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原道》第31辑出版暨目录、编后记

栏目:《原道》第31辑
发布时间:2016-10-24 10:46:46
标签:

《原道》第31辑出版暨目录、编后记


 

 

 【基本信息】

 

《原道》第31辑

陈明 朱汉民 主编

新星出版社2016年出版

 

【目录】

 

“宗教中国化的多维视域”专题【9篇】

 

吴  欢   导言:政教关系的多维建构与对话

吴  欢   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常  安   规范、结构与历史:现行宪法宗教条款的全面解读

马廷义    伊儒对话语境下身、性、心、命的内涵及其关系

[马]王琛发    观音古佛在瑶池收圆信仰中的定位

古屿鑫/李瑞祥    信仰、仪式与认同:以首届福州两岸联合祭孔典礼为中心的考察

杨万江    论儒家宗法论宗教观的理论形态

冯传涛    政教关系:基督教对儒教建构的启示

赵  峰   论蒂里希“终极关怀”的“终极性”

 

思想与学术【8篇】

 

韩  伟   延安时期中共对儒家传统的反思及实践

蔡  鑫/仲婧然    博爱之谓仁: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资源探索

殷  慧/张子峻    “宗周”抑或“黜周”:《论语》“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析论

李会军/朱汉民    郭嵩焘政治思维的方法论探析

周会民    论方东美之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  炜   哲学的悲剧与希望:论《理想国》中的“两个说服”

谭  笑   明清之际天文学争论中的两种文化

袁灿兴    义庄与社会治理——基于清代无锡华氏的考察

 

读书与评论【5篇】

 

徐振国    黄一农院士以大数据研究红楼梦的冲击和启示

朱汉民    宋明儒学的学术形态——《宋学•理学•心学》自序

曾小明    社会秩序与个性自由内在关系解读

孙海燕    岂曰好辩 乃若其情——读周炽成著《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辩》

王奇昌    网络反清思潮的探究与应对

编后记

 

【编后记】

 

经过一番紧张而焦虑的等待与准备,《原道》2016年第3辑(总第31辑)终于在初秋时节顺利出版。

 

紧张的等待当然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本辑内容,而所谓焦虑的准备,则不仅仅因为编辑出版周期的考量,更源于《原道》自创刊以来的问题意识与本辑专题的现实关怀。继《原道》总第23辑以“儒教建构与儒耶关系”专题切入现代中国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中的政教关系议题之后,本辑再次旗帜鲜明地以“宗教中国化的多维视域”为专题,汇集了来自法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宗教学,同时也是泛儒学界诸位同仁的8篇文章。本专题的选题缘起和基本情况在卷首“导言”中已有介绍,在此想强调的是,在本辑编校期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首届“中马青年儒回交流峰会”相继召开。分属政学两界的这两个会议,空前一致地指向了和谐政教关系与宗教中国化问题。对此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文化的中国化,至少应包括认同本土制度、融入本土社会和尊重本土传统三个方面的意涵;在此前提下,儒学、儒家乃至儒教可以而且应当积极而谦逊地参与对话,以回应现实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思想与学术”板块中,韩伟有关延安时期中共对儒家传统的反思与实践的挖掘和重述,其实也内在地暗合本辑专题旨趣。蔡鑫和仲婧然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资源的揭示,也回应了儒家仁爱传统的当代境遇问题。殷慧和张子峻对夫子“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语录的析论,以及李会军和朱汉民对郭嵩焘政治思维的方法论探析,则分别展示了儒家政治思想在价值和方法层面的变与不变。周会民对方东美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同样展示了儒家政教思想的广度与深度。王炜对《理想国》中“两个说服”的深度解读,则为理解政治与哲学的紧张关系(其实也是政教关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他者视角。谭笑对明清之际天文学争论的修辞学分析,也提供了一种认识中西文化冲突的新视角。著有《中国乡贤》的袁灿兴对清代无锡华氏义庄与基层社会治理之互动关系的系统考察,则为基于儒家义理的传统治理资源之正本清源与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生动例证。

 

“读书与评论”板块中,徐振国先生对台湾地区红楼梦研究中大数据方法的介绍,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儒学研究与儒学发展不无启示。朱汉民在著作序言中对宋明儒学学术形态的凝练,可谓提纲挈领。曾小明和孙海燕的两篇书评,分别关切了社会秩序与个性自由内在关系,以及为中国哲人申辩问题。王奇昌则关注了网络反清思潮的成因与应对问题。这些篇什,虽长短不一,亦可堪玩味。

 

照例要交代的是,基于《原道》的立场和一些其他因素,本辑各篇稿件均作了一定的技术处理,这种忍痛割爱的无奈作者应该不难理解吧。需要特别检讨的是,尽管编辑团队在努力避免,近期《原道》还是出现了两个较大的失误。一是《原道》总第27辑《白彤东、王维嘉、鲍鹏山等微言“权利”观》一文,因编辑疏漏,该辑目录中仅显示该文作者为“白彤东等”,文章标题则误植为其他文字。二是《原道》2016年第2辑(总第30辑)《康有为庄子学述论》一文,因编辑疏漏,将该文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朱雷同学的姓名误作“陈雷”。在此,谨以《原道》编辑部的名义,向受前述失误影响的作者和广大读者,以及所有关心《原道》的朋友表示歉意。今后编辑团队将更加兢兢业业,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最后,拟定于今年底出版的《原道》2016年第4辑(总第32辑)将专题刊发2015年举办的“首届青年儒学论坛”之系列研讨成果,以展示当代儒学的丰富可能性与澎湃生命力。敬请读者诸君关注,并继续向《原道》惠赐大作。

 

投稿邮箱:yuandao1994@163.com;

讨论网址:www.yuandao.com

微信公号:原道(yuandao_rujia)

QQ交流群:308299147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