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二讲,郭齐家主讲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传统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03-21 19:13:40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传统

原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第二讲 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传统

来源:中国孔子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二月廿九日丁丑

          耶稣2023年3月20日

 

3月2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系列讲座第二讲“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传统”,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603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辛亚民主持。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在人民大学立德楼603教室进行,线上则通过腾讯会议、B站、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视频号同步直播。

 

讲座开始,郭齐家教授指出,本次讲座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教育的剖析为主要内容。

 

郭齐家教授首先提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使命。他认为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丰富灿烂的文化是靠教育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中国传统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制度上,还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的价值取向上,都提供了一整套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独创性的东西,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模式、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学风。面对当今社会深刻的人性异化、精神下陷、意义丧失、生命迷茫等人类内部危机,中国传统教育尤其是儒家的精神与智慧有助于唤醒人类对天道、天命和道德人格典范的敬畏,赋予人之所以为人最深沉和坚定的心性力量,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安身立命的意义,是21世纪中华民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之路上的珍贵思想遗产。

 

郭齐家教授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传统教育的讲述可以具体从三方面予以说明。

 

 

 

图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形成和演变上,郭齐家教授认为,首先,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大系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经久的影响,即西欧、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而从教育来看,严格地说,也许只有西欧和中国才形成了一套复杂多样的教育系统。

 

其次,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来看,了解西方教育史也是对19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一种共性的认识。然而我们绝不能因此而低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西方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希望从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以补救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病。通过对中国传统教育历程的追溯,郭齐家教授认为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形成、奠基时期;秦汉至宋明时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辉煌时期;清代开国直至近代,中国传统教育出现了衰微的倾向;20世纪以来,“重建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

 

此外,中国传统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包含:中国儒家的传统教育,中国道家的传统教育,中国佛教的传统教育,近代西方教育科学传入后形成的传统教育,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中国众多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通过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创新形成的传统教育,中国无产阶级的传统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老解放区的教育实践,以及1949年后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形成的传统教育。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贡献及其特征上,郭齐家教授认为,中国教育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育实际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是教育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历史。

 

首先是教育实际,包括历代的文教政策、措施、教育制度与选士制度、社会上的教育变革以及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活动等,它的发展和演变受当时政治、经济及哲学、科学、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郭教授认为,从教育实际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文教政策是社会政治、经济在教育上的直接反映,是统治阶级教育的直接体现,它依靠国家的权力决定学校教育制度与选士制度的发展方向与特点。并分别从文教政策发展、教育制度、私学发展、书院发展以及选士制度予以具体说明。

 

其次是教育理论,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发展来看,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先秦阶段、汉唐阶段、宋明阶段以及明清之际。进一步,通过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贡献和教育价值观的透视来探讨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还可以从综合观、辩证观、内在观三个方面予以澄明。

 

 

 

从儒家教育精神中重寻文化自信自强上,郭齐家教授指出,现在我们人类不仅面临着外部危机还面临着深刻的人性异化、精神下陷、意义丧失、生命迷茫的内部危机。此时,儒家的积极作用便显现出来。儒家的教育思想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发奋立志,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弘扬孜孜不倦、临事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气概与宽广胸怀,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统一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教育传统,在官学、私学、书院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考试制度中逐一体现出来。

 

郭齐家教授认为儒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内核是成德之教、功能在于改善政治与风俗,其背后的核心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天道天命观。最后郭教授回归主题,点明今日所讲“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传统教育”,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度理解中华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追本溯源。

 

讲座最后,郭齐家教授对有志青年予以期许,希望每个人心中有山河,心中有宇宙,心中有父母,心中有圣贤,心中有家国天下,心中有我们的民族精神,心中有我们中国人的本心、本性。

 

辛亚民副教授对郭齐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做了简要的总结。随后线下同学踊跃提问。郭教授就“往日之私学与今日之私学所追求的差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