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传政】先秦思想奠定传统政德文化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8-10 22:23:09
标签:传统政德文化

先秦思想奠定传统政德文化

作者:尹传政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六月十八日壬午

          耶稣2020年8月7日

 

政德,最早出自《论语》,曾这样描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意思就是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政德就是指古代官员的从政操守与品德。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传统政德是随着国家而产生,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代的到来,以儒家为首的众多学说思想家纷纷提出了国家治理的思想,使传统政德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根本上奠定了传统政德的思想文化基础。

 

“家天下”“家国一体”的思想成为传统政德文化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政德文化发展的始终。夏朝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形态,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国家也由此诞生,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由天下大同、人人共享的思想被“家天下”的思想所替代。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分封制度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而以血缘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宗法制度理应成为了维系“家天下”局面的纽带。因此,“家国一体”成为夏、商、周朝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为国就是为家,为家也是为国,家国不分。官员治理国家就是分内的事情,应该的担当和责任。所以,这种“家国一体”的理念常常体现在以后官员中对国家的那种担当精神,如“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尤其是在后来不同时期的家训中都把国家和社会责任作为对子女为官担当使命的教化,如《颜氏家训》在《涉务篇》中就教育后代要做好六个方面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办也。”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成为了传统政德的价值追求。以民为本思想在先秦时期有众多论述,尤其是儒家对其进行了充分阐述。儒家提出了民众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依靠力量。《尚书·五子之歌》提出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因此,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决定了一切,《孟子·离娄上》就强调,“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荀子更是形象地把民众的力量比喻为民水与君舟之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因此,儒家明确提出要依靠民众,就必须要为民众服务,优待民众的思想。孔子就指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可见,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所以,从政者始终将“爱民”“顾民”作为衡量执政的标准。

 

先秦时期修身正己思想被政德文化视为古代从政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为官必须具备两项基本能力才能够胜任官位:一是具有思想修养,二是做官的本领。如孔子在《论语·里仁》提出为政者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忧自己有没有职位或职位高低,而是要担心自己有没有胜任这个职位的本领,做官要具备相应的品德与才能,否则就不能胜任其官位。

 

儒家思想首先强调做官之人就必须品行端正,“以修身为本”。这在儒家思想家看来,从政者必须加强自身修行,才能达到为官的效应,才能领导其他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当政者如果能端正自己的行为,对于为官从政之事来说还有什么困难?如果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怎么去端正别人的行为呢?否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孔子认为要实现正己,就要通过不断地“克己”“修己”。对于克己修身的途径,孔子等思想家提出:依靠自己的修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有意识地加以选择,使自己迅速提高道德修养,如《论语·里仁》就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述而》就提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以后的从政者都把修身视为做官的根本,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便可知道。

 

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也对为官之人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其中,内圣外王则成为评价从政者能力的标准。《庄子·天下》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一语,“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同样《左传》中强调的立德、立功、立言亦表达了“内圣外王”的意思。孔子更是主张为政者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在孔子看来,为政者要实行“仁”,即“爱人”才能达到施政的效果。同样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显然,为政者,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儒家学者曾子在《大学》中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显然,有着较高的思想境界,并实行亲民、爱民,是从政的基本要求。这些为官的要求成为以后历朝历代执政者追求的目标。

 

先秦时期的廉政思想为后来的从政者提供了洁身自好的标准。孔子认为,俭朴是人具有好品质的前提。“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孔子认为廉洁俭朴最终对于从政者爱民具有重要意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大意是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同样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要想治理天下不能强加改变自然规律,而真正的智者在顺其自然的同时去掉奢靡,以实现治理目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可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去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而道家另一名思想家庄子也强调廉洁对于个人名节的重要性。“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由此可见,廉洁对于从政者而言,事关自身的品行和名节。以后的从政者都以廉洁为自己道德品质的体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