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付 著《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三册“宾主”出版暨自序、题跋

栏目:
发布时间:2019-04-24 20:28:46
标签: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张德付

张德付 著《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三册“宾主”出版暨自序、题跋

 

 

 

书名:《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三册 宾主

作者:张德付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内容简介

 

宾主主要是处理与陌生人之间关系的礼仪模式,换言之,宾主是社交活动的基本模式。本书旨在讲明宾主之礼,全书分为宾主名义、宾主交接之道(基本原则)以及宾主交接之礼三大版块。

 

宾主名义主要包括宾主概说、宾主与五伦等内容,详细剖析宾主的基本意涵,以及宾主与五伦之间的差异。

 

宾主交接之道主要阐明宾主交接时,所应遵循的对等、自卑尊人、差等、洁净、仁义相接、不参、往来等基本原则。

 

宾主交接之礼,则包括介绍、名刺、相见、庆贺、吊慰等内容。因为公德背后的精神多与宾主之道相通,所以也附属于这一部分。

 

作者简介

 

张德付,安徽宿州人。先后卒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从事儒家经学研究,尤其萃心于三礼,以复兴礼学为职志。

 

目录

 

重建礼乐文化生活(自序)


第一课 宾主概说

宾主名义

宾主资格

宾主与礼


第二课 宾主与五伦(上)

夫妇:相敬如宾

父子:不叙宾主

兄弟:不叙宾主


第三课 宾主与五伦(中)

君臣与宾主

朋友与宾主


第四课 宾主与五伦(下)

出门如宾

礼教双核

宾主、五伦的历史因缘

宾主的意义


第五课 宾主交接之道(上)  

对 等

自卑尊人

差 等


第六课 宾主交接之道(下)

洁 净

仁义相接

不 参

往 来


第七课 介绍

无介不见

介绍之道

寒暄作礼


第八课 名刺

名刺制作

名刺类别

名刺用途

名片交换


第九课 相见(上)

慎择居停

时 节

服 饰

礼 物

辞受取与


第十课 相见(下)

请与辞

迎 宾

先拜父母

接 待

致 谢

回 访


第十一课 庆贺

禀告先人

择 日

延 宾

服 饰

礼 物

喜不失节

节 庆

不宜庆贺


第十二课 吊慰(上)

讣 告

吊 时

吊 服

迎 宾


第十三课 吊慰(下)

赙 赠

不自宾客

吊丧之后

问 疾

慰 问

不 吊


第十四课 公德

自 重

不干扰他人

宽 容

乐于助人

遵守秩序

入国问俗

爱 物

 

跋:百姓日用而知

  

【自序】

 

重建礼乐文化生活

 

民国初年,白屋诗人吴芳吉有诗道:“新邦多丧乱,礼乐久尘埃。”是的,那时候,打倒孔家店、吃人的礼教等呼声甚嚣尘上。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礼(乐可以统摄于礼)就既是中华文化的“心”(民族精神所系),又是中华文化的“身”(攸关社会制度),是中华文化的全副精神与面目所在。两千多年来,作为传统中国人统一的生活样式,礼陶铸着万民的品格,培蓄着民族的元气。然而,百年前的那场运动改变了这一切。随之而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冲击。终于,礼乐的大厦崩塌了,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干净到每个新生的国民仿佛都被抛置于五千年文明的废墟之上,生命的脐带与文化母体割裂开来,被剥离了应有的文化修养,回复到未经化育的原初状态,成为赤裸裸的原人(只有自然生命,而无文化生命),从眼睛里放射出的常常是兽性的寒光。这一刻,历史仿佛回到了原点——天地之始,开化之初。

 

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寓香港的大儒唐君毅基于自身辗转就医的经历,会悟到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消逝,逐渐为西方的生活方式所取代,遂提出重建礼乐文化生活的主张。何谓礼乐文化生活呢?唐先生说:“礼乐文化生活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与日常生活本身成为文化的。而文化亦是日常生活中的,亦是属于自然生命的。”也就是说,礼乐文化生活,是要将人的自然生命,通过礼乐的涵养、浸润,转化为文化的生命;将日常生活,通过礼乐的塑造、融摄,升华为文化的生活。这是何等的敏锐的洞见。值得庆幸的是,世运几经浮沉,而今国势日隆,重建礼乐文化生活也到了最迫切的时刻,每个人心里都涌动着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流淌在血液里沉睡已久的文化因子终于开始觉醒。

 

我们该如何重建礼乐文化生活呢?南宋时代的朱夫子早年沉潜理学,穷究四书,虽不无礼学实践方面的举措,但实未能萃心礼学。直到晚年,朱子才于礼学有一番大的省思。《朱子语类》卷八十四《礼一·论考礼纲领》第一条即云:

 

礼乐废坏二千余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为远,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远近在几时。今世变日下,恐必有个"硕果不食"之理。

 

虽然生于文化肇极的赵宋之世,基于儒家的理想,朱子并不认为那是礼乐和洽的时代,他认为孔子以来的礼坏乐崩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朱子预言后来者必有一番彻底整理,并指明了其方法——拆洗。礼乐有情、有文,识其文者能述,知其情者能作。拆洗就是要据文探情,推本圣王制作礼乐的原理,然后秉此原理,斟酌损益,以期契于世用。因此,重建不是复古,即不是简单地恢复古代的礼乐制度,而是创造性的再现。具体地说,对于那些适合现代生活的礼仪,我们理应加以发扬。对于那些不太适合现代生活的礼仪,我们则要谨慎地本着圣王制作的原理,加以调整使之适合现代生活,然后再加以发扬。

 

生活于这个时代,远离战火,乐享太平,而且正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早在九十年前,梁漱溟先生就曾预言:“我觉得中国之复兴,必有待于礼乐之复兴。”(《朝话·谈音乐》)于是,更幸运的是,身处历史的原点,我们终有机会成为文化的先觉者与先行者,去开启一个文明开化的新时代。《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此之谓也。


【题跋】

 

跋:百姓日用而知

 

读古人书,经常看到一句话,“百姓日用而不知”。细细玩味,会发现它跟风行一时的“启蒙”一词,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包含几许遗憾与一份责任。毋庸置疑,人们常把那遗憾归属于百姓。责任嘛,当然被学者义不容辞地揽去了。我也曾经持这样的观点,也曾经以肩负责任而变得有些自命不凡。

 

然而,我发现自己错了,因为“百姓日用”居然启发了我的“不知”。前贤告诉我们,伦常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对此,我一度坚信不疑。然而,翻开《礼经》(《仪礼》),映入眼帘的却是满纸的“宾”、“主人”。这是为什么呢?研究生毕业(2009年),我选择了工作。工作之余,我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在诵读《礼经》上。夙兴夜寐,俯读仰思,有一日忽然会悟到醴、酒的差异以及“醴宾”的意义(这些思考后来撰成《醴、酒、玄酒——周公制作管窥》一文。此文收入《礼乐中国——首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儿时的生活画面不知被什么东西触动了,瞬间一一浮现在眼前。那是皖北一个普通的村庄。那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常往还的除了同村人外,便是邻近几个村庄的人。邻村人虽是异姓,但不知从何时起,也叙起了辈分,彼此以叔伯兄弟相称。人们活动的核心区域,大概是方圆五里以内的范围。而货郎是唯一不时进入这个范围的外乡人。人们跟那货郎讨价还价时,照例带几分嬉笑。即便生意没有谈拢,若是到了晌午,也会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曾不止一次招待过这些外乡人。那天没有杀鸡具黍,只是粗茶淡饭。父亲兴致很高,热情倒比接待远亲还要多几分。外乡人略显矜持,却也与主人相谈甚欢。临别前,那外乡人慷慨地以货物(两个竹篮子)相赠。宾主之间推了又推,让了又让,最后父亲挑了一个次品留下。这一切,我看在眼里,印在心里,只觉心头涌出一股暖流,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远离家乡,客居在陌生的城市;更没有想到,城市里处处是外乡人,却没有见过那样的人世风景……就这样,在海淀黄庄那十几平米的蜗室里,皖北农人的“日用”为我打开并印证了两千年前的一部伟大经典。这部经典所包含的礼学思想(宾主与五伦是礼教的双核),或许可以消融城市里陌生人之间的疏离与隔阂,在钢筋水泥的画板上,描绘出一幅充满温情的人世风景。

 

谁说百姓是“日用不知”呢?千百年来,他们自觉地遵循着古老的礼仪原则行事。真正不知的是研究礼学的我呀。从此,我明白了,不论是在经典面前,还是在血液里承载着几千年文化基因的每个普通百姓面前,都应该抱有十二分的谦逊与敬意。因为,不知什么时候,经典里的一句话、普通百姓的一个举动又会祛除我在某些方面的无知。古老的经典、悠悠的人世,曾经融为一体,那是先贤留给我们的一幅美好的礼乐风景。从风景里走出来的人,从容优雅,百媚生辉,让人不由得畏而爱之。

 

【注:本文序言、题跋为未删节版】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