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以开新”:王船山《大学》 研讨会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12-09 13:10:11
标签:《大学》 研讨会、王船山、返本以开新

“返本以开新”:王船山《大学》 研讨会

来源:“船山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一月十五日乙未

          耶稣2022年12月8日

 

 

 

2022年11月26-27日,王船山《大学》 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会议旨在推进船山哲学尤其是船山《大学》学的研究,对王夫之的原创性思想,全局性视野加以抉发,并以此为切口,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加以反思。

 

 

 

朱承教授

 

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朱承教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对线上线下的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朱承教授指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自冯契先生以来,素有重视船山学研究的传统,近年来也在船山学研究中做出了颇具意义的贡献。本次会议的召开,对船山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区别于学术界召开的传统会议,本次会议议题集中,围绕王船山的《大学》诠释思想展开,有助于实现智慧的交锋与碰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术工作坊专业化,高效化的特质。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许家星,梁涛,陈畅、高海波,程志华,邓辉)

 

大会主旨发言由同济大学陈畅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邓辉教授担任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河北大学程志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许家星教授与清华大学高海波副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梁教授从《大学》切入对儒学的理解,指出当今讨论儒学,首先应超越狭隘的道统论,统合孔孟之道与孔荀之制;程教授则对船山对朱子《大学》思想的嗣衍加以关注,船山一方面表现出对朱子《大学章句》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在“知行关系”,“格物致知”等六个方面有所发展;许教授则聚焦于《读四书大全说》对饶双峰《大学》道论的批评,指出船山自觉地站在朱子学内来理解朱子,评判朱子后学,故就其四书学而言,视之为明清朱子学者当无问题;高教授则从朱子、船山管窥宋明意志说的展开,从船山的批评可以看出其对心的意志面向非常重视。相较朱子,王船山对意志的讨论更深一层。但受到朱子影响,王船山的心与志不是先验的存在,只有性理才是先验的终极价值原则。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专家学者于线上线下共聚师大,围绕“《大学》的定位问题”、“《大学》的三纲领问题”、“《大学》中的格物致知问题”、“《大学》中的诚意问题”、“船山或《大学》思想的政治向度”、“船山哲学的多维向度”、“船山对儒学的转进”、“宋明理学、新儒家与《大学》”、“《大学》中的正心问题”等九项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充分体现中国当代船山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徐波,谭明冉,蔡家和,陈赟,张昭炜,陈力祥)

 

台湾东海大学蔡家和教授以《唐君毅论朱子诠释<大学>之经子关系》为题进行报告,指出不同于朱子有意建构一新体系,唐君毅力求《大学》原意,通过重新订序以求合乎《大学》的原来精神,尽管我们未必全面接受,但需要对其贡献加以接受。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陈力祥教授对朱子、阳明“格物致知”诠释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二者向外和向内的分歧,并强调船山主张“内思辨与外学问相结合的认识论道路”,将二者加以圆融,丰富发展了“格物致知”的思想。

 

南开大学谭明冉教授则从入手,指出船山坚持以性或理来正心,用已正之心来调节意念之生发,实质上仍是以道心约束人心。他令正心先于诚意,这与其“复礼”先于“克己”相一致。

 

武汉大学张昭炜教授则从修身的角度对《大学》援引《诗经·淇澳》加以分析,指出其保留有修身的内外两个向度、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以及道德与审美并置。《淇澳》修身有道德与审美的双重面向,后世儒学在继承时,有道德抑制代替审美的倾向。

 

复旦大学徐波副教授则以儒佛交涉看熊十力对王船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船山辟佛的进路加以梳理,指出熊十力“归宗《大易》,平章华梵”的儒佛判释有气来源,而牟宗三的“圆教”思想则更进一步对其加以发展,达到“各自纯净,各自丰富,各自限制”的境界。

 

 

 

刘梁剑教授

 

会议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苟东锋副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邓辉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回顾了本次会议的论文主题,指出目前船山学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学术研究景象,逐渐摆脱了以往的研究范式,为诸位学者提供了平等自由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较多涉及跨学科交叉研究,表现出学术的多样性。邓老师以“精细”、“精熟”、“精神”三个关键词对船山学研究的新范式加以概括,鼓励超出“观点”和“主义”的争论,就材料进行细致的辨析。尽管在方法论、概念辨析与范畴演绎的理解上,仍然有待突破,邓老师强调船山学研究已经开始突破地域化、工具化,并不限于政治化,带来了船山学研究的新气象。在方法、概念与范畴对船山《大学》思想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从平民化的角度对船山“八条目”的诠释加以分析,指出我们需要更多发掘船山超越地域、超越时代的普遍性意义,并祝愿船山学发展能欣欣向荣。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