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十八期开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02-26 18:18:06
标签:《孟子》通讲第二十八期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十八期开讲

来源:“孟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正月廿四日癸卯

          耶稣2023年2月14日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2023年2月12日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28期举行。本期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杨海文教授担任主讲人,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魏衍华研究员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刘昭担任主持人。本期活动在线上举行,约有60余位学友参与了活动。

 

 

 

讲读环节中,杨老师主讲《告子上》11.6至11.8章。

 

11.6章孟子正面阐述自己的性善论。公都子列举了三种不同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论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正面阐述了自己对于性善的理解。杨老师认为,对“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几句的理解,非常重要。杨老师对这几句的解释是:“人性的实情是可以变为善良的,就是所说的人性善良。若是变为不善良,不是才质的罪错。”同时,杨老师认为,本章最关键的是“心·情·性·才”这四个概念,心是指人心;情,知实情;性,讲的是性善;才,指才能、良能。这种良能是以善良为自己的方向。我们通常说孟子“即心言性,由心善言性善”,在本章鲜明的体现出来。

 

11.7章继续讨论性善,解释了人的表现为什么会有善与不善的差别。杨老师解读到,上天平等地将“才”赋予每个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岁收沦陷、淫溺了自己的内心使然。本章还提出“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者”,从口有“同耆”、耳有“同听”、目有“同美”,推出心亦有“同然”,认为心之“同然”就是理,就是义。口之“同耆”要以易牙为标准,耳之“同听”要以师旷为标准,而心之“同然”应以圣人为标准,因为圣人是充分实现了“才”的人。在讲到易牙的时候,杨老师还强调“读《孟子》,可知易牙善调味;读孟学史,当知易牙乱齐国。”应当全面的了解易牙这个人的形象。

 

11.8章继续讨论性善。杨老师引述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对“日夜”、“旦旦”、“平旦”、“旦昼”、“牛山”、“几希”,以及“平旦之气”、“夜气”、“浩然之气”等关键词语的解读,对本章义理作了深入解读。

 

最后,杨老师总结到,无论是读《孟子》,还是做《孟子》研究,应该将文献讲成故事,将故事讲成事故,将事故讲成思想,将思想讲成修养,此即在文献中博观约取,此即在文献中深造自得,此即在文献中尽心知性,此即在文献中优入圣域。另外,思与行也很重要,思入经典,是为了行在世间;所以事上多磨练,性上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讲读环节结束之后,魏衍华研究员就通讲内容做了补充。

 

 

 

互动环节,在主持人刘昭博士的组织下,魏衍华研究员、宋立林教授分别就自己的感悟和问题作了发言。杨老师对听众的疑惑,给予了详细的回应。

 

(详细内容请见稍后发布的《孟子》通讲第28期讲录版)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29期将于本周继续举行,请随时关注公众号信息,欢迎广大学友踊跃参与!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