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射礼”培养君子品德
作者:杨晓玉
来源:“孔子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闰六月十五日己酉
耶稣2025年8月8日
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运动让人强身健体,也让人纾解压力、修身养性。在古代,人们的运动项目便已经是多种多样。其中,“射”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项活动也被孔子纳入“六艺”之中,成为君子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才能和技艺。
射以养性
射是中国传统的射箭运动,“射”,本义为射击。《说文解字》中说到:“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弓弩的发明最初是为了狩猎和保护族人。
双翼铜矢簇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射”这一活动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逐渐变得休闲化,也更具趣味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之间便流行着名为“秋狝”的户外活动。“狝”即指射猎。正如《礼记•月令》所载:“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执弓挟矢以猎,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秋高气爽时节,此时的田场射猎活动深受古人,尤其是王公贵族的欢迎,成为他们放松身心、强健体魄的方式之一。秋狝传统历代延续,尤其是在元、清两朝,它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被视为一种“军事演习”。
射以观德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不再仅仅为了狩猎打仗拉弓射箭,而是将其作为观察个人品德、提升个人修养的一门学问。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以观德”,射箭的过程就是陶冶情操、反躬自省、不断进取的过程。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观乡射的故事:
孔子观于乡射,喟然叹曰:“射之以礼乐也,何以射?何以听?修身而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将安能以求饮?《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所中以辞爵。酒者,所以养老、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辞其养也。是故士使之射而弗能,则辞以病,悬弧之义。”
于是退而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焉。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列延,谓射之者曰:“奔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得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曰:“幼壮孝悌,耆老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在此位。”盖去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耄期称道而不乱者,在此位。”也盖仅有存焉。
射既阕,子路进曰:“由与二三子者之为司马,何如?”孔子曰:“能用命矣。”
在孔子看来,“射”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能观照人的德行。德行有亏者,如败军之将、亡国之君,皆无资格参与射礼。“射”也蕴含着“寻找”之意,象征着在引弓发矢之间寻求内心的方向。因此,射箭时需心志端正、气息平和,身体挺拔稳固,执弓沉稳,目标精确,方能一矢中的。
孔子博物馆开展“乡射礼研学体验课程”及射艺体验活动,将知识讲解、“三番射”展演与亲身体验相结合,在增加体验感的同时,突出射礼的文化意义。
秋日正当好,一起来孔子博物馆,体验“乡射礼”,在一搭一射中感受弯弓射箭、箭矢破风的豪情,在一张一弛中感悟君子“以射立德、以射修德、以射观德”的情操。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
《立秋了,看古人如何玩转秋天》《射礼探析》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杨晓玉】品读《大学章句》与《朱子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