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统盛衰,予有责焉 ——行义同学曲阜研学总结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4-03-15 22:44:41
标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统盛衰,予有责焉

——行义同学曲阜研学总结

来源:“建阳石庵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二月初五日丁丑

          耶稣2024年3月14日

 

 

 

 关于天气

 

这次在山东,有很多新奇的体验,比如说在结冰的湖面上玩,打雪仗之类,还包括饮食方面,算是相当北方特色了,自己曾经在天津都很少这样天天吃面食。

 

 

 

岱顶,白雪皑皑

 

耐住这里的严寒,真的非常考验毅力,尤其是在天气最冷的那几天,在零下十几度的户外一站站一天。我啥时候受过这罪啊,算是相当猛烈了。张平老师说来到曲阜,冬天来有冬天来的意义。尤其是在颜子林路边打不到车的那天晚上,手机电量告急的时候,真算得上饥寒交迫。站在那里立马就想到了孔子周游列国时候的种种际遇了。在那个时代,冻死饿死的百姓比比皆是,像我们这样子挨挨冻或许才是那个时代的常态。我的感受力是有限的,因此在这个时候,稍微有一点切身的体验,立马就更理解的孔子与他所受的磨难了,也就立马能想到之前自己接触过的那些穷苦百姓的样子。这个时候,自己对于孔子的理解自然也不仅停留于书本上,对于看过的百姓命运跌宕,也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老爹的到访

 

因为父母都在关注我们的研学,孔林那天,父亲偷偷地从天津坐动车赶来和我们相会,给我意外之喜,晚上又赶动车回去,期间和我们相处的时间不过三四个小时。现在越想起来越觉得感动,我们对于父母的付出永远比不上父母对于我们的感情深厚。自己还在想着元旦回天津只能待两天时间太麻烦了,父亲却愿意奔波一天时间只为了来见自己一面。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与付出,甚至让自己觉得十分惭愧,因为无以为报。

 

 

 

在孔林,老爸突然"袭击"

 

 斯文在兹

 

我们每天早上迎着阳光走在曲阜的街道上,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能看到那些曾经只在书上出现过的古迹:陋巷、周公庙、颜子庙、舞雩坛……有太多东西值得去驻足了。这片圣贤过化之地,给人的感觉是完全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站在泗水河边,看着大河汤汤,历史的积淀与厚重感是最明显的。在那里,自己心中就像过电影一样,看见河畔的茅草屋变成水泥房,马车成了汽车,孔子也曾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后这里又被无数的瞻仰者踏足。终于,我们也踏上了这一片圣地。

 

 

 

坐在泗水边

 

在孔子墓与孔庙前,自己更能够感受到这一份文化的重担,香案之后供奉的不是别人,而是道统的象征者。因此看到孔子时,给我一种肃然起敬之感。在孔庙和孔林的感受有一部分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当我深揖时,感觉自己拜的不仅仅是孔子一人,而是千古的文化道统和历史上前赴后继的后来人。面前的塑像在我眼中无比沉重丰厚。

 

 

 

孔庙大成殿前

 

三孔景点是此次曲阜研学的重点,我们用了大部分时间准备这方面的资料。孔林的讲解资料是我负责的,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感慨非常之多,其中:文革时期三孔发生的种种对我的冲击是最大的。千百年来士人的精神寄托遭受了侮辱,尤其是孔林所遭遇的浩劫,几千座墓葬被翻了底朝天。曾经的人们,仰慕孔子的精神,自发聚集在孔墓附近,形成了“孔里”,但是两千年后将孔林中数千墓葬盗掘的也正是这些孔里的村民,这是多可悲的故事啊,当看到这些内容时,浑身发抖,脊背发凉。圣人说:“人心惟微,道心惟危”,我对于这句话突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人们的欲望被激发时,竟会恐怖到如此地步,能够数典忘祖、尽弃所学,这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不可不慎。

 

虽然那个时代距离我们不到百年时间,但是好在现在的三孔,已重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圣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我对它的理解是:孔子的“无得而逾焉”是因为那超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价值“可逝也不可陷也”,或许会在一个时代被迫害,但它本身的光明却不会因此暗淡。路依然还在那里,等待后人的踏足。

 

 

 

行走在孔林内

 

另外我准备了汉魏碑刻陈列馆的讲解内容。汉魏碑刻背后的故事非常之多,自己对于这些故事从不了解到了解,本身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对比陈瀚豪的孔庙东西庑讲解内容而言,这些只是之后我的学习中或许并没有什么大用处,但这个准备的过程让我对于金石文字本身有了很大的兴趣。石头本身因为有了文字而被赋予文化的记号,它所承载的就是千年前的文化,再经过时光的筛选留存至今,在许多石碑上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到古人曾经肆意挥洒笔墨的样子。这样的感受与收获对自己而言不可谓不丰厚。

 

 

 

在孔子博物馆

 

 宇宙的语言

 

在来曲阜的动车上看完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用最稚气的书名,却讲着最深邃的天地法则。这一本书,我在几年前看过一遍,当时读完之后,评价是“不如《斗罗大陆》”如今再看此书,许多地方都让自己心头震颤。其中讲到“顺着预兆而行”、“当真正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时,全世界都会合力帮助你”、“宇宙的语言”、“万物皆为一物”……在这一路上,我经常想起这些内容,也想要试图从这些预兆中看到宇宙的用意,大到关于生死的预兆,小到下雨前的乌云,都和宇宙的语言环环相扣。自己努力地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宇宙的语言”,这个过程十分奇妙,当自认为发现了一些宇宙的语言时,心中是无比激动开心的。

 

 

 

在泰山上打雪仗

 

在孔子墓前我们行了三拜礼,行礼前张平老师作为书院代表说了几句话。那时,有一只小鸟从树枝上跳下来,站在供桌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当我们行礼的时候,小鸟又从供桌跳到栏杆上,吃着栏杆上供的蛋糕,拜后,那只小鸟停了几秒,飞走了。当时自己非常感动,因为我觉得小鸟就是孔子,孔子来见我们了!

 

在孔子墓前读《论语》时,自己心中也想着“有孔子在听着呢”。读《论语》时语速比较快,不能细细理解其中的内容,因此心中的触动还是比较有限的。我很迫切地想要感受到什么,但是却始终差点意思,这是自己此行最大的遗憾。

 

 

 

在孔子墓前诵读论语

 

顺便讲到夜访颜子墓地的经历,这是我印象非常深的一站。在大晚上,在寒风呼啸中,寻寻觅觅终于找到颜子墓,却发现颜子林大门紧闭,又被管理员告知不得进入。之后发现颜子林的侧门居然没有上锁,张平老师说:这就是上天的安排,不然就不会给我们留下一扇掩着的门。对此我触动非常之大,因此当张平老师说这一切是老天的安排时,十分激动,这不就是宇宙的语言吗?

 

 

 

颜子庙中的陋巷井

 

在崇儒书院,广毅老师特地讲到了“天之未丧斯文也”这句话。我们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浸润其中,这本身就是上天的安排。天之未丧斯文也,自己才能受到四书五经的影响,若不然,这些经典或许也会像乐经一样湮而不出。既然老天选择让我们接触四书五经,那么就一定有它的用意,一定是希望我们可以借助经典与圣贤在某些方面有所作为,或是文化事业有所承担,或是个人境界有所成就……可能性非常多。我愿意相信这一份上天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统兴衰,“予”有责焉,这也是宇宙的语言,不同人对宇宙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是能正确地解读,终究是少数而困难的,自己需要继续努力地学习“揣度天意”。

 

 

 

在岱顶的孔子庙前与张平老师合影

 

 前赴后继

 

在其实在研学的途中我想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古往今来的道就像是一扇弹簧门,一开始它大大地向世人敞开,人们看到其中的光明大路,因此愿意一个个地向其中走去,每人走过这一扇弹簧门时,门都会被推开一点点,让后来的人有更明确的方向与动力,但是这一扇弹簧门毕竟在慢慢关闭。孔子的出现,将这扇门重新敞开到最大,之后的颜曾斯孟等等人借着孔子推开大门的机会看到了其中的世家之美百官之富,于是他们也一起坚定的走进了这一扇大门,走上那一条属于道统的大道。在他们之后,弹簧门依旧缓缓关闭,历代始终有少数人看见了大门中所透出的光,于是也摸索着朝着大门的方向走近,每个人经过此门时都微微带一把,让这一扇门打开一点,可是却再也没有人像能够孔子一样把这扇门重新敞开,让后人再次看到其中的美丽,因此大门始终在慢慢关闭。到了我们现在,这一扇门或许已经将要闭合了,闭合的大门再想打开就不那么容易了,处于这个道统之门即将闭合的时代,要透过门缝看到大门里的美丽是很难的,但是至少曾经的圣贤告诉过我们,在门里有真正值得奉献一生的东西,因此我们也希望像那些先贤一样,挤过这个门缝,尽所能的将这个一扇门再打开一点,不让它在我们手上闭合。这么理解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身上的责任,要做的就是努力撑住这一扇道统之门以待来者,这一份责任一向是士人代代相传,而未来它们就会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多希望能够成为这一代人的中流砥柱之一啊,但是真的可以吗,这一份志气自己是缺少的。

 

 

 

与周泓逸在南天门

 

在这一路上我们拜访了很多先贤陵园,他们大多都是孔子的“后来人”,其中最有名的自然要数孟子。在孟子墓前,我看着孟子的章句,再抬头看孟子的墓碑,心中依然不敢相信,那样一位人物真的就出现在面前。在孟子墓前读孟子,感受和平时完全不同:其中的嬉笑怒骂,都让我心生惭愧,因为他在拼尽全力捍卫于儒家的道统,尤其当看到孟子的义正言辞与义利之怒之时惭愧之心更盛,那一句句话好像就是在批评我一样,甚至觉得还没有资格站在孟子的面前,那个当下的自己特别迫切地想要做一点事情,不负先人的教诲。

 

 

 

在孔府

 

 德不孤必有邻

 

拜访长辈和一些学堂,算是此次山东之行最大的收获之一。尽管说曲阜是我们的精神故乡,不过到底也还是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下火车,遇见了来迎接我们的乐慷老师,他陪着我们一起走了好几天。网络上的网友到了现实,成为“同道中人”,这可真是一件很魔幻的事情。在与乐慷老师的交流中受益匪浅,如夫子与六经、明清时期的尊孔等等,都给自己很多启发。

 

 

 

大家与乐慷老师在鲁壁前的合影

 

在曲阜国学院和段院长一起吃饭,参加春耕园的冬至宴会,参与崇儒书院的课程,三所书院的同学一起讨论经典,春耕园的德振同学用假期时间参与我们的游学……现在自己回想起这几天美好的故事依然不禁莞尔,气温零下十几度的地方因为有这些长辈与朋友的用心对待让自己非常温暖。之所以一见如故,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是受经典浸润的“夫子后学”,是同龄人,也是同道中人,或许有不同的观点,有各自的为学侧重,却依然有惺惺相惜之感。这样的接触也给了我自信“我们也很不错,值得这些前辈和同学们如此对待。”

 

 

 

参加春耕园的冬至活动,向师长敬酒

 

这次拜访的三个书院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而我们自然也有我们的与众不同——实践。在这之前我的认知是:书院确实有很多实践的内容,但是并没有明确概念,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在有了与同龄人的对比与交流之后心中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不同教育之下的学生呈现的生命状态,不同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的是什么,各自的利弊又有哪些……给了自己非常多的思考。

 

 

 

在崇儒书院,三所书院会讲

 

对比另外三个学校,我们通过实践养成的动手能力或许就更强一点,通过动手与用心感受从而对家乡与农民培养出了情感,在石庵书院学习有更多的见闻与体验,因为这方面的见识体验多了(农耕动手也好,调查采访也好)感受力更强一些,更容易去感通一些与圣贤经典精神方面的联结。包括在师生关系等方面几个书院之间也会有很明显的不同,我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但是对比其他书院而言就少了一些对老师的尊重。

 

 

 

与曲阜国学院的同学们交流

 

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有侧重就会有薄弱,在经典义理方面的学习我们对比另外几个书院就会有所欠缺了,我认为一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经典是根基,需要打得更牢靠才能走得远,这样的交流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不恰当的用词哈,毕竟我不觉得自己曾经的学习方式就是“乱”)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地看到自己的薄弱与优势,在同样的时间下,精力要如何分配。而且现在我可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看待所学与所受的教育,求同存异真的非常重要,在这些对不同的书院教育参访中学习到了很多,看到了不足,也更加自信。

 

 

 

与春耕园同学在冰湖上

 

 关于泰安

 

我们在泰安只度过了两天半的时间,对于这座城市的感受并不是很深,但是看到的岱庙、泰山,却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冲击。岱庙的建筑估计是截至目前最让自己震撼的,巨大的牌坊,高耸的宫墙,古老的壁画……都让我心生崇敬。现在的我心中对于高远的精神还没有具象的认识,这种情况下高耸的建筑通过外在就能够给予很强烈的震撼,心生敬畏。

 

 

 

和同学们在岱庙前合影

 

在岱庙与泰山大家的状态更放松的多,主要也是因为准备的并不多,便以游览的心态参观这些景点。大部分时有说有笑,并没有思考什么“高深的问题”,当然这也是另外一种体验。泰山上的摩崖石刻很多,其中的内容有不少让自己激动(尤其是一些对联,写得实在是太好了,看了心里心潮澎湃)。对比之前在武夷山看到的一些摩崖石刻,泰山的石刻的确更有内涵、更加丰富,这种有内涵的摩崖石刻一旦读懂了就会非常开心。在下山路中,张平老师给我们指了一方他很喜欢的摩崖石刻——“既雨晴亦佳”有内涵也有极美的意境,尤其是那种洒脱又随遇而安的感觉,让我“如获至宝”。

 

 

 

既雨晴亦佳

 

爬泰山,我一马当先冲上山顶,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从十八盘到了南天门。在爬最后一段路程时,坐在南天门的台阶上,再看着人们气喘吁吁的登上最后一级台阶,自己心里莫名感动,只是想到了中庸里面的一些语句,“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我并不知道这一句话的内涵是什么,但是自己登上泰山,从山脚坐车到徒步登顶,就像是一只蚂蚁努力登上巨人肩膀,在那个时候我能感受到的是泰山的厚重与包容,滋养生灵发育万物的宏大气象,自己的心被他所震撼,心量因为他而被“强行扩充”。

 

 

 

大家一起看摩崖石刻

 

站在山顶尽管看不清山脚的城市,但是依然感觉到整个人都开阔起来了,一定程度上似乎能够理解那些古人站在山巅时的心态。站在这种地方立刻就会觉得心变得通透许多,写出来的诗句气象都会变得开阔不少。

 

 

 

岱顶风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