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儒学在巴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5-20 19:25:41
标签:儒学、蜀学

“蜀学”:儒学在巴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法大国儒”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四月二十日癸酉

          耶稣2022年5月20日

 

2022年5月16日晚七点,中国政法大学名家论坛第二百七十九讲暨儒学讲坛第一百零九讲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如期举行。本次学术讲座的主讲人是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舒大刚教授,主持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王心竹教授。主题是《“蜀学”:儒学在巴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名家论坛第279讲暨儒学讲坛第109讲

 

本次讲座舒大刚老师以时间为线索,分三部分为我们梳理了“蜀学”在历史上的流变过程,并详细讲述了“蜀学”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部分,舒大刚老师介绍了什么是“蜀学”、“蜀学”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四川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舒大刚老师认为,蜀学是巴蜀文化的灵魂,它与中原学术互动发展,与齐学、鲁学、晋学、楚学等地域学术共同构成中华学术宝库。蜀学是以儒学为主调,兼容道、释,同时与诸子百家和谐共处的兼容并包、集杂成纯的庞大体系。

 

第二部分,舒大刚老师着重介绍了“蜀学”流变的“七个时期,四大高潮”。其中“七个时期”分别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初和晚清民国。“四大高潮”分别为先秦的孕育、两汉的初盛、两宋的第二次高峰和晚清民国的第三次高潮。舒大刚老师认为,蜀学从先秦时期与中原学术并行发展,到晚清民国迎来第三次发展高潮,虽然经历过低迷,陷入过低谷,但是千年“蜀学”的发展,仍然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一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舒大刚老师从制度创新、学术贡献、信仰体系、经典体系和核心价值五个方面介绍了“蜀学”的成就。其中“蜀学”在制度创新方面有三点成就:一为文翁石室、二为周公礼殿、三为孟蜀石经;学术贡献方面易学、文学、史学勘称独步;同时“蜀学”信仰体系中“三才一统”和“五行相生”的观念,对道教的形成和汉唐王朝博大包容祭祀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影响;在经典体系方面,“蜀刻十三经”影响了中国儒学1000余年来的经学研究;与此同时,“蜀学”将儒家与道家思想结合起来,创造性构建了“道德仁义礼”的价值体系。

 

舒大刚老师认为,“蜀学”中这些别具特色的创新和创造,长期与中原学术互补互动,一道推动了中华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当代学人应当继承巴蜀重教兴文、兼容并包的传统,重振地方学术,重构儒家经典,重树巴蜀信仰,重阐核心价值,再造新蜀学。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经典体系、信仰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贡献来自巴蜀学人的智慧和胆识。

 

 

 

“蜀学”的简单介绍

 

在讲座点评与提问环节,王心竹老师感谢舒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博大精深的巴蜀文化。随后与会的学者、老师和同学围绕本次讲座的内容提出了问题,舒大刚老师耐心地为大家进行解答。

 

至此,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名家论坛第二百七十九讲暨儒学讲坛第一百零九讲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的参与人员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