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著《儒家伦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出版

作者简介
张浩,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任职于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从事哲学研究,主要关注儒家哲学、正义思想及家风家训。近年来致力于梁漱溟思想研究,发表《梁漱溟先生与佛教界的交往因缘》(《中国宗教》2023年第5期)、《梁漱溟佛学修养及其阶段特征》(台湾《鹅湖学志》第71期)及《共学同处,一起向上——〈梁漱溟往来书信集〉读后》(台湾《鹅湖月刊》2021年第6期)。著有《儒家伦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
内容概要
笔者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中心,以华社、华商、文士、华校、政府等为考察对象,利用常见的文献和稀见的华文碑铭、口述访谈、纪念特刊等资料,以较合理的论说架构,系统而又全面地研究了明末以来近四百年时间里儒家伦理在新马弘传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作者概括了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的本土化呈现出这样四个特征:一从传播群体来看,儒家伦理的在地化呈现出日常资生事业为主通俗教喻形态为辅的特征;二从传播语言来看,儒家伦理的在地化呈现出多元媒介用语表达的特征;三从传播途径来看,儒家伦理的在地化呈现出教材与课程两相配合的特征;四从传播结果来看,儒家伦理的本土化呈现出新马国家价值观念认同融合的特征,并归纳出儒家伦理在传播接受过程中的三点启示:措诸事业、有容乃大与群伦认同。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南海海洋文化与海洋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的经济伙伴
          
第二节  遣使互访、睦邻友好的政治友谊
          
第三节  求同存异、包容互鉴的文明交流
          
第四节  友爱互助、和谐共生的伦理情谊
          
第二章  华人移民南洋经过、原因及形态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历史上华人移民南洋的经过
          
第二节  历史上华人移民南洋的原因
          
第三节  历史上华人移民南洋的形态
          
小  结
          
第三章  早期新马华社与儒家伦理的弘传载体
          
第一节  庙宇
          
第二节  义塚
          
第三节  会馆
          
第四节  宗祠
          
小  结
          
第四章  新马华商与儒家伦理的弘传方式
          
第一节  个体生存伦理
          
第二节  家族互助伦理——庆德会
          
第三节  企业伦理与企业家精神
          
小  结
          
第五章  文士与儒家伦理的弘传途径
          
第一节  驻新领事文官的创办文社
          
第二节  南来士绅的倡建孔庙学堂
          
第三节  南洋儒者的普及宣扬儒学
          
小  结
          
第六章  新马华校对儒家伦理的弘传与实践
          
第一节  早期华校与儒家伦理
          
第二节  校训校歌与儒家伦理
          
第三节  华文教材与儒家伦理
          
小  结
          
第七章 马来西亚华教对儒家伦理的弘传与践行
          
第一节  华教对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灌输
          
第二节  华教对华文教育平等地位的争取
          
第三节  华教对兴学育才观念的践行
          
小  结
          
第八章  新加坡政府对儒家伦理的弘传与推行
          
第一节  中学对伦理道德观念的灌输
          
第二节  家庭对伦理道德观念的承传
          
第三节  社会对伦理道德观念的弘传
          
小  结
          
结束语  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的本土化特征及传播规律
          
参考文献
          
附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