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诗词歌赋涵养海外华人“中国心”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3-23 16:28:27
标签:


 

诗词歌赋涵养海外华人“中国心”

来源:人民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廿六日己酉

           耶稣2017年3月23日

 

 

 

 

 

寻根之旅夏令营上,杭州学生与华裔学生交流书法作品。李忠摄

 

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热播,不仅让“吟诗作赋”成为国内风靡的雅好,也给近年来海外持续不断的中国传统文化热潮再添一把火。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而言,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认同与自信。正如新西兰华人孙朕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传统经典文化重新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自己华人身份的认知,也可以让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的特性与价值。”

 

中国文化热潮澎湃

 

前不久,日本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校长张述洲发现,微信朋友圈都在转发一位名叫武亦姝的中国女孩获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视频,而与这档节目有关的分析文章也时常可见。“许多日本华侨华人,尤其是新一代华侨,都很关注这档节目。”张述洲对记者说。

 

事实上,不仅是日本,这股从国内兴起的“传统文化节目热潮”,近来风靡海外华人圈。新西兰中华青年联合会主席孙朕邦告诉记者,他身边的不少华侨华人朋友就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上收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并纷纷点赞。

 

“用一句网上流行的话来说,熟悉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句,就能让人在感叹夕阳之美时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孙朕邦看来,类似《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不仅能为海内外观众带去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引导大家更好地理解美、评价美。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深有同感,平日喜好文学的他也在网上观看了这些节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曲赋无不精美神妙,但是了解其精髓的人似乎越来越少。这次中国掀起一股对传统文化向往的热潮,并能传至海外,是一件大好事,希望这股热潮不要潮过浪尽,而要持之以恒。”

 

多元渠道合力传承

 

伴随传统文化节目热潮一起席卷海外的,是一阵更为澎湃的“传统文化热”。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除了武亦姝,还有一位女孩也引起大家关注,那就是来自新加坡的华裔选手李宜幸。对古诗词信手拈来的娴熟,让李宜幸赢得赞叹,也让人们感叹海外华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新加坡《联合早报》还特别注意到,李宜幸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爱好是移居新加坡后逐渐培养起来的。这非常难得。其实,如今在海外许多华人聚集的地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早已如火如荼。

 

李斧向本报记者介绍,不同于过去在家庭中口口相传的传统教育方式,如今海外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华文学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和传播的主课堂。

 

张述洲所在的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就是一所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老侨校。在不同年级学生的课本上,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和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随处可见。“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会学习《坐井观天》的故事,五年级的课本里则有李白的《赠汪伦》。”这样的例子,张述洲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不仅如此,美术课中的水墨画和剪纸、体育课中的太极拳和舞龙,技术家庭课中的包饺子和缝纫……如张述洲所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华文学校课堂的方方面面,甚至比一些中国国内的学校更为丰富。

 

除了华文学校的系统教学,华人社团也是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孙朕邦介绍,在新西兰,当地华人社团组织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类活动就非常丰富。比如,当地华星艺术团会定期排练二胡、扬琴、古琴等民族乐器演奏和民族舞蹈;华文作协的文学爱好者则会经常邀请中国的作家、文学评论人,与华人读者及新西兰本地文学界面对面畅谈中国文学;他所在的新西兰中华青年联合会更是连续多年组织“文聚合”文艺沙龙,推出过“再谈庄子,走进梦蝶的哲思”、“墨子悲丝和韦编三绝”等富有浓郁中国味儿的专题讲座。

 

播种留根循序渐进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花费心力,在海外播撒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尤其让自己的下一代从小熟悉经典文化,为的是一个共同的心愿——“留根”。

 

“无论是念古诗,还是读名篇,虽然孩子们不一定完全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他们知道,作为一个华人,自己的根在哪里。”张述洲说,自己坚持多年的正是这项重要的“留根”工程。

 

当然,相比中国国内的孩子,母语非中文的“华二代”“华三代”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会碰到更多难题,首先就是语言这只“拦路虎”。对此,张述洲结合自己多年华文教育的经验认为,在引导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先打好中文的基础,教给孩子汉语拼音等“做面包的工具”,另一方面要注重循序渐进,可以先用白话文让孩子理解经典的内容,再逐步引入文言文原典。

 

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孙朕邦的观点与张述洲不谋而合。平时,在新西兰的家中,他会鼓励儿子看中国的动画片,读中文的卡通书。“这些看似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但能让在新西兰生活的孩子对中国的语言、社会环境和流行文化不再陌生。”孙朕邦相信,只有从小消除孩子对于祖籍国的疏离感,未来才有可能将其引导到接触并喜爱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而卡通书中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比如诸葛亮戴着墨镜骑着摩托去和曹操斗嘴,也能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对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认识和喜爱。“未来,孩子可能会学到《出师表》《诸葛诫子书》等名篇,那时他童年积累的对人物的好感就会转化为学习的浓厚兴趣。”孙朕邦说。

 

的确,对海外的“华二代”“华三代”来说,学好中文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而地广物博的故土更是他们取之不尽的源泉。李斧建议,中国国内针对海外青少年组织的各类“寻根”夏令营也可以增加历史文化的成分,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一些面向海外的文史知识竞赛、诗歌创作朗诵大会等,以此内外呼应,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火种在海外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