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七期开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11-09 15:45:18
标签:《孟子》通讲第十七期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七期开讲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月初八日戊午

          耶稣2022年11月1日

 

 

 

2022年10月29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17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陈岳担任主讲人,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担任与谈人,孟子研究院孟学与地方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曹巍巍担任主持人。因疫情防控原因,本期活动在线上举行,约有6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主讲人陈岳博士

 

讲读环节,陈老师主讲了《孟子·离娄上》第7.1至7.10章。

 

7.1章论治国当“善”“法”并重。孟子指出,再高明的工匠,如果没有一个尺度、标准,也难以做出好的产品;同样,治理国家,即使有好的心愿,如果没有一套法律制度,也难以达到好的效果。由此孟子得出结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强调要“善”“法”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7.2章和7.3章都谈论了“仁与不仁”的问题。孟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两种:仁与不仁。仁是尧舜的方法,不仁则是幽王、厉王的方法;夏、商、周三代之得天下是由于仁,其失天下则是由于不仁。

 

7.4章提出了儒家一个十分重要的修养原则——“反求诸己”。孟子认为,一切行为如果没有好的结果,都要多反省检讨自己。

 

7.5章论身、家、国、天下的递进关系,孟子在这里凸显了修身在道德实践中的优先地位。

 

7.6章论“不得罪于巨室”。从此章我们可以看到,孟子不仅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孟子倡导王道仁政,反对以力服人,是理想主义者;但在具体推行王道仁政时,孟子也不乏现实的考虑。

 

7.7章论仁者无敌。孟子认为,在天下无道的今天,小国如果不愿服从大国,就应效法文王,倡王道、行仁政,因为仁者无敌,仁者必能统一天下。

 

7.8章论“自作孽,不可活”。孟子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失败是自身造成的,具体讲就是由于人们违背仁造成的,由此再次强调了仁的重要性。

 

7.9章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强调,得民心首先要顺民心,“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想要得民心,还要长期的努力和准备,就像久病之人要用陈年艾草,如果平时没有储存,那就永远也得不到。

 

7.10章论“居仁由义”。孟子认为,仁是人的“安宅”,义是人的“正路”。行不行仁义、礼义,完全取决于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到,便是十足的自暴自弃。

 

 

 

与谈人殷延禄老师

 

讲读环节结束之后,殷延禄老师就通讲内容做了点评和补充。

 

 

 

主持人曹巍巍

 

互动环节,在主持人曹巍巍的组织下,线上听众就自己的感悟和问题积极发言讨论。陈博士、殷老师对听众的感想与疑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心得。

 

(详细内容请见稍后发布的《孟子》通讲第17期讲录版)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18期将于本周六下午继续举行,欢迎广大学友踊跃参与!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