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创新转化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7-07-07 23:24:47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创新转化

作者:于洪波(沈阳师范大学)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十四日乙未

           耶稣2017年7月7日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善于承继好、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灌注进价值观塑造,是任何一个有理想、求奋进、图强盛的民族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由此可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源头地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礼敬文化之源、挖掘当代价值的自觉追求。

 

实践证明,只有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树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才能使之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更加具有民族底色和中国神韵。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代主题深度融合,为今所用,才会更加延展生发,因时而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底蕴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演进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先进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和结晶,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尊崇,并深深熔铸进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的精神血脉和价值观念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源必然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到那里吸收充分的思想道德养分和价值理念。因此,没有“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态度,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价值观的丰厚底蕴和智慧凝练。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往往影响着这个民族精神内核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中华民族最为可贵的精神标识和伦理品质。坚持尊重思想文化发展规律,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理念、实质内涵和基本精神中,都能探寻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联。诸如“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允执厥中”“隆礼重法”“知行合一”“言而有信”“仁者爱人”等思想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诸多相通相融,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蕴来自于绵延几千年而从未中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主流和主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底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显示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爱,有助于更好培育价值观自信。

 

服务当代、面向未来萃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今天,人类社会面临众多突出的矛盾和难题,要解决好它们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智慧和力量。历史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也理所应当成为今天先进价值理念的丰沛滋养。当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性”“运动性”等固有属性,使中华民族最优质的文化基因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并与深刻变化的时代相协调,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调研考察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我们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目标方向,这是服务当代、面向未来的守正开新的积极姿态。因时而新,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作出当代解读,这种解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思想的创新、提升的过程,是补充、拓展、完善其内涵的过程,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相协调。同时,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作出当代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以强大现实生命力回应好时代的挑战,解决好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智慧,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有益精神财富。在始终不忘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的同时,还要广泛借鉴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敞开胸襟、兼收并蓄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并在融入世界文化中自觉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和调和人伦、导人向善等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既不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根脉,又能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把牢精神主线,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

 

韩愈《答李翊书》中说:“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只有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魅力和超越时空的价值理念,才能更好地树立价值观自信。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向现实逼近,向世界开放,向未来探求,才能丰富其现代价值意蕴,实现内在魂脉的延续和传承。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