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举办 “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1-11-17 17:58:24
标签:中国儒学史、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

第一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举办 “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月十一日丁卯

          耶稣2021年11月15日

 

2021年11月13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张昭炜教授召集的第一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专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研究员、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正副审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张锦枝副研究员、扬州大学程海霞副教授、湘潭大学周丰堇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郑泽绵助理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这一主题,就张昭炜著《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以下简称《缄默》)展开讨论。武汉大学研究生单珂瑶、韩文菁、李欣、张昕芃等以及线上人员共同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吴根友主持。

 

 

 

李存山老师的主题报告题目为《开发中国儒学的缄默维度》。报告指出:《缄默》是一部潜而默识、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创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潜而默识”自先秦孔子颜渊授受开始,是中国哲学史中时断时续的缄默维度传统;也可以说《缄默》是作者长期深入研究阳明学与方以智思想的结晶。《缄默》源于作者在北京大学完成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氤氲一气似初春——儒学中静的深度体知及透关》,报告由杜维明先生、夏晓虹教授指导,评审成绩为优秀,李存山老师是评审专家组成员。通过对比《缄默》与出站报告,李老师指出报告“氤氲一气似初春”“静”“体知”“透关”含义统摄在“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由此拓展出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基本特征,这反映出作者思想发展的轨迹,以及作者“开发”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学术情怀。

 

二、从现实意义而言,李存山老师通过对比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思想发展来说明。李老师揭示了张先生思想的三个方面:第一,动。新文化时期,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静,西方传统文化重视动。与此不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战时期,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张先生特别重视阐发中国文化“动”的哲学精神,刚健中正,自强不息,勇猛弘毅,应对此间危难。第二,静。张先生青少年时期,心契扬雄的“默而好深湛之思”,后期重视周濂溪等主静派。第三,动静互补。张先生亦重视动静和谐(如濂溪的“动极而静”“静极而动”)。综上,张先生的思想包括正(动)、反(静)、合(动静互补)三个方面,显示中国文化刚柔相济的特征。在和平年代,《缄默》回归到中国哲学重静、动静互补的传统,阐发扬雄的默湛之学,开掘“氤氲一气似初春”,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另外,讨论中国哲学的缄默维度,也有其戒浮去躁、贞定自我的现实意义。

 

三,从学术创新而言,《缄默》注重文献史料与哲学思想的结合,兼取“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表现出“创见”与“创建”两个特征。“创见”是指采取了以明代儒学诠释先秦儒学的总体特征。黄宗羲认为“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缄默》以精微的白沙学、阳明学、船山学、密之学等为主体,诠释先秦的孔、颜、孟之学。创见的内容包括渊、根两种隐喻;主静和持敬两种功夫;生命、道德与艺术三种境界等。“创建”是指作者试图开创儒家文化的新维度,这个维度的深度阐释始于阳明学,并可呼应孔颜默会的传统。顺此拓展,构建出扬雄、濂溪、慈湖、文山的道统谱系。针对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提出该谱系中未包括荀子、董仲舒、朱子等传统的大儒,作者又进行了补充。即便如此,这个谱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扬雄到濂溪、文山到白沙、屈子到朱子、船山。另外,还需考量《远游》注在整个朱子学、船山学体系的地位,缄默维度仅仅是一种维度,还是隐晦的本体,需要进一步研究。相比以缄默统贯儒学的谱系,“儒家哲学的缄默维度”是否更为稳妥?

 

与谈人的发言围绕“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展开。方旭东指出:《缄默》在议题、文献和中国儒学研究对象上有较大的突破和探索。王正认为《缄默》汇集了作者对功夫论的研究与体悟,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是“张昭炜版的中国儒学史”。程海霞认为思考缄默维度有助于三个方向的突破:一是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二是对自我道体本性的反省;三是有助于三教思想和世界文化的交融,在统一性的基础上展现其差异性。周丰堇认为:《缄默》揭示的缄默维度是一种体证宇宙本体、万物一体的原初体验,不同于日常动静之静,而是极静而动的境界,揭示了儒学道统显性维度背后的隐性一面。郑泽绵认为《缄默》重写中国儒学史,是“独标新解”与“方学重光(方以智哲学的新发展)”。

 

针对《缄默》的学术创建,方旭东指出:全书以“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为题,其构建的学术谱系重点却在明代,对于宋代较为薄弱,魏晋南北朝、隋唐缺位,应该发掘这些薄弱及缺位时代的人物和材料。王正指出:作者试图构建出缄默维度视野下的中国儒学发展脉络,但是将“缄默维度”作为“道统”,与传统儒学“道统”去对抗,存在较大的构建难度。张锦枝指出:《缄默》在结构上设计了七条明线和七条暗线,明暗之间相互渗透交叠,互有联系。但在人物选择方面,如江右王门选择庐山与思默,而没有选择他们的老师念庵;南宋心学代表选择慈湖,而没有选择他的老师象山,这与主流的儒学史不同,显示出作者的关注点和偏爱。程海霞指出:《缄默》以功夫论的范式为媒介,进入儒家的内部,从古讲到今,形成了一个纵贯的线索。这造就了一个开放的面向,有利于厘清儒家功夫论的边界和核心。缄默维度的道体呈现的形式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偏向,涉及儒道关系。周丰堇指出:从颜子“三月不违仁”,以至宋明理学的慎独、研几等功夫体验,其中有一致的缄默维度功夫。郑泽绵指出儒家与道家缄默维度的相似性,如《道德经》“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针对《缄默》的学术创见,方旭东指出:《缄默》运用了大量前人未曾发掘或较少使用的文献材料,如研究周濂溪时的《东阳楼记》,研究王阳明功夫论时使用“九声四气歌法”等,较有特色;在对中国儒学史人物研究上,将扬雄、文天祥、胡直、万廷言作为重点部分,构建了极具个性特色的哲学体系。王正认为:作者尝试构建一个缄默维度的哲学框架,《引言》提出三个基本特征,作为判断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三法印”;通过全书的不断诠释,在《结语》部分,延伸出二十五个基本特征。基本特征过多,可能会产生发散性太强,导致冲散理论体系性的问题。缄默维度的言说本身就是一个难点,本书在言说缄默维度时使用了“蓝洞喻”等比喻,比喻的引入是否会削弱现代哲学的学术话语清晰性与严谨性追求?张锦枝认为:《缄默》在内容上偏重气论,本书对三教都有涉及;视角比较独特的,缄默的角度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可以称之为大众视野之外的“幽暗世界”,立足于幽暗世界的大门也是向更光明的世界敞开。程海霞提出:《缄默》兼具由内及外和由外及内的角度,注重与具有缄默特征的文化文明进行沟通,在世界文化中为功夫论寻求合法的范式。周丰堇指出:从日常的显性维度过渡到缄默维度,需要透关的功夫,西方学者对原初体验的描述都存在着一个外在的神秘主宰者,具有外在性;中国儒者则通过功夫修养,从内心达到超越的境界,具有内在性。郑泽绵指出《缄默》“材料翔实”的特点,指出缄默维度是否会导致独占性,即缄默维度功夫的路径是儒学唯一的、最深内核的路径吗?

 

在提问环节,针对线上观众的提问:“缄默维度强调主静和默会,它和刚健是否可以构成一体两面的关系”,张昭炜以万廷言的一首诗回答:在缄默维度中,主静和默会是手段,刚健真动是目的,包含动静互补两方面:“人从向进论精进,我觉年来退有功。退到心源无尽处,始知真进在潜龙”(《缄默》,第318页)退(主静)如压缩弹簧,退藏于密,愈退藏,密体愈深入,如弹簧压得愈紧,其储蓄的生发之力愈强劲,愈能刚健真动。

 

吴根友总结,认为每位发言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正提出了《缄默》所做的两个努力,即儒学哲学史和建构以缄默维度为根基的哲学,展现了《缄默》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张锦枝以“气论”为主的讨论,显示出缄默维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程海霞将儒学缄默维度与现代西方知识论比较,为中西文化互通提供了新视角。周丰堇揭示了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不可说、不可见的修身养性的功夫,从本体的体认角度来揭示缄默维度,视角新颖。郑泽绵提出“方学重光”,亦值得进一步思考。当然,在讨论中,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比如周代金人铭文“三缄其口”与孔颜默会的关系、知识论与功夫论融合、如何理解方以智思想世界的缄默维度等,这将在后续工作坊中继续讨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