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启蒙时代的译介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6-11-29 12:01:20
标签:

“儒家思想在启蒙时代的译介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来源: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十月廿九日甲寅

          耶稣2016年11月28日

 


   


(会议合照)

 

    


(会议现场)

 

   

 

(杜维明教授致辞)

 

  

 

(孟华教授发表会议主旨说明)

 

2016年11月26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世界伦理中心主办的以“儒家思想在启蒙时代的译介与接受”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路108会议厅隆重召开。来自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及国内各一流高校的28位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对启蒙时代儒家经典在西方的译介与接受、传播与诠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1月26日上午9点30分,会议拉开帷幕。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杜维明先生致开幕辞,提出在宽广的人文视域下进行交叉学科的深度对话,可以内在整合人的自我理解,以及自我与社群、自然、天道的共生式理解。高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孟华教授对工作坊进行了主旨说明,指出本次国际工作坊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跨代际的特点。第一场报告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与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共同主持。德国汉诺威大学教授、莱布尼茨研究所所长李文潮首先发言,李教授考察了启蒙运动早期四位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沃尔夫、托马修斯、毕尔封格对孔子人格及学说的接受与评价,对于当时西方理解中国的模式、偏见以及误解所遗留下来的影响提出了见微知著的观察。随后,来自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蓝莉(Isabelle Landry-DERON)研究员做了主题发言,她讲述了通过传记、画像等材料对十七世纪孔子形象在欧洲的传布与变化作出的考察。学者们就两位教授的报告进行了交流,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汇过程中面临的范畴转换和翻译等问题作出深入探讨。

 

下午14时,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德国汉诺威大学李文潮教授分别主持了第二场和第三场发言。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历史系夏伯嘉(Ronnie P. Hsia)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罗莹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梅谦立(Thierry Meynard)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柯修文(DanielCanaris)博士进行主题报告。夏伯嘉教授通过说明龙华民如何利用宋明理学资源对利玛窦所作的儒学解释进行挑战与批判,呈现出在耶稣会士影响下的近代西方对儒学的理解分歧。罗莹教授以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庸》的译介为中心,对十七、十八世纪儒学典籍的西译情况作出探究。梅谦立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耶稣会士卫方济(François Noël)的《中国哲学》(Philosophica sinica,1711)是东学西渐的重要转折点。卫方济不接受利玛窦所作的古今儒家的区分,而是同龙华民一样强调儒家的连续性,他在这本书里重新评估宋明儒学,并试图在许多方面结合宋明理学与基督宗教,他对宋明理学的认识与莱布尼茨有许多相通之处。此外,因故未能到会的叶格正(Henrik Jäger)教授也提交论文,讨论了卫方济在“四书”拉丁语全译工作中对儒家经典的独到诠释,指出他利用亚里士多德学说(尤其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跨文化的“元文本”,搭建起解释和翻译“四书”的诠释学框架。在之后的开放讨论中,与会学者探讨了传教士所理解的儒家“天”概念背后承载的宗教性因素,杜维明先生指出,在中国思想内部,如何理解“天”是一个重要问题,东学西渐研究与儒家传统的精神性考察有着内在的密切关联。

 

11月27日上午,进行了第四场和第五场主题报告,分别由浙江大学罗卫东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主持。第四场报告中,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魁北克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晟文讨论了法国耶稣会士李明在《中国近事报道》(Nouveaux mémoires sur l'état présent de la Chine)一书中对耶稣会士传教政策的辩护,以及李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评价与诠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韩琦教授根据17、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和欧洲学者的书信、论著和档案,分析欧洲学者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及其对中国古史真实性的讨论。在第五场报告中,浙江大学副校长、人文学院教授罗卫东从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圜着眼,以中国传统经典和苏格兰启蒙思想为资源,对启蒙理性影响下的经济人预设提出反思,认为未来经济学的创新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可靠的人性理论,在情感和理性之间架起桥梁。之后,北京邮电大学的韩凌老师将视线投注于作为启蒙发端的英国哲学家洛克,以洛克的“中国笔记”手稿和《人类理解论》为核心文本,梳理了他对中国宗教观、包括儒教的认识。

 

27日下午,进行了本次工作坊的最后两场报告。第六场报告由夏伯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高毅教授探讨了法国重农学派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围绕魁奈《中华帝国专制制度》一书,指出重农学派推崇中国文化中的平等因素。魁奈与伏尔泰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开明专制的国度,这种认识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内在影响。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孟华教授对伏尔泰阅读儒家典籍、尤其是阅读《孟子》时所做的《页边笔记》进行了寻章摘句式的深入研究,认为伏尔泰所理解、崇尚并宣传的儒学,应该涵盖了孟子的主要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开明君主制”(或曰“哲学家国王”)理想中,也体现在他争取言论自由的行动和檄文中。

 

第七场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陈平原主持,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研究科的井川義次(IGAWA Yoshitsugu)教授探讨了儒家思想对欧洲理性与启蒙时代所产生的影响,并对日本关于儒学古典对西洋哲学影响的研究作出综述说明。他重点梳理了沃尔夫通过传教士的多种《四书》译本接触宋明时代的儒学世界观,进而为启蒙思想奠定基础,并指出沃尔夫的哲学后来被康德、百科全书派、黑格尔等人批判地吸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张西平教授带来终场报告,他针对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关系时种种“后见之明”式的误区,提出应当厘清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在历史与思想上的联系。张教授认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启蒙时期的传播和影响接受研究,我们可以从根源上对启蒙做更为全面的反思,可以走出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对立的思考模式,克服后现代主义对启蒙片面批判和固守在启蒙思想内部发展思想的两种倾向,从中国的历史和启蒙的历史做出新的解释,将历史重新激活,将中西思想重新融合。这个观点正是本次工作坊的初衷与“内在理路”。

 

11月28日上午9时,由杜维明教授主持了工作坊的圆桌讨论会,特邀对话嘉宾有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平原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树森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慧林教授。这场小型的“文明对话”以儒家思想与启蒙时代的交汇碰撞为主线,透过启蒙思想家的视线观照中国传统,对多元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包容与融合提出了展望。通过学者们的探讨与对话,对于儒家思想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孟华教授致闭幕辞,并宣布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