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第35辑出版暨目录、编后记
            
           
            
           
书名《原道》第35辑
            
主编:陈明、朱汉民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简介】
《原道》是连续出版的学术思想类辑刊,由“大陆新儒家”代表性人物陈明于1994年创办,被视为中国大陆儒家在当代重新崛起的旗帜和象征。
20余年来,《原道》专注阐扬华夏治理大智慧,专注求解中国治理真问题,秉持儒家立场情怀,兼收社会科学新知,关切公共领域议题,参赞治理秩序生发,日益成为当代儒家思想创发之首要平台和华夏治理正道发明之核心力量。
目前,《原道》每年出版4辑。2012年以来,《原道》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综合性社会科学”来源集刊。
【目录】
            
          
儒学研究
          
【刘九勇】论“仪”作为独立道德形态之可能性
          
【李   政】 两汉经学中“文王称王”说义理建构之检讨
          
【张永祥】汉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整合与变迁
          
【禹 菲  姜广辉】《论语》马融注与郑玄注比较
          
【郑  虹】论《论语义疏》中颜回形象之转变
          
【阎  云】北宋经学构建“治体”理论的逻辑进程
          
【岳贤雷】《西铭》孝论:逆向时间性与自然血脉上的人文精神
          
【单虹泽】从孟子到阳明:“良知”的超越与转化
          
【苏晓冰】从知识到德性:阳明对“知识化”圣人观的反思
          
【吕诗尧】论方孝孺的正统思想
【李阿慧】受命与改制:张惠言《虞氏易礼》的经学归旨
【孙清海】徐复观论儒家孝道
          
 
          
百家论道
          
【柯  岚】《红楼梦》中服装发饰的文化隐喻
          
【敖  英】高丽文人诗中的佛教观:以三位诗人作品为例
          
【巫新华】吉尔赞喀勒墓群遗存的文化意涵
          
【贾永健】人“统治”人何以正当?
          
【白京兰】清代新疆一体多元法律格局之成因分析
          
【王锡柱】合宪性审查的中国路径:一种历史参照
          
 
          
处士横议
          
【伊 万 俞荣根】“儒家思想、中华法系与现代法冶”访谈录
          
【潘  溪  徐永伟】新乡贤:时代特征与法治价值
          
【刘  阳】中国法治框架中“家”与“人”的再调和
          
【吴志航】中国传统社会“家文化”及其当代面向
          
【史玉根】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维护留守妇女群体形象?
          
 
          
【作者简介】
            
          
刘九勇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李   政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张永祥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禹   菲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
          
姜广辉    湖南大学特聘教授
          
郑   虹    福建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
          
阎   云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岳贤雷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单虹泽    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苏晓冰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吕诗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李阿慧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清海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讲师
          
 
          
柯   岚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敖   英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
          
巫新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贾永健    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白京兰    新疆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锡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伊   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籍教师
          
俞荣根   西南政法大学退休教授
          
潘   溪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徐永伟   江苏省司法厅调研员
          
刘  阳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吴志航   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生
          
史玉根   《中国妇女报》编辑
          
          
【编后记】
            
          
这是《原道》总第35辑(2018年第1辑),也是我们获得敦和基金会“种子计划”支持后出版的第3辑。敦和基金会以“百年基金会”为愿景,秉持文化自觉,近年来不遗余力支持传统文化复兴和公益慈善事业,更注重引导慈善理论本土化,功莫大焉。
          
          
本辑“儒学研究”栏目中,刘九勇对先秦“仪”礼道德意涵的发微,李政对两汉经学中“文王称王”说义理建构的检讨,张永祥对汉代社会政治思想的解读,禹菲和姜广辉对《论语》马融注与郑玄注的比较,郑虹对《论语义疏》中颜回形象转变的揭示,岳贤雷对《西铭》孝论人文精神的论述,阎云对北宋“治体”理论建构逻辑的还原,单虹泽对“良知论”从孟子到阳明的梳理,苏晓冰对阳明“圣人观”追问,吕诗尧对方孝孺正统思想的关切,以及李阿慧对《虞氏易礼》经学归旨的考察,孙清海对徐复观孝论的评述,都是从细微细节见传统儒学的大义大局,足资鼓励。
          
          
“百家论道”栏目中,柯岚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追寻汉装记忆,敖英在高丽文人诗中品出了佛教观,巫新华在吉尔赞喀勒墓群遗存中发现了琐罗亚斯德教文化,贾永健对人“统治”人何以正当进行了哲学追问,白京兰分析了清代新疆一体多元法律格局的成因,王锡柱讨论了合宪性审查的中国路径。虽然分属文学、考古、哲学、法学等不同学科,但都有潜在的治道指向与判断。
          
          
“处士横议”栏目中,俞荣根和伊万有关儒家思想、中华法系与现代法冶的对话,潘溪和徐永伟有关新乡贤时代特征与法治价值的思考,刘阳和吴志航不约而同对“家”文化传统与现代命运的评议,以及史玉根有关主流媒体维护留守妇女形象的思考,都具有浓厚的现实关切,都指向了现实治理的改良。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关注《原道》,并且越来越认同或者趋向《原道》的办刊理念。接下来的若干辑,我们在自由来稿中,继续发现了一些好专题,敬请读者诸君垂注。
          
          
新的一年,新的时代,我们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