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曾指出,王夫之哲学的特质有四个方面:尊生,明有,主动,率性。王夫之阐发《周易》经传的思想,把宇宙看作是生机盎然、永远运动的宇宙,强调自然、社会、人生之变动不居,肯定与时俱进的儒家精神。其“天地之化日新”之精神内涵的动静观、矛盾观及“乾坤并建”“两端生于一致”的宇宙观及思维模式极有价值。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或称“四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无疑也是经典,它是宋代人注疏、诠释“四子”的集大成者,影响了东亚(今天中、日、韩、朝、越等国家或地区)七、八百年。
江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的先秦卷、秦汉卷、宋元卷、古代科学哲学卷。这四部著作扎实厚重,装帧精美,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这套丛书中的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少数民族哲学卷等六部著作将陆续出版。
由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礼记(节选)》,于2020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礼记》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经典之一,本次出版的《礼记(节选)》由郭齐勇、刘依平、吴龙灿等解读,选择了《礼记》中重要的篇章段落,加以注释与点评,即透过文字典故的疏通,浅显的解释与评论,以期读者理解、把握礼乐文化的器物层面、···
“人类命运”及其“共同体”是非常复杂的课题。人的类存在、类本质是什么?人自身怎么定位?如何分析人类不同的“共同体”与“非共同体”的存在状况?人之同类中不同种族、民族、语言、性别、宗教、文化、时代、地域的人的生存处境与诉求、命运、信仰、理想,十分复杂,其相接相处之道就更加繁复。人之类的生存与非同类的生存有密切的关联,在···
战国后期,白起拔郢,楚国东迁。秦人占领荆楚后设立郡县制,后在统一的汉代文化中,本地文化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宋代以后湖北地区的文化,已是融合了的以儒家为主的宋明道学或理学的文化。因此,不宜太过简单化地说我们只有荆楚文化的传统。当然,楚文化在两湖等地区积淀得厚一些,多一些。从先秦至今,今湖北地区的文化处在多文化融···
《中国哲学的特色》论及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从场有论的视域看中国哲学的特征、中国哲学及其自主性、建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反思、哲学史方法论、中国哲学研究30年的反思、诸子学的历史命运、先秦诸子的真理史观、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家庭伦理、老庄道论及其异同、儒墨的区别与争论、郭店简与孟子、先秦儒学关于社会公正的诉求、道德心性···
《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书是郭齐勇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主要内容为:中华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核心价值、关于“国学”与“国学热”的反思、中国哲学资源的当代价值、儒释道的人生智慧与心理调节、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论文化变迁中的涵化与整合、文化的比较类型学研究、文化传统新解、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同时还表达了现代语境下中国人的诉求与对现代性的回应。
随着对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与人物研究的开展,两岸三地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为此学生书局策划出版“当代新儒学丛书”,由郭齐勇、高柏园担任主编。丛书收辑台湾、大陆、香港、海外学者共三十位。选取其中最精辟之作,以论文集形式出版。每册书后附作者简介,与该作者新儒学研究论著目录。目前已出蔡仁厚、郭齐勇、李明辉三册。
“后新冠疫情时代”即将到来,“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与全球化再平衡。与此同时,我们应重新思索和重视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反省品格,这对省思与批判全球化与现代性带来的诸多社会现实问题也将十分有益。
当前,人类面临科技与商业文明的挑战,儒家、基督宗教等传统所面临的共同危机是“超越”性的旁落与意义世界的坍塌。现代神学思潮企图消解神化,重视经验与过程,并日益俗世化,由他世的性格转变为现世的性格。由此来看,儒耶二者正可接近。在现代多元文化架构下,持守“即凡即圣”理念的儒家,比之基督教反而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把这一睿智···
本书集中了作者有关中国哲学史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涉及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及由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色,如中国哲学的非实体论式,中国人的宇宙观念、思维方式、生存智慧、生命体验的不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论问题等,予以相对深入地探讨。
标题套用了《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智)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现在的书真是太多了,生命有限,书海无限,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其实是更加困难了!
抗疫斗争中,中华民族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令世人瞩目。其中,刚健自强、万难不屈的精神品质得到充分彰显。
民间生活把我们内在的四端之心启导了出来,教会了我们做人的根本。而这些耳濡目染体验到的“仁义礼智信”、“善良”、“和平”,与被天天灌输给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仇恨”“斗争”理论,反差竟是那么强烈。
其实张岱年先生早年也有了自己的相当丰富的哲学体系,可惜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中晚年未能使这一体系更加展开、完善。张先生以其慧识,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中,予以全面深刻地发掘,著述颇丰,贡献尤多。以上我们关于张先生对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两论,以及王船山、熊十力两人之研究的解读中,可见他的精神的投射。
熊十力曾指出,王夫之哲学的特质有四个方面:尊生,明有,主动,率性。在市场经济生活方式渐次主导社会生活的今天,激活和启动儒学教化个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学问根本,有利于克制道德冷漠、伦理疏松和人性功利化的趋向,也是儒学思想在全球化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路径和生存策略。
3月6日下午,经心读书会首次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读书人见面,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共同聆听经心书院山长郭齐勇导读《曾国藩家书》,近2个小时的分享与互动结束后,读书人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期待郭老师再次开讲。
中国文化精神对现代性有批评、治疗与调适的功用。应重建以国族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精神,沟通中国社群秩序与现代政制,超越虚无主义来重塑人生理想,以形上追求与人生境界调理当下,最终超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重新树立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