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大将军》幕后推手——新儒陈明

栏目: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发布时间:2010-03-28 08:00:00
标签:
 
 
 
《南都周刊》彭晓芸   报道
 
2006年4月3日,陈明从海口返回北京,和往常一样,他在社科院的办公室里上网,首先打开的就是他自己创办的儒学联合论坛,却发现气氛和往日不一样了。“汉奸”、“无耻”、“伪儒”、“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等等谩骂的词语将昔日谈笑风生的论坛湮没了,而所有的这些词汇基本上都指向陈明本人。看着这一切,陈明的心情正如海口与北京的温差,一下凉了半截。
 
所有这些,均缘起于一部电视剧、一个帖子、一句话。
 
3月25日,网友wtl999在儒学联合论坛发了个题为“正中台独分子的下怀,《施琅大将军》愚蠢的电视剧”的帖子,讨论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wtl999”引用厦门大学历史系罗耀九教授的文章认为——“有的论者为历史上的民族败类翻案,主观上也有为当前的政治服务的意图。例如歌颂郑成功的叛将施琅,便含有这样的用意,他们的意图也许无可非议,然而却达不到目的”,并在帖子中说:“在推翻满清统治的一百年不到的时间里,施琅一直是与吴三桂、洪承畴之流一样,是汉奸、卖国贼的同义词,但是为什么这个时候央视突然推出了《施琅大将军》这部汉奸剧?”
 
次日,作为论坛创办者的陈明(网名诚明)在该帖后面回了一句:“为什么这样说?这个剧本是我最先倡议搞起来的。”他没有留下更多的观点,却留下一个线索――剧本和陈明有关系。由于这个线索,短短三四天内,已经有数十网友对陈明表示不满,甚至称他为“罪人”。
 
四月初的南方,已经显出夏天的气息,阴雨连绵的日子也结束了,人们开始换上短袖,在晚饭后追捧着这个季节里热闹的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而关于“施琅”的讨论在各大思想论坛风起云涌,儒学联合论坛的日访问量更是急遽飙升,涌进了许多新注册用户,其矛头纷纷对准了陈明。陈明,因其长期以来的儒家立场,因承认和《施琅大将军》一剧的渊源而成为这场讨论中的焦点人物。
 
学者荐拍施琅
 
陈明,中国社科院儒教中心秘书长,儒学思想刊物《原道》杂志创办者和主编,去年12月受邀担任广东信孚国学院院长,近年来因其“即用见体”的理论而被视为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
 
出生于1962年的陈明,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他说话的语速快且自信。在很多场合,他总是不讳言自己的“任性”,和长者李泽厚谈话是如此,面对记者仍是这样说。陈明是家里的幼子,姐姐比他大四岁,本来有个哥哥,但夭折了,所以父母特别疼爱他,把姐姐送到外婆家养,集中精力培养这个幼子。“所以总是得到特别多的宠爱和关注,养成了特别自信和任性的习惯,什么事情我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任性”的陈明年轻时候读了不少文学作品,还写了点散文诗歌之类的抒怀作品。从株洲师范中文大专班到山东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陈明开始接触了儒家思想。后因一篇题为《象占:原始思维与传统文化》的论文,被中国社科院的余敦康先生看中,余先生向《文史哲》主编郑重推荐陈明的文章,“也许因为面子没卖出去吧,他老先生把我安排成了他的博士弟子。因此,我从济南来到了北京,中国哲学史也真正成为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虽然做的是儒学,陈明却总强调自己关注的是现实,对其思想行为影响最深的是阅读中国近代史留下的记忆。采访中,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很爱国的”,他说他十几岁时就写过记述当时心情的“七绝”,总想着把中国“雄鸡”的版图恢复到“桑叶”的状态,“有一种‘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悲愤与豪迈”。
 
2002年,一直关注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陈明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及其得失》,这是他第一次深入了解施琅其人。他觉得这个人物极其不简单,“我很欣赏康熙和施琅‘因剿寓抚’的战略思想以及大气和谐的君臣关系格局”。
 
这年的冬天,广东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总、制片人高女士到北京来寻找电视题材,找到了陈明。他们在梅地亚附近一块吃湖南菜的时候,陈明提出了“杨家将”、“再生缘”和“施琅”三个题材建议。高女士告诉陈明,杨家将题材已经有影视公司在做,“再生缘”和“施琅”可以考虑,但要找到资料才能决定是否可行。次日,陈明和高女士一行来到西单图书大厦,在三楼南边的书架上,陈明找到了几个版本的《再生缘》和颜廷瑞描写施琅的《威震台海》,《威震台海》一共剩下6本,陈明说:“全买了!”。高女士看了《威震台海》一书,觉得施琅的故事不错,便在陈明的帮助下联系了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工作的颜廷瑞,商议购买该书的影视改编权。
 
题材受挫  拍摄无望 
 
颜廷瑞,这个出生于1931年的老军人,早在1982年就写了一部叫《施琅将军》的歌剧,这可以说是现在的连续剧《施琅大将军》的前身。
 
在1978、79年的时候,部队下了“反修反霸权”、“军队建设”和“台湾回归”三大任务,当时在文工团热衷于搞清代歌剧的颜廷瑞在《清史稿》中读到了有关施琅的资料,非常兴奋,觉得施琅这个人军事厉害,而且为平定台湾立下汗马功劳,很符合部队当时的需要,“那时搞文艺都是为政治服务嘛!”颜廷瑞收集了很多资料,决定把施琅这个历史人物写成歌剧。沈阳军区歌剧团很快在部队里,把施琅的军事才能搬上舞台。正如颜廷瑞所预想的那样,该剧获得士兵们的广泛好评。
 
接到陈明电话的时候,颜廷瑞已经退休在家搞创作。对他来说,如果能够将20多年的歌剧变成目前流行的电视剧,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所以他当即表示愿意配合将该书改编成剧本。高女士付了部分钱给颜廷瑞,对他说,进入拍摄之后再付剩余的酬劳。
 
于是,颜廷瑞开始动笔将《威震台海》改编成剧本。这一年,他还要照顾病重的妻子,写作进展并不容易。但颜廷瑞还是坚持将剧本写出来了,一共20集。颜廷瑞让女儿通过电子邮件将剧本发给了陈明。
 
看了剧本,陈明并不太满意,他觉得颜老先生写的剧本舞台感太强了,似乎不太适合电视剧的表现形式。但陈明和高女士还是以成功投拍为最终目标,并没有在剧本的问题上过于苛求。
 
当然,对于长年生活在部队的颜廷瑞来说,电视剧这种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的艺术形式,他确实并不熟悉。他津津乐道的是施琅的军事奇才,“他的海上功夫了得,熟悉海战,在当时无人能比!”75岁的颜廷瑞说起施琅,语气中带着兴奋,“施琅对台湾的主导方针就是四个字:因剿寓抚。康熙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他向康熙保证,绝不报私仇,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杀了施家76口人,但平定台湾的时候,施琅并没有杀郑家一个人。后来史家对这个评论有褒有贬,有的说施琅心胸宽广,不报私仇,有人说施琅很狡猾,他知道如果杀了郑家的人,皇帝也不同意,而且杀了人之后,郑经更不可能投降。”
 
记者告诉颜廷瑞,目前网上正热烈讨论着“施琅”,陈明也成了挨骂的对象,这个老军人爽朗地笑了,用一口带着陕西腔的普通话说:“今天的网民和20年前骂我的老头一样!其实20多年前我就收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的一封来信,也是骂我,他说‘如果你是汉族人,你该感到羞耻,因为施琅是叛徒;如果你是满人,那你就是为祖先平反’,和现在网上的言论一样。那时候我把信拿给领导看,领导都笑了,我也没有去计较这个老人,那么大岁数了,不能刺激他。”
 
对于争论,颜廷瑞似乎并不放在心上,他说他写历史小说,更多的是部队分配的任务,“因为历史的东西有教育意义,在部队搞文艺主要是教育士兵,鼓舞士气。”而且,对军人来说,军事才能总是第一位的,所以,颜廷瑞写了一系列历史上的将军、勇士,在写施琅之前,他就写过萨布素将军,写过《菊花岛》等战争题材的歌剧、小说。
 
不过,陈明力荐该题材的思路,和颜廷瑞的写作动机并不太相同。“我觉得当时的对台政策是软的不够软,硬的也不够硬。我希望这样一部电视剧能够有助有关方面明确思路、建立有效的决策和实施机制,来应对台湾问题的严峻挑战。”陈明解释着他建议拍施琅的初衷。
 
熬了将近一年,到2003年8月,颜廷瑞的剧本已经写了出来,高女士也已经与中视国际的朋友以及俞胜利工作室达成合作意向,但由于政策瓶颈的问题,电视剧开拍的拍摄许可证迟迟无法落实。高女士开始有点气馁了,她说其实开始她只是想找一部古装戏的题材,“因为古装戏当时很流行,也很赚钱”,没有预料到的是,施琅这个题材和一般的古装戏不同,能否拍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高女士对拿到拍摄许可证也没有了信心。陈明试图找关系促成此事,但找到的“能人”表示不愿意趟这趟“浑水”。就这样,施琅题材电视剧的拍摄计划搁置了下来。
 
这时的陈明,觉得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此后不久他到台湾大学参加了一个东亚儒学研讨会,会议所使用的地图上,台湾是英文标注的“Formosa”,以及会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个郑姓院士的发言,陈明称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嗅到了台独的气息”。回来后,一直阅读台湾民进党刊物《中国事务》的陈明,又读了马英九的博士论文《怒海油争:东海海床划界及外人投资问题》及其1986年出版的著作《从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他说因此对国民党在维护民族利益上做的工作有了更多了解,对马英九这位湖南老乡有了更多敬佩和期待。
 
如何处理台湾问题,也更加困扰着陈明。
 
峰回路转,片子开拍
 
施琅题材的电视剧拍摄无望的半年后,事情又出现了转机。
 
200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陈明接到了一个南方口音很重的电话,说是他们想拍施琅的电视连续剧,并且有办法突破政策瓶颈,希望陈明帮忙让高女士把《威震台海》的电视改编权转让给他。来电这人正是福建电影制片厂电视剧部主任郑文昌。
 
原本以为拍摄无望的陈明,此刻又重新捡起了热情。在陈明看来,只要拍摄愿望可以达成,这就是一件好事,无论谁拍都一样,所以各方很快达成原价转让的协议。于是,和施琅一样是福建人的郑文昌拿到了《威震台海》的影视改编权。
 
在拿到《威震台海》影视改编权之前,郑文昌已经做过一个叫做《施琅将军》的记录片,片子在中央台、凤凰台播出,马上受到关注,评价也不错。郑文昌说,这就叫“投石问路”!
 
2004年4月,郑文昌在接受泉州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国台办对该题材的拍摄十分重视,认为“《施琅英雄传》(该剧初名)将艺术地再现施琅平定台湾的英雄壮举,对于两岸同胞正确认识台湾历史、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具有积极意义。该剧将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作品,其意义十分重大”。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国台办曾下文支持拍摄《施琅英雄传》,台盟中央也全力支持该剧的拍摄。
 
但是,关于施琅的历史定位不准,褒贬不一,如果拍成电视剧,就要把忌讳的东西避开,选取适合电视这种表现形式的内容。直到申请立项进入剧本创作阶段,郑文昌还是战战兢兢,光是在剧本方面,就改了多次,第一稿出来,郑文昌形容是“惊心动魄”,但很快被否定了。最终,剧组决定,《施琅大将军》只拍施琅最辉煌的平定台湾那四年,并将涉及的其他历史人物淡化了。郑文昌说:“至于在这四年之前与之后,施琅这个人有什么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都不重要了,我们所看重他的,就是他为国家的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也有专家建议剧组将施琅治理台湾的事情也拍出来,但被郑文昌拒绝了。
 
剧本经历了近一年的审批,2005年1月12日,郑文昌终于收到了广电总局下达的拍摄许可证。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也确定加盟,这让郑文昌对拍好“施琅”一剧更有信心了。
 
片子开拍,中央电视台的文艺中心主任朱桐对郑文昌说,“一辈子遇上一个好题材不容易,你们不要糟蹋它,应该好好把它做好。”
 
在北京的一家酒店里,郑文昌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回福建的家了,语气中带着疲惫,又有些许满足,他说:“感觉一辈子做这部片子足矣!”
 
2006年3月27日,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宁海强任总导演的《施琅大将军》终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开播。这一天,距离陈明看到原著《威震台海》并推荐给朋友拍摄,已经整整三年过去了。
 
争论还在继续
 
在《施琅大将军》诞生的整个过程中,陈明扮演的,是一个牵线人的角色。后来的剧本与拍摄,似乎跟他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故事的发生毕竟有了陈明的参与。由于其新儒家身份,加上现在公众们对历史上的民族问题关注,陈明卷入了当下“施琅是不是汉奸”、“怎样看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侵”,“怎样对待当前的台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并成为这场争论中的核心人物。
 
4月8日,陈明又飞到了海口,他在海口兼任一个旅游投资控股集团的副总,近期一直住在宾馆里,和外界的联系就靠电话和电脑。说到这件事情,陈明开玩笑说,电话费猛增了不少,因为要随时联系在北京的网管,他们不愿意删除那些前来讨伐陈明的帖子,但是论坛又不能因为口水战而瘫痪。
 
对于最近陈明由于该剧遭到指责,郑文昌说:“我很同情陈明,他现在被网民骂,其实他可以不出来说话的。就像陈凯歌那样,一说就骂得更严重了!”
 
不过,陈明自己不这样看。他认为,“施琅”跟《无极》的情况不一样,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更具有当代性和思想性的独立意义,“大家都知道当代社会是多元的,但通过这次争论人们可以看清楚彼此之间的裂缝究竟有多大。因为文化、民族、国家这几个当代思想的关键词在台湾问题上纠结一体并放大凸显出来。”
 
当初经陈明帮助拿到《威震台海》的改编权,郑文昌曾送了一方福建寿山石给陈明留念。2004年,陈明去贵阳阳明精舍,曾想找人刻几个字送给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蒋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现在在长沙找到了,这件事情我一定要做的”,陈明对此念念不忘。虽然蒋庆在关于施琅这个问题上同陈明观点各异。陈明肯定施琅,蒋庆则认为施琅是“三是七非”,倒三七开,并且是春秋笔法的“实与名不与”。
 
而对陈明最严厉的谴责,来自所谓“汉族主义”者。他们认为,陈明对施琅的肯定,证明了陈明是“汉奸”。针对陈明批评强调汉族本位主义的“汉服”倡导者是“汉服秀”,批评一些在网上激动宣传儒学的人是“一些泥古不化的原教旨主义者”,“汉服网”一些网民从种族主义的角度痛骂陈明,认为“陈明是继马立诚之后的又一个汉奸文人”。
 
面对批评和争议,陈明称:“我为施琅辩护是出于我的理念和情怀,为自己的理念和情怀挨骂,无怨无悔;但电视剧本身的成就和不足却是属于它的创作者们,与我无涉。”
 
直到记者发稿时,争论仍然在继续,在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世纪中国论坛、凯迪社区和儒学联合论坛等等网站上,网友的热情再度显示了网络时代口水大战的经典场面。既有“冷静的陈明,狂热的大众”这样赞赏陈明的帖子,也有“有中国特色的卖国贼”这样辱骂的帖子。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场讨论毫无意义,可以休矣。
 
《施琅大将军》终究是一出戏,戏终究是要谢幕的。争论毕竟是一场热闹,热闹也迟早会冷却的。而历史又是什么,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丫头吗?此中出现种种声音和争议所呈现的问题,将继续困扰着陈明,困扰无数加入讨论的网友以及我们的时代。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