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学”第十五次会读记录
           
来源:“春秋公羊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西元2020年8月2日
           
          
时间:2020.7.26
           
          
1、夫人姜氏归于齐。
           
          
A归者,大归也。
           
          
B诸侯公子大臣
           
          
桓公十五年: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入恶。归者,出入无恶。
           
          
C讨论夫人有罪无罪
           
          
何休:弃归例,有罪时,无罪月。(宣公十六年)
           
          
徐彦:“弃归之例,有罪时,无罪月”(文十五年)
           
          
孔广森:“凡来归,无罪时,有罪月”(文十五年)
           
          
段熙仲、陈立、何休 认为夫人无罪书月。
           
          
王闿运笺曰:以罪而归之。
           
          
D三传中关于夫人归的内容
           
          
公羊:妇人谓嫁曰归(隐二年);直来曰来,大归曰来归(庄二十七);杞伯曷为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内辞也,胁而归之也(成九年);
           
          
榖梁传: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从人者也。(隐二年、成五年)
           
          
左传:冬,杞伯姬来,归宁也。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庄二十七)。
           
          
2、 季孙行父如齐。
           
          
段熙仲认为此处时间未名。
           
          
释例:聘例时,为录入
           
          
陈立:行父有无罪不明。
           
          
3、莒弑其君庶其。称国以杀何?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
           
          
称国 :举国以明失众。
           
          
书时:所闻世小国卒月葬时。(正例)何注:例时略知。
           
          
孔广森:“此当蒙上月,其不日者,从小国始卒例”。(陈立:何义甚明,不必如孔说。)
           
          
略之:批判性,非常例表达。
           
          
讨论三世:
           
          
孔子上推12公 治理对象为鲁国内部君臣。
           
          
隐公下推12公 何休超越董仲舒 内外例 祥内略外,鲁国 诸夏 夷狄 不断往外。
           
          
夏,邾娄鼻我来奔。邾娄鼻我者何?邾娄大夫也。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以奔无他义,知以治近升平书也。所传闻世,见治始起,外诸夏,录大略小,大国有大夫,小国略称人;所闻之世,内诸夏,治小如大,廪廪近升平,故小国有大夫,治之渐也。见於邾娄者,自近始也。独举一国者,时乱实未有大夫,治乱不失其实,故取足张法而已。
           
          
4、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
           
          
A、继弑君不言即位
           
          
据庄公元年经传注所言,在《春秋》中,国军被弑杀,为继体之子隐痛哀伤,不忍心书其即位。
           
          
B、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
           
          
据桓公元年经传注疏所言,此处书“公即位”,是为了著公之恶,这一做法在讳其实的同时,又不过分显露,体现了讳言与事实之间的张力。
           
          
C、 不言“即位”
           
          
宣公倭非子赤之子,为文公的弟弟或者庶子,则继被弑之子赤,当有臣子之道,且不当言即位,但由于实篡弑君位的缘由,传文不加“子”发问,显示无臣子之道,经文书“公即位”著明其篡弑之恶。
           
          
D其意也
           
          
陈立引王引之《经义述闻》以为“其意”上脱“如”字。
           
          
E杀其辞
           
          
《通义》以为桓、宣同罪,桓无王而宣有王,“于桓示法,从同同可知”,所闻世杀其辞也。陈立以为“义或然也”。
           
          
王:张三世第一层 恩义 角度  孔子回溯 上推还是下推:无王无天子。所闻世恩义深重,说的较隐晦。
           
          
杀:读Shai,省略之意。意思是前面已经说过现在不用说了。
           
          
石:孔广森对于三世的理解可能不同于何休。
           
          
5、 公子遂如齐逆女。
           
          
A不去“公子”为讥不亲迎之文;
           
          
B正常讥丧娶应该去“公子”(应有贬文,贬宣公);
           
          
C去公子不得成其贬文(嫌因弑君贬公子遂而非贬宣公)
           
          
D陈立:“三月已逆女,上尚有纳采诸礼在前,①丧娶已明,又不待贬绝而自现者也,②不必再去公子,又恐触讳,仍不见其贬丧娶之文”。又云:“此与内大夫出聘文同言如,皆是君使之文。③若绝去如当书公子遂逆女于齐,嫌为贬公丧娶矣,故仍作常刺言如也”。
           
          
E时间
           
          
不亲迎例月,重录之。亲迎例时。(隐二年何注)
           
          
段熙仲:书时。
           
          
王闿运:逆女例时。
           
          
                               记录人:冯静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春秋公羊学”第十四次会读记录
【下一篇】【钮则圳】孟子性善论的汉代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