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波作者简介:邓洪波,男,西元一九六一年生,湖南岳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国书院史》《岳麓书院史略》《中国书院辞典》《中国书院制度》等。 |
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一辑)出版暨目录
书名:《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一辑,全一百册)
作者:邓洪波主编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内容简介】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士人在儒、佛、道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下,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由唐而历五代、宋、元、明、清,经过近1300年的发展,书院得以遍布除今西藏之外的全国所有省区,数量在7500所以上,成为读书人文化教育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千余年来,因为记录书院的发展轨迹,形成了有关教育、学术、思想、文化、民俗,经济等各方面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书院文献。本丛刊辑录历代成书的书院志、学规、章程、课艺、讲义、(讲会)会录、会纪、同门谱、藏(刻)书目录、山长志、学田志等类型的书院文献125种,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为书院研究提供了基本文献。
【前言】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作爲全國獨一無二的仍在辦學的千年學府,對研究、保護、傳承書院優秀文化,開拓前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收集、整理書院文物、文獻,研究書院的歷史文化,是我們分內之事。在認真考察當今書院文獻的保存與整理研究現狀的基礎上,二〇一五年我們以“中國書院文獻整理與研究”爲題,向國家社科規劃辦提出重大項目招標選題,有幸入選并成功中標。開題以來,整個工作進展順利,現在影印本的《中國書院文獻叢刊》即將分輯刊印,謹將我們的思考記録如下,權作叢書前言。
一、“書院文獻”的界定
“文獻”一詞的出現,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代關於“文獻”一詞的解釋大約有一百餘種,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九八三年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文獻著録總則(草案)》結合現代信息科學和現代文獻的特徵來給“文獻”下定義,將“文獻”定義爲“記録有知識的一切載體”。“記録”包括多種文獻生成形式,例如,傳統的鈔寫、繪、刻、印,現代的光、電、磁記録等。“有知識”突破了傳統的有歷史價值的限制,拓寬了文獻的涵蓋面。“載體”既有傳統的金石、竹木、綿帛、紙,又有現代的磁帶、磁盤、膠片、網絡服務器等,打破了傳統材料的限制。但是,本課題受研究對象和時間範圍的限制,所使用的“文獻”概念僅指“文獻”中的“古文獻”一類,即孫欽善先生在《中國古文獻學》中所説的“由文字記録的書面材料”。而且,從古文獻的基本類型來説,主要側重“傳世古文獻”,輔之以部分“出土古文獻”。
衆所周知,書院起於唐代,歷史悠久,歷代僅新建書院就有七千五百所以上。千餘年來,因爲記録其發展軌迹,形成了有關教育、學術、思想、文化、民俗、經濟等各方面的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書院文獻。但是,“書院文獻”一詞當屬晚近新名詞。雖然李國鈞教授一九九八年鑒定《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時,有“該書專章論述書院藏書、刻書及中國書院文獻書目提要,這可看作是中國書院的第一篇有關版本目録學及書院文獻學的綱目”一説,但“書院文獻”一詞究竟起於何時,尚待進一步考定。目前已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舉辦的“浙江省文獻展覽會”上,“書院文獻”與“選舉文獻”和“檔案”并列同一陳列室(參見《逸經》第十九期,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五日,第四頁;《浙江圖書館志》編纂委員會編:《浙江圖書館志》,中華書局,二〇〇〇年,第一百二十一頁)。可見,最遲在一九三六年底,就有“書院文獻”的稱謂,此時距離書院被廢三十五年。
千餘年來,因爲記録其發展軌迹,形成了有關教育、學術、思想、文化、民俗、經濟等各方面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書院文獻。如何界定“書院文獻”,我們思考的出發點是實際工作,服務於長期的書院資料建設,主要屬於“别類定義”的實踐層面,還有待於上升到理論總結的高度。大致而言,我們認爲“書院文獻”應該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按照記録手段而言,凡是有關書院的鈔、繪、刻、印的文字,以及圖像、音頻、視頻等資料,都屬於書院文獻。
第二,書院文獻就其載體而言,以傳統的金石、紙張、竹木、綿帛爲主體,也有一些現代纔出現的的磁帶、磁盤、膠片、網絡服務器等。就其載體形式而言,主要有刻本、寫本、稿本、鈔本、拓本等,數量之大、種類之多、體系之完備,在世界範圍內均屬罕見。
第三,書院文獻,按照其存在形式,大致可以分爲兩類:專書文獻(包括成本、成册、成卷的文獻)和單篇文獻(收録在其他文獻中的單篇書院文獻,有待析出編輯)。
第四,書院“單篇文獻”,就其體裁形式而言,可以分成碑記、詩詞賦、序跋、書啓、楹聯,以及各種公文、批復等,散見於文集、方志、筆記、類書、家譜、族譜、檔案之中。據抽樣統計,書院單篇文獻的總量當在三萬篇(首)以上,其數甚巨,一時難以一一處理。
第五,書院“專書文獻”,也可以叫做“整本文獻”,據抽樣統計,其總量在兩千種以上,其中亡佚約五百種左右,存世一千五百種左右。書院專書(整本)文獻,可以自成一體,內容豐富,文獻與史料價值甚高,值得整理與研究。已經掌握的信息顯示,成書於宋元時期而今又存世的就有朱子《白鹿洞書院學規》、戴溪《石鼓論語問答》、程端禮《集慶路江東書院講義》、胡師安等《元西湖書院重整書目》等近十種,明代近兩百種,清代則數百種,自成系列,構成一個合符邏輯的完整文獻鏈條。而揆諸內容,别類定義,大致可以分成六種類型:綜合體現書院歷史文化與規制的書院志,反映書院講學與學術活動的書院文集、詩集、講義、會語、語録,反映書院教學的課藝、日記、同門録,反映書院制度的學規、學則、會規、規條、章程,反映書院藏書、刻書的目録等,顯示書院刻書成就的大型學術著作。這些文獻記録著書院的歷史進程及其所從事的文化、教育與學術事業,能夠比較全面、系統地呈現書院的悠久歷史、內部規制、多種功能、文化內涵,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史料價值。
需要説明的是,此次整理工作衹針對“書院專書(整本)文獻”,而不涉及“單篇書院文獻”。理由有三:
一是書院文獻的體量過於龐大,整理研究又處於初級階段,而重大課題例得限時完成,爲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不得不做取捨。
二是單篇書院文獻太分散、規模太大,一時難以摸清家底,而以前又有過一定規模的整理研究。如筆者主持完成的《中國書院史資料》(全三册)、《中國書院學規》《中國書院章程》《中國書院楹聯》《中國書院詩詞》《中國書院學規集成》(全三卷)等,都是書院單篇文獻的分類結集,總字數已經有六百餘萬,可謂小具規模,已經漸爲學術界所熟悉與利用。
三是書院專書(整本)文獻的整理研究相對較弱,寶藏深埋人未知,理應發掘。有關情况,一如前述,此不贅言。
二、書院文獻整理與研究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書院文獻極爲珍貴,是一筆巨大的歷史文化遺産。但由於各種原因,損毁嚴重,其保護現狀堪憂,對其進行系統、集成式整理,加以保存、傳播、利用,自有其學術價值與積極的現實意義。
書院是儒家的大本營,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創新與傳承組織之一。每一種文明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系統和生存方式。唐宋以來,書院開展文化積纍、研究、創造與傳播的工作,將中國傳統的教育、學術、文化、出版、藏書等事業融爲一體,培植學風士氣、民俗風情,養成國民思維習慣、倫常觀念等,貢獻甚大,促進了大一統國家的文化認同。因此,書院是儒家文化、中華文明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對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對於深入理解儒家文化的本質、特徵、運作模式,探求其發展過程的規律及其與中華文明的關係,及評估中華文明在世界中的獨特地位而言,都是一條重要的路徑。
書院文獻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史、學術史的關鑰。書院既是教育組織,也是學術組織,千餘年的書院制度,理論完備,涵蓋面廣,是最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教育遺産、學術遺産。作爲教育組織,唐宋以來,“要讀中國教育史,要研究現在的教育制度,應著重研究書院制度”(季羨林《論書院》)。書院在唐宋以來傳統社會教育史中不但地位重要,而且是其中心議題。作爲學術組織,自宋代學者開創書院與理學結合的傳統以後,書院便與學術互爲表裏,盛衰共命,形成一體化態勢,先後形成程朱理學、陸王心學、乾嘉漢學,乃至新學、西學的盛大局面。對其進行研究,可以進一步厘清書院與宋元明清學術文化的建構、學術派别的産生、學術成果的形成、學術思想的傳播等等之間的關係,推動教育與學術、文化等互動關係的探討。
書院文獻是中國古代政治史、經濟史、文學史等學術領域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書院是在特定的政治、經濟環境與文學世界中形成的,故而其文獻除包含教育、學術方面的重要史料之外,還包括政治類、經濟類、文學類等領域的相關文獻。具體而言,書院與官方政策研究、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書院與地方官僚關係研究、書院學田經濟的研究、書院與商人關係研究、書院的商業化運作、書院詩文雅集活動研究,如此等等,既是書院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古代政治史、經濟史、文學史所應關照的獨特視角和場域。
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可以推進書院學、歷史文獻學、目録學、檔案學、圖書編纂學等學科建設。書院學是一門方興未艾的學科,民國及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兩次書院學研究高潮的形成,都與書院文獻的整理利用密不可分,新世紀出現的“書院走在復興路上”的盛局(《光明日報》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亟需理論指導。但在繁榮熱鬧的表象之下,書院研究因爲資料不足而顯乏力。是爲資料瓶頸,期待全面結集文獻,尋找新的突破,開拓書院學研究的新局面。書院文獻被視作專門性史料而遭受冷落,其史料與學術價值被嚴重低估,實際上,綜合運用歷史學、教育學、社會學、文獻學等多學科研究方法,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對其進行大規模地系統整理與研究,全面認識其特點與價值,可以拓充歷史文獻學、目録學、檔案學、圖書編纂學等學科的發展空間,具有填補學術空白的意義。
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對當今傳統文化及儒學復興有重大意義。自新文化運動以來,歷經七八十年的動蕩、探索和反思,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傳統文化在復興,儒學在復興,作爲儒學發生地與傳播基地的書院也在復興。目前,海外新儒家、大陸新儒家及研究傳統文化的學者業已形成了群體性主張。在此形勢之下,各地書院也都在復興或新建,依托官方的有嶽麓書院(湖南)、尼山書院(山東)、中國文化書院(貴州)等,民間書院更是如雨後春笋,如篔簹書院(厦門)、聖源尼山書院(山東)、陽明精舍(貴州)、四海孔子書院(北京)、桐江書院(浙江)等,還有不少基於現代化技術的非實體性網絡書院,以及依書院精神建立起來的各大學的國學院,發展都極爲迅速。據統計,現在仍活躍的傳統書院達到六百七十四所,非傳統書院(含網絡)達七百一十三所,但是由於歷史經驗不足,存在問題很多,必須求教於古代書院文獻。
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對當今教育改革有重大意義。教育教學是書院的主要功能。書院是當時學者和官府在反思、解决官學教育困難的基礎上産生的,它反對功利主義,提倡反歸身心的通識教育、古典教育。當今的學校教育就其形式及內容而言,被學術界及社會所詬病者遠非一日。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毛澤東、胡適等人就已在反思現代西方的學校教育模式,毛澤東還以湖南自修大學作爲實驗場。西式教育從目標上過分注重知識、技術,忽略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主要導向是功利主義的,導致了師生關係的冷漠;其形式過於機械,極端的制度管理與量化考核,對教育規律是一種嚴重扭曲,從而導致現代教育百病叢生。西方教育模式的弊端,恰恰是中國傳統書院教育之所長。書院教育模式在未來的教育改革中自有其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必須以文獻整理與研究作爲其學術基礎。
書院文獻是極爲珍貴的文化遺産,對其進行整理是一項時不我待的搶救工程。歷代成書的書院志、學規、章程、課藝、講義、(講會)會録、會紀、同門譜、藏(刻)書目録、山長志、學田志等類型,有刻本、寫本、稿本、鈔本、拓本等載體形式,種類較全,學術、史料與文獻價值甚大,是一筆巨大的歷史文化遺産。但由於各種原因,損毁嚴重,其保護現狀堪憂,據抽樣統計,現存館藏有一千零二十餘種,而總數估計也就是一千五百種左右,亟需通過集成整理的方式加以保存、傳播、利用,避免珍貴文獻散落、損毁情况的進一步加劇。同時,大量珍貴文獻被埋没在圖書館、資料室甚至私人手中,對學術文化發展也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書院文獻整理有利於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書院是儒學的大本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書院與孔子一樣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特殊符號,是儒家文化、中國文明區别於其他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標志。目前,中國文化軟實力是比較缺乏的。然而,在歷史上中國却具有强大文化軟實力的輸出,以致最終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其中,書院是最主要的傳播工具。書院早在明代開始,便走出國門,傳到朝鮮(約九百所)、日本(百餘所),以及東南亞各國,甚至歐美地區,成爲當時古代中國向世界輸出文化軟實力的主要途徑,這業已被歷史證明。晚清時期,外國人到中國建立學校,也稱作“書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會書院系統。可見,書院無論在東方世界,還是西方世界都具有巨大的認同感、感召力、吸引力。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將會爲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提供文獻、理論支撑,以及歷史鏡鑒,將向世界更加清晰、完整地再現中國傳統書院的形象,再現中國作爲禮樂文化大邦的形象。
三、關於本書的幾點説明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書院文獻整理與研究”以摸底、影印、點校、研究四者爲基本框架。摸底,即摸清書院文獻的家底,編製第一部書院文獻專題書目。意在揭示書院文獻的全貌,讓學術界知道其真實而大量的存在,并能加以利用。影印,原汁原味、化一爲千,意在爲書院研究提供大型的基礎性文獻,儘量展現其多樣性,嘉惠學林,推動研究。點校,則爲書院研究提供中型的經過精選、分主題的系列文獻。研究,注重學術,重點在書院文獻研究,兼顧書院研究。其目的就是要摸清家底,編製出書院文獻的總目録;以影印、點校兩種方式,整理、公開儘量多的書院文獻,進行文獻學研究,初步將“書院文獻”的體系構建起來。
本書屬於上述框架中的影印部分,以《中國書院文獻叢刊》爲名,注意基礎性、廣泛性,力求全部影印現存“書院專書(整本)文獻”。
以版本學、目録學指導辨别版本、遴選底本的“影印”工作,是本書遵行的總體編輯思路:區别原刊、重刊、遞修;注重精刊本,亦重視通行本;配補殘缺,輯成全本;木刻、鉛印、活字本,不拘刊刻方式;孤本、副本、手鈔本,聚珍而成善本。利用傳統版本、目録學知識,精心影印書院文獻“集成”。
具體而言,書院文獻在製作和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種版本特徵,如書寫或印刷的形式、年代、版式、字體、行款、紙墨、裝訂、內容的增删修改,以及藏書印記、題跋、批校等等。研究各種版本的特徵與差异,鑒别真僞優劣,利用版本學的知識,對現存書院文獻先做寫本、刻本、活字本、鉛印本、影寫本、影印本,或宋元明清本,以及官刻、家刻、坊刻本等等分别處理之後,再將無缺卷、未刊削的足本,精校精注本,舊刻舊鈔本,手稿本,原稿本等甄别出來,選作底本,輯成可稱善本的影印本《中國書院文獻叢刊》。
書院文獻以實用爲主,長期以來不受重視,少有收藏,基本没有僞書的問題,在選擇底本時,我們要遵行先足本、精本,後古本、珍稀本;重視古本但不迷信,重視孤本、善本但不輕信;親自對勘、比較,全面權衡等等原則,同時輔以現代電子技術配補、修復,將影印的書院文獻變成新的善本。
本書的編輯原則與體例,參見凡例。
有鑒於書院文獻分藏各地,難以在短時間內集齊,本書將分輯出版。每輯約一百册。第一輯收録一百二十五種文獻,分地區編排。
本書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
鄧洪波
二〇一八年八月於嶽麓書院勝利齋
【凡例】
書院起於唐代,千餘年來,因爲記録其發展軌迹,形成了有關教育、學術、思想、文化、民俗、經濟等各方面的書院文獻,其數量巨大、種類繁多。書院文獻,按照其存在形式,大致可以分爲兩類:專書文獻(包括成本、成册、成卷的文獻)和單篇文獻(散見於其他專書中的單篇詩文)。《中國書院文獻叢刊》的編纂遵循以下原則:
一、本書爲大型叢書,以《中國書院文獻叢刊》爲名,輯録、影印各種成本、成册、成卷的整本書院專書文獻。
二、收録文獻時限,原則上起於唐朝,下至民國時期,以南宋到清末爲主。
三、本書編排,原則上以省區爲單位,依現行行政區劃的順序排列,各省區之下,以書院文獻的成書時間先後爲序。
四、爲便於閲讀,依仿《四庫全書》成例,凡輯録各書,皆撰寫提要,除著録書名卷數、作者、版本、存缺卷數、館藏單位,以及書院名稱、院址、歷史沿革等基本信息之外,或提要,或解題,或辨證,意在作“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式的學術提升。
五、爲便於查檢,每輯編製著者、書名兩個索引,作爲附録。
【总目録】
第一册
天下书院总志二十卷首一卷存十二卷首一卷(卷首—六)(清)王昶辑清钞本一
第二册
天下书院总志二十卷首一卷存十二卷首一卷(卷七—十二上)(清)王昶辑清钞本一
第三册
天下书院总志二十卷首一卷存十二卷首一卷(卷十二下)(清)王昶辑清钞本一
明代书院讲学考二十卷总目二卷(总目一—卷二)佚名撰民国钞本一○九
第四册
明代书院讲学考二十卷总目二卷(卷三—五)佚名撰民国钞本一
第五册
明代书院讲学考二十卷总目二卷(卷六—八)佚名撰民国钞本一
第六册
明代书院讲学考二十卷总目二卷(卷九—十一)佚名撰民国钞本一
第七册
明代书院讲学考二十卷总目二卷(卷十二—十四)佚名撰民国钞本一
第八册
明代书院讲学考二十卷总目二卷(卷十五—十八)佚名撰民国钞本一
第九册
明代书院讲学考二十卷总目二卷(卷十九—二十)佚名撰民国钞本一
第十册
金台书院课艺不分卷(清)徐镛辑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刻本一
第十一册
金台书院作文本不分卷佚名撰钞本一
京都怀理书院章程一卷(清)佚名撰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刻本三三
京都汇文书院章程一卷(清)汇文书院编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铅印本六七
云峰书院励学语一卷(清)恽毓鼎撰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刻本一二五
会文书院课艺初刻不分卷(清)赫舍里·如山编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刻本二二七
第十二册
芦台课艺不分卷(一)(清)管遹群编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刻本一
第十三册
芦台课艺不分卷(二)(清)管遹群编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刻本一
第十四册
芦台课艺不分卷(三)(清)管遹群编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刻本一
第十五册
莲池书院图咏不分卷(清)方观承(清)张叙撰清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绘本一
莲池书院试卷一卷(清)刘彤儒撰清光绪钞本九九
莲池书院月课文不分卷(清)刘登瀛撰清光绪写本一一一
超山书院课程一卷(清)徐继畬撰清咸丰刻本三二三
书院章程条款不分卷(清)佚名撰清钞本四六九
续定上海龙门书院课程章程一卷(清)佚名撰清刻本四九一
第十六册
上海求志书院春季课艺不分卷(清)上海求志书院辑清光绪刻本一
上海求志书院丙子夏季课艺不分卷(清)上海求志书院辑清光绪刻本二二九
上海求志书院丙子秋季课艺不分卷(一)(清)上海求志书院辑清光绪刻本四七五
第十七册
上海求志书院丙子秋季课艺不分卷(二)(清)上海求志书院辑清光绪刻本一
上海求志书院丙子冬季课艺不分卷(清)上海求志书院辑清光绪刻本一九一
第十八册
江南格致书院同学録不分卷(清)格致书院编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刻本一
清心书院章程一卷(清)清心书院编清宣统元年(一九〇九)铅印本六九
紫阳书院题解不分卷(清)廖鸿章撰清刻本一○九
紫阳书院课艺不分卷(一)(清)潘遵祁(清)方其洪(清)程诒孙编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刻本二三一
第十九册
紫阳书院课艺不分卷(二)(清)潘遵祁(清)方其洪(清)程诒孙编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刻本一
第二十册
紫阳书院课艺不分卷(三)(清)潘遵祁(清)方其洪(清)程诒孙编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续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包桂生编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刻本八一
第二十一册
紫阳书院课艺三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包桂生编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四编不分卷(一)(清)潘遵祁(清)方其洪编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刻本三二七
第二十二册
紫阳书院课艺四编不分卷(二)(清)潘遵祁(清)方其洪编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五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程诒孙编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刻本一五三
第二十三册
紫阳书院课艺六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秦炳斗编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七编不分卷(一)(清)潘遵祁(清)陈灏编清光绪六年(一八八〇)刻本二九七
第二十四册
紫阳书院课艺七编不分卷(二)(清)潘遵祁(清)陈灏编清光绪六年(一八八〇)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八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程诒孙编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刻本一七九
第二十五册
紫阳书院课艺九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谈钧编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十编不分卷(一)(清)潘遵祁(清)唐毓和编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刻本二九七
第二十六册
紫阳书院课艺十编不分卷(二)(清)潘遵祁(清)唐毓和编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十一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方泩编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刻本一四五
第二十七册
紫阳书院课艺十二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唐毓和编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十三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沙骏声(清)宗伯五编
清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刻本二三五
第二十八册
紫阳书院课艺十四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程诒孙编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十五编不分卷(一)(清)潘遵祁(清)宗伯五编
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刻本三二九
第二十九册
紫阳书院课艺十五编不分卷(二)(清)潘遵祁(清)宗伯五编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刻本一
紫阳书院课艺十六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包桂生(清)唐毓和(清)程诒孙编
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一四五
第三十册
紫阳书院课艺十七编不分卷(清)潘遵祁(清)宗伯五编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刻本一
正谊书院课选二编不分卷(一)(清)朱珔选(清)欧阳泉编
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刻本一五七
第三十一册
正谊书院课选二编不分卷(二)(清)朱珔选(清)欧阳泉编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刻本一
正谊书院课选三编不分卷(一)(清)朱珔选(清)欧阳泉编
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刻本二一九
第三十二册
正谊书院课选三编不分卷(二)(清)朱珔选(清)欧阳泉编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刻本一
第三十三册
正谊书院课选四编不分卷(清)朱珔选(清)欧阳泉编清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刻本一
第三十四册
紫阳正谊课艺合选不分卷(清)雪岑氏编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刻本一
观海书院出案底簿一卷(清)潘德舆撰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稿本三七九
第三十五册
安梅书院观风选存一卷(清)完顔麟庆辑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刻本一
梅花书院课艺三集不分卷(一)(清)晏端书评选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刻本一七五
第三十六册
梅花书院课艺三集不分卷(二)(清)晏端书评选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刻本一
安定书院小课二集不分卷(清)钱振伦评选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刻本三二五
第三十七册
尊经书院课艺不分卷(一)(清)薛时雨编清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刻本一
第三十八册
尊经书院课艺不分卷(二)(清)薛时雨编清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刻本一
尊经书院课艺二刻不分卷(清)薛时雨编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刻本一一三
尊经书院课艺三刻不分卷(一)(清)薛时雨编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刻本三五九
第三十九册
尊经书院课艺三刻不分卷(二)(清)薛时雨编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刻本一
尊经书院课艺四刻六卷(卷一)(清)薛时雨编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二二一
第四十册
尊经书院课艺四刻六卷(卷二—三)(清)薛时雨编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一
第四十一册
尊经书院课艺四刻六卷(卷四—五)(清)薛时雨编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一
第四十二册
尊经书院课艺四刻六卷(卷六)(清)薛时雨编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一
尊经书院课艺五刻不分卷(一)(清)薛时雨编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刻本二三三
第四十三册
尊经书院课艺五刻不分卷(二)(清)薛时雨编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刻本一
第四十四册
尊经书院课艺五刻不分卷(三)(清)薛时雨编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刻本一
尊经书院课艺六刻不分卷(一)(清)薛时雨编清光绪刻本一五七
第四十五册
尊经书院课艺六刻不分卷(二)(清)薛时雨编清光绪刻本一
锺山尊经书院课艺合编不分卷(一)(清)秦际唐等辑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二四一
第四十六册
锺山尊经书院课艺合编不分卷(二)(清)秦际唐等辑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一
第四十七册
锺山尊经书院课艺补编不分卷(清)秦际唐等辑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刻本一
广陵书院课艺不分卷(一)(清)范凌选清光绪六年(一八八〇)铅印本二九九
第四十八册
广陵书院课艺不分卷(二)(清)范凌选清光绪六年(一八八〇)铅印本一
惜阴书院课艺一卷(清)丁傅靖撰清光绪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刻本一四九
宝晋书院课艺不分卷(一)(清)佚名编清稿本二五一
第四十九册
宝晋书院课艺不分卷(二)(清)佚名编清稿本一
德润书院课艺不分卷(清)尹元炜编清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刻本一八一
第五十册
月湖书院课艺不分卷(清)吕子班辑清钞本一
蕺山书院课艺不分卷(一)(清)马传煦等辑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刻本四一三
第五十一册
蕺山书院课艺不分卷(二)(清)马传煦等辑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刻本一
浦阳书院志二卷(卷上)(清)朱兴燕等辑(清)朱兴悌等续辑(清)陈书等再续辑
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活字本三三三
第五十二册
浦阳书院志二卷(卷下)(清)朱兴燕等辑(清)朱兴悌等续辑(清)陈书等再续辑
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活字本一
敷文书院课艺六集不分卷(一)(清)张桢(清)严曾鉴(清)张景云编
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一一三
第五十三册
敷文书院课艺六集不分卷(二)(清)张桢(清)严曾鉴(清)张景云编
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一
敷文书院课艺七集不分卷(一)(清)吴超(清)杨振镐(清)许祥身编
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刻本三二五
第五十四册
敷文书院课艺七集不分卷(二)(清)吴超(清)杨振镐(清)许祥身编
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刻本一
第五十五册
崇文书院课艺九集不分卷(一)(清)马传煦(清)许承绶(清)邹在寅编
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一
第五十六册
崇文书院课艺九集不分卷(二)(清)马传煦(清)许承绶(清)邹在寅编
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一
崇文书院课艺十集不分卷(一)(清)翁焘(清)许承绶(清)姚巳元编
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刻本一四九
第五十七册
崇文书院课艺十集不分卷(二)(清)翁焘(清)许承绶(清)姚巳元编
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刻本一
姚江龙山课艺初刻(一)(清)周来宾等辑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刻本二五九
第五十八册
姚江龙山课艺初刻(二)(清)周来宾等辑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刻本一
第五十九册
崇实书院课艺六卷(卷一)(清)陆廷黼编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本一
第六十册
崇实书院课艺六卷(卷二—四上)(清)陆廷黼编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本一
第六十一册
崇实书院课艺六卷(卷四下—六)(清)陆廷黼编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本一
第六十二册
九峰精舍文集六卷首二卷(卷首—四)(清)王棻编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刻本一
第六十三册
九峰精舍文集六卷首二卷(卷五—六)(清)王棻编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刻本一
留别杭州求是书院诸生诗一卷(清)宋恕撰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刻本一四五
若溪书院课艺不分卷(清)孙德祖编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刻本一五九
紫阳课艺约选不分卷(一)(清)汪宗沂编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二四三
第六十四册
紫阳课艺约选不分卷(二)(清)汪宗沂编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一
道南书院録五卷(明)金贲亨撰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刻本一四三
第六十五册
致用书院文集光绪丁亥年至辛卯年(一)(清)谢章铤编清光绪刻本一
第六十六册
致用书院文集光绪丁亥年至辛卯年(二)(清)谢章铤编清光绪刻本一
第六十七册
致用书院文集光绪丁亥年至辛卯年(三)(清)谢章铤编清光绪刻本一
致用书院文集续存不分卷王元穉编民国五年(一九一六)铅印本二二一
明经书院録六卷(明)汪玄锡等编明正德十年(一五一五)刻本三五一
第六十八册
白鹿洞书院新志八卷(明)李梦阳撰明嘉靖刻本一
第六十九册
明学书院刊先正要语钞存二卷(明)曾皋辑明万历刻本一
安成复真书院志十卷存六卷(卷一—四上)(清)王吉辑清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刻本一五八
第七十册
安成复真书院志十卷存六卷(卷四下—六)(清)王吉辑清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刻本一
文昌书院志一卷(清)佚名撰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刻本三○九
第七十一册
阳明书院课业不分卷(清)佚名撰稿本一
犁台书院详定章程一卷(清)帅嵩龄编清同治刻本一六九
鸾翔书院课艺不分卷(清)杨延俊选清光绪铅印本一九九
第七十二册
百泉书院志四卷(明)马书林纂明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刻本一
重修百泉书院志三卷(清)孙用正增修稿本一八五
嵩阳书院志二卷(卷一)(清)耿介辑清康熙刻本二七三
第七十三册
嵩阳书院志二卷(卷二)(清)耿介辑清康熙刻本一
致用精舍讲语记略不分卷(一)(清)王辂撰(清)许振禕辑
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刻本二七九
第七十四册
致用精舍讲语记略不分卷(二)(清)王辂撰(清)许振禕辑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刻本一
第七十五册
明道书院规约一卷(清)黄舒昺编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刻本一
明道书院钞存五卷(清)黄舒昺撰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刻本七一
明道书院钞存续编四卷附晚悔庵诗草一卷(卷一—二)(清)黄舒昺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刻本三七九
第七十六册
明道书院钞存续编四卷附晚悔庵诗草一卷(卷三—晚悔庵诗草)(清)黄舒昺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刻本一
明道书院日程一卷(清)佚名撰清光绪刻本二○一
大梁书院祀典考一卷(清)佚名撰钞本二六三
天门书院杂着一卷(清)陆迦陵撰清嘉庆道光间刻本二七九
郢中课艺二卷(清)宋承麟辑清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刻本三三一
第七十七册
经心书院题名记一卷(清)王家凤辑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刻本一
经心书院续集十二卷(卷一—三)(清)谭献辑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刻本八九
第七十八册
经心书院续集十二卷(卷四—八)(清)谭献辑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刻本一
第七十九册
经心书院续集十二卷(卷九—十二)(清)谭献辑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刻本一
两湖书院试卷一卷(清)周培懋撰稿本三○一
重修岳麓书院图志十卷(卷一—四)(明)陈论编(明)吴道行续正
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刻本三一九
第八十册
重修岳麓书院图志十卷(卷五—十)(明)陈论编(明)吴道行续正
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刻本一
岳麓书院课艺四卷(卷一)(清)徐棻编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刻本二二九
第八十一册
岳麓书院课艺四卷(卷二—四)(清)徐棻编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刻本一
第八十二册
岳麓书院记事録存一卷(清)王先谦辑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刻本一
城南书院课艺七卷(卷一—四)(清)陈本钦编清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刻本三一
第八十三册
城南书院课艺七卷(卷五—七)(清)陈本钦编清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刻本一
天门书院学约一卷(清)傅基虞编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本一六七
衡山文炳书院课程一卷左钦敏辑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刻本一八三
越华纪略四卷(清)梁廷楠编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刻本二○一
第八十四册
羊城课艺四卷(清)陈其锟选编清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刻本一
第八十五册
羊城书院试艺不分卷(清)戴肇辰辑清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刻本一
广雅书院诸生课题一卷(一)(清)廖廷相辑清光绪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刻本一六九
第八十六册
广雅书院诸生课题一卷(二)(清)廖廷相辑清光绪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刻本一
广雅书院同舍録一卷(清)佚名编清刻本一五三
广雅书院文稿不分卷(一)(清)佚名辑钞本二四七
第八十七册
广雅书院文稿不分卷(二)(清)佚名辑钞本一
第八十八册
广雅书院文稿不分卷(三)(清)佚名辑钞本一
第八十九册
广雅书院东省诸生夏季功课部一卷(清)广雅书院编钞本一
凤山书院课艺不分卷(一)(清)李翘芬编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刻本一五五
第九十册
凤山书院课艺不分卷(二)(清)李翘芬编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刻本一
第九十一册
蔚文书院全志六卷首一卷(清)林邦辉辑清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刻本一
东川书院公业纪要不分卷(清)佚名撰清刻本四七七
第九十二册
四川尊经书院讲义一卷刘岳云编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本一
尊经书院日课题目不分卷廖平编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刻本四七
变通书院章程一卷严隽熙严修撰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本一四一
忠诚书院日程不分卷陈惟彦编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刻本一七九
经正书院课艺二集六卷(卷一—四)陈荣昌编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刻本一九一
第九十三册
经正书院课艺二集六卷(卷五—六)陈荣昌编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刻本一
经正书院课艺三集六卷(卷一—二)陈荣昌编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刻本一六九
第九十四册
经正书院课艺三集六卷(卷三—六)陈荣昌编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刻本一
经正书院课艺四集六卷(卷一)陈荣昌编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刻本四一九
第九十五册
经正书院课艺四集六卷(卷二—五)陈荣昌编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刻本一
第九十六册
经正书院课艺四集六卷(卷六)陈荣昌编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刻本一
关中书院志九卷(明)何载图等撰明万历刻本七五
关中书院课士诗四卷(清)路德辑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刻本一九五
第九十七册
关中书院课士赋四卷(清)路德辑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刻本一
关中书院试帖一卷(清)陈仅编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刻本三六九
第九十八册
关中书院课艺不分卷(一)(清)柏景伟选编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刻本一
第九十九册
关中书院课艺不分卷(二)(清)柏景伟选编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刻本一
第一百册
关中书院课艺不分卷(三)(清)柏景伟选编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刻本一
【作者简介】
邓洪波,湖南岳阳人,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工作,兼任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书院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丛刊《中国书院》副主编,《中国四库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书院文化数据库》首席专家,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依托,学术研究以书院文化为主,兼及历史文献、科举制度,涉及历史、教育、哲学、图书馆、文化事业等领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人称“邓书院”。主要心血凝于《中国书院史》《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湖南书院史稿》《岳麓书院史》《中国书院辞典》《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全三卷)、《中国书院文化文化丛书》(全五册)、《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全二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全二册)等著作。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全国古籍图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优秀辞书奖三等奖。
责任编辑:姚远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