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主讲“从何炳棣、杜维明之争重思儒家仁、礼关系”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1-02 18:14:27
标签:何炳棣、杜维明、梁涛

梁涛主讲“从何炳棣、杜维明之争重思儒家仁、礼关系”

来源:“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九月廿七日癸丑

          耶稣2021年11月1日

 

9月12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成立。作为高研院成立系列活动之一,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处、湖南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岳麓书院讲坛之“人文大家谈传统文化”专题系列讲座。10月14日,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国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梁涛先生线上开讲“从何炳棣、杜维明之争重思儒家仁、礼关系”。凤凰网全程直播,在线听众达40.2万人次。

 

讲座伊始,梁涛教授便指出,孔子论“仁”,存在以“成己安人为仁”“以忠恕释仁”以及“克己复礼为仁”三个不同维度;孔子论“礼”,则包含等级名分、伦理规范、礼仪礼节等不同含义。在仁、礼关系上,孔子既“以仁释礼”,也“以礼成仁”,呈现复杂面向,目前学界用“以仁释礼”或“仁本礼用”来理解孔子的仁、礼关系是不全面的。进而,他从三方面展开深入解读:一、从何炳棣、杜维明之争谈起;二、《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释义;三、仁学三维与仁、礼关系。

 

一、从何炳棣、杜维明之争谈起

 

梁涛教授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的争鸣,表面上源于何炳棣、杜维明两位先生对该章的不同理解,背后却有着更深的思想根源。两位先生关于“克己复礼为仁”的争论,实际反映的是对于仁、礼关系这一儒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

 

关于“礼”,杜维明先生认为:“儒家的理想社会不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抗争性的社会,而是一个约法三章,互爱互信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是由一批有共同信仰的人共同组织及其参与的有机群体(organic community)。通过这个群体生活的经验,个人也得到自我完成。因此,礼对个人不是一种外加的束缚,而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渠道。通过适当的礼,无论坐、立、行、止、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可以达到人我两相和悦的境界。”何炳棣先生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论述,他说“从历史家的观点,杜氏所描绘的儒家社会不但在古代中国,即使在举世所有古今高度文明的国家,都从来未曾实现过”。为何二人会对传统社会尤其是儒家的“礼”产生如此大的分歧?何先生并不认为这是专业背景以及论说方式的不同,而是判定为治学方法的问题。例如,杜维明先生不同意将“克己”理解或译为“克服自己”,而是释“克己”为“修身”。何先生认为,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何先生看来,杜维明先生是通过曲解,有意回避了礼束缚、压抑的一面,而只强调其主动、发展的一面,进而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但这一画面与历史实情实在相去太远。

 

梁涛教授总结道,何、杜两位先生真正的分歧,不在“克己”而在“复礼”,不在于文字的训释,而在于观念的差别。杜维明、刘述先所论实际代表了目前哲学界的主流看法,即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不是礼,相应地,真正继承孔子的是“道性善”的孟子,而不是倡性恶的荀子。这种看法经过反复论证已相当成熟,形成一套完备的言说方式,被研究儒学的学者广泛接受,鲜有人质疑。何炳棣先生从外部进入,凭长期学术训练,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看法的片面和局限,于是提出质疑和反驳。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对儒学充分的研究和积累,对儒学的复杂性也缺乏自觉,虽然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由一个片面走向另一个片面。

 

梁涛教授认为,孔子对于仁、礼关系的理解,实际存在着“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的不同进路,前者强调的是以仁的精神去理解礼,以仁的内在自觉去践行礼,后者则主张通过建构礼义秩序来实现仁;前者是一种道德化的仁,后者则是一种政治化的仁。《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主要是从“以礼成仁”来论述仁,是政治化的仁学。由此入手,方可对“克己复礼为仁”章做出正确的解读。

 

二、《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释义

 

梁涛教授对《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进行详实阐述,指出“克己复礼”的“克”,当训“胜”,即克制、战胜之意。“己”是克制的对象,主要指人过度的欲望。“克己”即克制己欲。部分学者,训“克己”为“己能”,与语境不符,不可取。“复礼”指复兴礼乐秩序,由于礼乐秩序消除了争夺、混乱,维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物质财产,所以可称为仁。“克己复礼”就是仁,不过它强调的不是克己复礼的过程而是结果,是说通过克制己欲以恢复的礼乐秩序即是仁;“克己复礼”就是通过建构合理的政治秩序,维护民众的生命财产、福祉利益,从而成就仁德。“克己复礼为仁”章所论实际是“以礼成仁”,好的制度即是仁。它是孔子仁、礼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这一思想的是荀子,而非孟子。以往学者将“克己复礼为仁”理解为修身,或者认为恢复周礼,都失之片面。只有从荀学的进路出发,才有可能对本章做出正确的解读。

 

他强调,在孔子那里,仁虽然是最高理想,但仁的实现往往还要依靠礼,“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并存。立足于“以仁释礼”,孔子往往强调道德自觉和德性的完善;侧重于“以礼成仁”,孔子则重视等级秩序和政治功业。孔子论仁实际存在着不同的维度,从道德修养上讲,他以成己爱人为仁;从政治制度上讲,他以维护礼乐秩序为仁。前者是道德化的仁,后者是政治化的仁。如果说孔子因为管仲维护华夏礼乐而称许其为仁,那么对于颜回则希望他能复兴礼乐而实现仁。这里的仁显然是政治性的,是说复兴礼乐秩序即为仁。孔子是对“复礼”与“归仁”是做了区分的,少数君子复礼,天下之人归仁,是其基本逻辑。

 

三、仁学三维与仁、礼关系

 

梁涛教授强调,孔子创立儒学,将仁、礼的关系作为儒学的基本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往往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学的起伏兴衰。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更多学者开始主张仁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实就孔子来说,仁和礼都是含义丰富的概念,故其论及仁、礼关系也呈现多个面向,而并非只是“以仁释礼”或“仁本礼用”一个方面。孔子论仁,既要求成己安人,视仁为内在的道德精神,将此精神向上提,往外推,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义务,也以忠恕释仁,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还以“克己复礼为仁”,通过建构合理的政治秩序而成就仁。仁学三维中,成己爱人是信念和理想,忠恕是新的原则,克己复礼则是以三代礼乐为借鉴的制度建构。孔子想要建构的是一个等级秩序,凭此秩序,仁的理想才可实现。所以孔子是重礼的,他又是以礼为本。

 

孟子与荀子两位大儒对于仁学三维各有所取,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发展儒家仁学。在孔子那里,仁、礼的内涵比较复杂,又存在“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的不同进路,孟、荀各取一端,从不同角度对仁礼的关系作出进一步探讨,建构起不同的思想体系,所以他们与孔子都有接近的一面,也有偏离或缺失的方面,不好笼统说哪位更接近孔子,我们需要从孟、荀的角度来更全面地理解孔子。

 

孔子试图统一仁与礼,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仁、礼关系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为突显。如果突出了仁,就有可能淡化、削弱礼的等级秩序。在传统儒学中,由于横向平等秩序尚未建立,“仁者,爱人”的理念只能通过纵向等级秩序来落实和实现,仁所蕴含的人格独立和平等精神不仅难以得到保障,还会被异化。而经过转化,忠恕由道德原则上升为政治原则,仁成为礼的原理、法则,仁的内在原则与礼的外在原则才可以真正贯通,所建构的是横向的平等秩序。此秩序不再是维护上下有差、尊卑有序,而是人的自由、平等、独立。凭此秩序,儒家爱人的理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得以彼此贯通,仁学三维获得真正统一。

 

近二个小时的讲座,梁涛教授从何、杜之争谈起,进而对《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详细释义,论述儒家仁与礼的关系。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论据充分、逻辑缜密。让我们对孔子的核心思想,对“仁”、“礼”等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对仁、礼的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