湖畔,我们共同见证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见证了少年理想在诵读中飞扬,更见证了无数默默付出者汇聚的温暖力量。这些关于传承、关于成长、关于爱的瞬间,已化作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愿这个夏天的相遇,让“礼”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让“孝”的温情在每个家庭中延续流淌,让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照亮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衷心感谢尼山圣源书院与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搭建的宝贵平台!

 

感谢所有授课老师、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谆谆教诲!

 

感谢各位家长的信任、陪伴与无私奉献!

 

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热忱投入与默默坚守!

 

更要感谢每一位可爱的营员,是你们的认真、热情与成长,让这个夏天如此璀璨夺目!

 

暂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让我们带着尼山的书香、圣源的智慧、同伴的友谊和师长的期许,将传统文化的温度带回家,将成长的力量带向远方。

 

第三届公益国学亲子夏令营到此圆满结束!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盛夏,尼山再会!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