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珪:一世不言钱
作者:张德良、许可达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三月十一日戊子
耶稣2018年4月26日
在清代,有这样一位名臣,他学识渊博,年少成名,与其哥哥朱筠时称“二朱”;他高居体仁阁大学士之位,却一生清廉不言钱;他生活节俭清贫,甚至连购置年货的钱都成问题,却不忘故土,为赈济乡亲慷慨解囊。他,就是乾嘉时期的两朝大臣朱珪。在为官五十多年的岁月中,朱珪关心百姓疾苦,为国事呕心沥血,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堪称古代清官之楷模。
家国情怀
朱珪(1731—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祖籍浙江萧山,其父朱文炳“少随宦京师,寄籍顺天大兴县,补府学生”,朱珪随父亲入籍顺天大兴县(今属北京)。朱珪曾师从大学士朱轼,在名师的教导下,天资聪颖的朱珪勤奋好学,“八岁即操觚为文,文体倔聱苍古”,少年时便与其兄朱筠名闻京师。十八岁那年,朱珪考中进士。他的满腹经纶为乾隆赏识,乾隆曾称赞他“不惟文好,品亦端方”。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朱珪由翰林院编修升任侍讲,充任日讲起居注官,进入上书房,成为皇太子永琰、即日后嘉庆的老师。朱珪人品端正,学问博洽,深得永琰的敬重。两人名为君臣,情同父子。朱珪对嘉庆的影响,除了教授古代文史之外,亦注重讲授为君之道、安邦之道。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朱珪任福建学政,临行前,他把“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这几个字郑重赠给他的学生,由此可见他的教育主旨。
朱珪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在任职山西巡抚期间,朱珪发现在农牧交错地带,常发生将牧地开垦为耕地之事,朱珪因势利导,免除了相关人等的私垦牧地之罪,将开垦土地三千余顷拨给附近兵民耕种纳租,岁入六千余两,既利于民又为地方增加了收入。在任户部尚书期间,朱珪取消了安徽、江苏等地的加赋。有一次,广东官员上疏,请求把农民围海造田得到的新增土地按照中等及上等农田标准征税。朱珪认为,新垦土地地处海边,因为潮涨潮落的缘故,数量本就难以精确统计,朝廷考虑到农民围海造田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决定按照下等农田征税标准的一半收税。如果将征税标准提高,无疑会挫伤农民开垦土地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已经开垦的土地荒芜。这种做法对朝廷对农民都没有好处。后来,朝廷就按朱珪的建议,取消了广东官员加赋的请求,从而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朱珪任两广总督时,为修固出海讨伐海盗的船只,将自己省下来的五千两私银捐出去,后来又捐出一万五千两养廉银。这是他为官多年的积蓄,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可以倾囊而出。朱珪是个热心肠的人,他经常资助他人,特别是有才华的寒士。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他出资为故乡萧山黄家河村购置了一百亩“圭田”(古代卿大夫祭田),用以救济贫困者、帮助家计困难的士子读书。如此捐公助人,朱珪经常囊中羞涩,也就毫不奇怪了。
清正廉洁
朱珪廉洁为官,“涯岸高峻,清绝一尘”,平时“清介持躬,俸廉外毫不沾取”。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朱珪调任福建按察使,平时与洋商往来打交道,从来都是严格依规办事。当时,福建一带洋商贿赂官府谋私的事件频发,朝廷震怒,乾隆下令遍查历年在闽省督、抚、道、府任职官员之政绩以告,只有朱珪一人没有接受洋商一文贿赂,秉公办事。
在山西布政使任上,朱珪曾奉诏入京,竟连二百两银路费都拿不出来,只得向山西阳曲县令吴重光借钱,并郑重其事地出具了借条。吴县令不好意思收,朱珪严肃地说:“你不收借条,难道是要向我行贿吗?”吴县令只好取走借条,朱珪这才收下银子。不久,朱珪从京城托人捎了二百两银子给吴县令,并索借条而去。在安徽任巡抚期间,有一个炎炎夏日,一位下属拜访他,送了一个西瓜给他。朱珪收下瓜后,按市价付钱,以免下属再送。送瓜事小,但若不防,终会铸成大祸,朱珪此举体现了慎微的操守。
朱珪日常生活十分节俭朴素,“虽官宰相,刻苦如寒士”,冬天总是穿着一件旧棉袍,每天上朝时,人们远远看见穿旧棉袍的就知道是他。有一年,朱珪到好友工部尚书裘日修家拜年,恰遇大雪,天气很冷。裘日修看朱珪只穿着一件旧棉袍,表示没想到朱珪的日子过得这么清苦,连一件皮袄都没有,应该将这件旧棉袍换换了。裘日修拿来一件裘皮大衣送给他。朱珪急忙答谢,表示自己不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他一生坚守的节操。裘皮大衣只是外观华丽,还不一定比得上身上这件旧棉袍暖和。他告诉裘日修,今天早上出门拜年,不知他是否留意到,大雪天里路边还有许多衣衫单薄破旧的人需要救济。裘日修深为感动,急忙道歉,并马上叫来仆人,把这件裘皮大衣拿到当铺当掉,用当来的钱买了十几件新棉衣,送给路边的贫民。嘉庆十年(1805年),有朋友到朱珪府上贺岁,问他当年年货办得怎么样,朱珪笑着举起钱包,说钱包空空如也,连压岁钱都拿不出一文,何谈年货?
嘉庆十一年(1806年)冬天,朱珪去世,嘉庆得知后放声痛哭,并亲自去朱家祭奠,谁知家门太窄,御轿根本抬不进去。史书记载,嘉庆见其家“门庭卑隘,清寒之况,不异儒素”。在他的卧室中,床上盖的是旧棉被,除此之外,只有几筐书籍而已,其寒酸的情况与穷秀才相差无几,谁能相信这是当朝大学士的卧室呢。嘉庆在痛悼之余,写下挽诗一首,其中有“半生惟独宿,一世不言钱”之句。这是对朱珪最恰当的评语,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石志刚】躬先俭约的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