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厚土——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复兴》出版
           
           -1.jpg!article_800_auto)
           
书名:《大国厚土 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复兴》
            
作者:“文汇讲堂”、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令中国的大国强国之路更加坚实,而内生于中国大地的传统文化,则润泽社会,促使社会和谐相融、稳固前行。绵延两千年依旧有力地给予营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阐扬,如何赋予时代意涵,接续提供治理的价值指引,需要我们深入地探寻。在《大国厚土: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复兴》中,哲学家们纵论儒家等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如何继续发挥其价值,提供社会建设的动力;如何促人修养身心、自由思考,规引人们的行为。通过讲述他们探求哲理、追寻文明之源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哲学在中国当代的发展历程,也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内藏的生生之力。
          
          
【作者简介】
            
          
“文汇讲堂”,沪上平面媒体《文汇报》的大型公益品牌讲座,力邀中外名家、学术精英,以国际视野对国内外热点给予深度解读,与现场听众面对面交流,并以“在场、在线、在版”的融媒体立体方式传播;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复旦大学校设研究院,主要从事儒学研究和传播,以继承和阐扬中华文明传统、探索儒学的学术精神、推动儒学现代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为使命。
          
          
          
【目录】
          
          
传统新生
          
杜维明、倪培民、吴震:世界伦理困境构建与儒家天下关怀
          
郭齐勇、吴晓明、郁振华:“修己安人”在当下社会的创造性转化
          
黎红雷、茅忠群、程霖;传统文化与经济效率
          
安乐哲、姚新中、孙向晨:个人主义与儒学伦理学的互融与挑战
          
谢遐龄、干春松、葛荃:国家治理中的传统文化要素
          
          
哲思访谈
          
成中英:是第三次谈“中国哲学再创造”的时刻了
          
邱仁宗:“跨人文”“后人文”是对人文主义的丰富吗?
          
杨国荣:原创性是中国哲学的话语权之本
          
          
哲人求索
          
杜维明:“做”儒家哲学——人类意义的普遍价值
          
郭齐勇:从“认同”走向生命的实践
          
黎红雷:培育企业家,不做“老板”,做“老师”
          
安乐哲:把“和”带出唐人街的西方儒者
          
谢遐龄:让哲学具有生命,更“接地气”
          
吴晓明:与马克思对话中思考现实
          
王德峰:带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
          
张汝伦:我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童世骏:“业余哲学家”的Memory和思考
          
俞吾金:“不怕荒谬”的幸福的追求者
          
高瑞泉:探寻现代人的观念世界
          
陈卫平:敏于行但不讷于言的冯门君子
          
刘放桐:因为好奇,结了一辈子的杜威缘
          
          
中西交会
          
桑德尔:我需要尖锐的批评
          
伯恩斯坦等:现在正是中国人阅读杜威的好时候
          
赵修义: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在新中国的曲折发展
          
高宣扬:六十年流浪的“此在”
          
追忆普特南:多变还是自我超越?
          
追忆冯契:一位与世界对话的中国哲学家
          
          
后记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晏建怀】朱熹的读书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