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全集》编纂完成,将于明年出版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7-12-11 19:30:30
标签:

 

《梁启超全集》编纂完成,将于明年出版

记者:林夏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月廿一日庚午

         耶稣2017年12月9日

                                                                   

12月6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梁启超全集》结项评审会在上海社科院分部举行。评审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健主持,汤志钧、汤仁泽出席报告,茅海建、杨国强、虞云国、戴鞍钢、张荣华五位教授担任评审。

 

《梁启超全集》的编纂工作由汤志钧先生主持。汤志钧出生于1924年,先后受教于唐文治、吕思勉、周谷城、周予同等,五十年代起就开始致力于戊戌变法研究。1982年,中华书局邀请汤志钧、金冲及、梁从诫等学者,就编辑整理《梁启超全集》进行讨论,并决定委托汤志钧任《梁启超全集》总编。2002年,《清史》修纂立项,将《梁启超全集》列入“《清史》纂修工程·文献丛刊”项目。2014年11月,《梁启超全集》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汤志钧时年九十岁。

 

  


评审会现场

 

三十余年间,汤志钧、汤仁泽父子在国内外不间断地搜集整理梁氏佚文、信函的同时,发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并完成了大量的编辑点校工作,其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年龄大了,非但不能到外面去借书,借来的书现在也来不及看了”。“很多地方校勘起来非常难,有的地方是梁启超自己修改的,有的地方是别人编辑他文章时修改的,所以要反复校正”。现在,《梁启超全集》的编纂终于告一段落,将于明年出版,汤志钧先生感到非常欣慰。

 

汤仁泽详细介绍了《梁启超全集》的编纂情况。《梁启超全集》由论著集、演讲集、诗文集、译文集、函札集、附录等六大类组成,分为二十集(或增一集),总字数一千四百万左右。各集按撰作或发表时间先后排列,各篇注明资料来源(包括刊名、期别或版本信息),每集大概六七十万字。

 

五位评审教授对于汤志钧、汤仁泽编纂的《梁启超全集》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为了“精益求精、求全责备”,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杨国强指出,梁启超的思想非常敏锐。他是中国最先倡导西学的,但是欧战的遍地瓦砾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刺激,他在欧战后转向了文化保守,这使得梁启超的思想显得前后矛盾。但是杨国强非常欣赏他的坦诚和深刻。杨国强认为现在很多国家项目做得非常草率,是一种“国有资产流失”,而这套《梁启超全集》的编纂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评审会现场

 

茅海建认为,《梁启超全集》的编纂最重要的不是“全”,“全”是永远都无法做到的,“校”才是关键,他最看重的是这套书的校注之精。《梁启超全集》由汤志钧先生编纂是最合适的,因为他曾编纂过康有为、章太炎政论集,并参与过《章太炎全集》的编纂。而且他在无锡国专打下了深厚的旧学底子,是其他学者无法企及的。

 

虞云国认为,近现代名人中,同时具有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学者这三个身份,且处在同一个量级的只有康有为、章太炎和梁启超三人。梁启超思想的复杂性在这三人中也最为突出,所以全集的编纂难度极大,而汤志钧、汤仁泽父子二人完成了这样一项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虞云国建议,应该将著作和篇目各编一个索引,方便学者查阅,提高全集的使用效率。在编排顺序上,他建议把梁启超的著作放在前面,译作放在最后,这样更符合文献排布的规则。此外,在书信卷目录中,为了阅读观感和体例统一,应将“致XXX电”“致XXX札”“致XXX书”等统一改成“致XXX”,在副标题中再展示原信件标题。

 

戴鞍钢建议,全集出版时应该写一个“不谦虚”的前言。梁启超不仅为学者所关注,社会大众也对他留下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但是他们很难体会到编纂《梁启超全集》的甘苦,所以应当在前言中交代编这套书的过程,以及汤志钧先生在60多年里对这个领域的贡献,这对于读者理解这项工作、利用这项成果都是有所帮助的。另外,除了篇名、书名索引,他还建议做一个人名索引,因为梁启超的交友情况多为读者所关注。

 

张荣华认为,《梁启超全集》的编纂为系统地研究梁启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今后修订梁启超年谱长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指出,有些重要的材料(如康有为诗作中散见的梁启超点评)也应收到全集之中。此外,有些体例还不完善,例如文集的主干论著和诗文从目录来看是有重叠的,需要进一步区分。又如现将跋文分成四类:碑帖跋、书籍跋、书跋、画跋,若按此分类,那么诗词也应该分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律诗绝句。这是需要进一步考量的。

 

 


与会学者合影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